陈彬
- 作品数:24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磁共振成像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在鼻咽癌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比较磁共振成像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 (short tauinversionrecovery ,STIR)与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 (fastspinechoT2weightedimaging ,FSET2WI)在鼻咽癌成像中的应用。方法 5 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鼻咽癌病人进行磁共振STIR序列和FSET2WI扫描 ,对两者进行对比度 噪音比值 (C Ns)比较和肿瘤影像征像 (包括肿块边界和肿块内部细节 )清晰程度的比较。结果 STIR序列的C Ns为 2 0 4 1± 3 87,FSET2WI的C Ns为 8 2 4± 1 74。STIR序列比FSET2WI有更高的C Ns ,t=2 0 2 9,P <0 0 1。STIR序列成像对鼻咽癌的边界和内部结构的显示比FSET2WI成像更清楚 ,两者影像征像比较 :鼻咽癌肿块边界 χ2 =2 3 19,P <0 0 1、肿块内部细节 χ2 =16 2 3,P <0 0 1。结论STIR序列在鼻咽癌成像效果比FSET2WI更敏感、更能有效显示鼻咽癌。
- 林伟苗英陈彬沈国惠李琦
- 关键词:鼻咽癌STIR肿块WI磁共振成像C/N
- 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诊断肺栓塞及评价肺栓塞严重程度的价值
- 胡吉波陈彬董旦君王丹马国锋任宏张文明黄中柯
-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其临床症状很不典型,极易漏诊或误诊导致死亡,所以早期诊断对于进行有效救治十分重要。而影像学检查是...
- 关键词: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影像学检查
- 双Flash扫描在房颤患者左房血栓检测中的应用
- 目的:评价双源CT双Flash扫描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血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18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行评价双源CT双Flash扫描,扫描范围包括肺静脉和左心房.第一期延迟时间以对比剂团注追踪法为准,第二期再延迟...
- 陈彬
- 比较团注对比剂跟踪技术和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在双能量CT肺灌注扫描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 比较团注对比剂跟踪技术和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对第二代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扫描成像质量和伪影的影响.方法 对60例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采用第二代双源CT行双能量肺灌注扫描,根据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使用60 ml对比剂,扫描延迟时间分别采用团注对比剂跟踪技术(B组)和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T组)确定,2名影像医师测量并统计比较各目标血管(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左心房、肺动脉主干、肺动脉S1段及S10段)的CT值、肺组织增强幅度、CT肺动脉成像(CTPA)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肺灌注图像伪影主观评分.采用Student t检验、方差分析、四格表卡方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Kappa一致性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与T组比较,锁骨下静脉[(1042 ±639)、(2200±724) HU,F=43.196,P=0.001]、上腔静脉[(529±237)、(904±329) HU,F=25.654,P=0.001]、肺动脉主干[(325±112)、(383±69) HU,F=5.94,P=0.018]、肺动脉S1段[(320±118)、(385±73) HU,F=6.549,P=0.013]及肺动脉S10段[(307±78)、(360±82) HU,F=6.658,P=0.012]CT值均低于T组;左心房的CT值B组高于T组[(270±53)、(219±57) HU,F=12.823,P=0.001].肺动脉主干CT值高于诊断需求CT值(>250 HU)的比例B组低于T组[21例(70.0%)和29例(96.7%),x2=5.88,P<0.05].B组肺组织增强幅度均低于T组[右肺(29±8)和(34±8) HU,t=-2.401,P=0.020;左肺(30±7)和(36±9)HU,t=-2.493,P=0.016;全肺(30±7)和(35±8) HU,t=-2.495,P=0.016].B组的肺动脉成像质量评分4.4分,低于T组的4.9分(U=619.5,P<0.05),在2名观察者间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08).B组肺灌注图像伪影评分为3.9分,高于T组的2.6分(U=162.5,P<0.05),在2名观察者间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96).结论 在使用60 ml对比剂的情况下,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比团注对比剂跟踪技术能获得更
- 张文明陈彬胡吉波胡红杰
- 关键词:肺栓塞血管造影术造影剂
