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新东
- 作品数:23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普洱茶渥堆过程中优势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 研究表明,在普洱茶的渥堆过程中,黑曲霉、根霉属、酵母属、青霉属、米曲霉等微生物大量生长并占据微生物种群的主要地位,其中黑曲霉始终处于优势地位,起主导作用,约占微生物总数的80%左右,酵母次之,细菌数目极少。根霉在渥堆的早...
- 谭新东
- 关键词:茶学普洱茶微生物
- 文献传递
- 一种检测茶籽活力指标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茶籽品种选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茶籽活力指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待测茶籽浸泡在所述去离子水中,先获取浸泡有茶籽的去离子水的第一电导率R1,隔一定时间后再获取浸泡有茶籽的去离子水的第二电导率R2,R3为煮沸...
- 郑鹏刘少群孙彬妹谭新东林瑾
- 茶树各部分茶皂素含量的测定与比较被引量:7
- 2000年
- 谭新东肖纯
- 关键词:茶树茶皂素比色法表面活性剂
- 黑茶发酵优势菌对茶多酚的生物转化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利用从茯砖茶中分离出的冠突散囊菌和从普洱茶中分离出的黑曲霉、根霉分别接种于以茶多酚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单一菌株发酵,对发酵过程茶多酚类化合物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期内,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各发酵液的茶多酚总量显著降低,冠突散囊菌、黑曲霉、根霉发酵液中多酚分别降低38.9%、85.5%和92.1%;黄酮类总量在黑曲霉、根霉的作用下先下降后上升,冠突散囊菌则波动上升;各处理儿茶素总量均显著下降,其中酯型儿茶素含量直线下降,非酯型儿茶素和没食子酸的含量均先增加后减少。在黑曲霉、根霉作用下,茶黄素、茶红素含量显著减少,茶褐素含量增加。冠突散囊菌发酵液中茶黄素含量减少,茶红素含量增