- 激光打印机应用质量检测及质量控制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建立激光打印机应用质量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程序。方法 通过对 8家医院 ,分别由Kodak、Agfa生产的 8台激光打印机的调研 ,监测其背景密度、灰阶响应特性、图形几何结构、小对比度变化、分辨率等指标。根据国际电影与电视工程师协会 (societyofmotionpictureandtelevisionengineers,SMPTE)制定的相关标准 ,探讨临床可操作应用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质量控制程序。结果 与激光打印机配套的 8台冲洗机均未建立或未严格实施“自动冲洗机的质量控制程序” ,是调研中CT激光照片影像 3 7 5 %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最主要原因 ;激光打印图像与主机监视器图像一致性好的占 62 5 % (3 0份 ) ,一致性差的占 3 7 5 % (18份 ) ;8台激光打印机 48份CT颅脑照片窗口技术参数符合标准的占 62 5 % (3 0份 ) (窗宽 :80~ 90HU ,窗位 3 5~ 41HU)。 8台激光打印机按临床扫描部位需要设置“输入对应表”曲线的只有 1台。结论 激光打印机的临床应用必须根据相关的国际标准进行验收检测 ,并推行运行中的质量控制程序 ,保证激光打印照片质量稳定可靠。
- 苗英汪启东倪明华陈彬丁信法
- 关键词:计算机外部设备X线胶片
- 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的旁正中矢状面CT影像学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提高对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在旁正中矢状面CT改变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对100例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病人进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旁正中矢状面CT重建,在腰椎旁正中矢状面观察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在旁正中矢状面CT图像上表现为:①椎间隙变窄,造成椎间孔上下变窄,占63%。②上关节突增生、肥大及骨赘形成,造成椎间孔上隐窝前后变窄,占20%。③椎体上、下缘骨赘形成,造成椎间孔上隐窝变窄,占10%。④椎体前下滑移,导致椎间孔上下隐窝错位,引起椎间孔上隐窝狭窄,占7%。结论:旁正中矢状面CT重建图像在观察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比常规CT横断面更敏感。能充分显示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的形态学改变,为腰椎间孔上隐窝狭窄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根据。
- 林伟陈彬章士正
- 关键词:腰椎椎间孔神经根螺旋CT
- 头颅CT螺旋与序列扫描图像对比——模体研究
- 薄层螺旋扫描模式已经应用于包括头颅血管成像等全身各个部位的CT成像。为了追求较高的图像质量,头颅CT扫描仍一直采用断层扫描模式。目的:本研究应用CT模体对比头颅薄层螺旋扫描和序列扫描图像质量及噪声,从而探讨能否在头颅扫描...
- 陈彬
- 一种宽量程高精度的医用X射线成像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量程高精度的医用X射线成像系统。它包括电源电路、X射线源、管电流电路、管电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X射线源和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管电流电路分别与X射线源和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管电压...
- 李梦一任宏陈彬张月俏 李昌盛
- 自然呼吸下高螺距双源CT肺动脉造影方法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自然呼吸状态下高螺距双源CT肺血管造影(CTPA)技术对可疑肺栓塞患者应用的可行性、影像质量。方法对54例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高螺距组),采用第二代双源CT行CT肺血管造影(CTPA),患者在自然呼吸下行高螺距CTPA检查(螺距为3.0,120kV,100mAs,50ml对比剂);另选前期检查患者54例作为常规组行常规CTPA检查(螺距为0.8,120kV,100mAs,80ml对比剂),深吸气后屏气扫描。记录PA强化程度、图像噪声、信噪比、图像的整体质量、扫描范围内肺动脉分支是否存在对比剂充盈不均和心脏、呼吸运动伪影以及辐射剂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螺距组肺动脉主干(PT)及尖段(S_1)肺动脉、后基底段(S_(10))肺动脉的平均CT值为(404±104)、(453±119)和(453±119)HU,平均图像背景噪声(1 1±2)HU,平均检查时间为(0.67±0.09)s,平均辐射剂量为(142±31)mGy cm,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检查图像无呼吸及心脏的运动伪影。肺动脉分支未见完全或部分缺损,所有患者均达到诊断要求。结论自然呼吸下状态高螺距双源CTPA检查能得到较高质量的图像,没有产生呼吸和心脏的运动伪影,且可避免出现瓦氏(Valsalva)呼吸所致的伪影。
- 邓国辉胡红杰张文明陈彬胡吉波
- 关键词:CT肺动脉造影
- 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需要及时有效的临床干预。CT血管成像(CTA)广泛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术后随访过程中。主动脉夹层CTA特征性表现是腔内掀起的内膜片影及双腔结构;夹层破口判定方法为CTA图像上真假腔直接...
- 胡红杰尹学青陈彬张文明胡吉波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CTA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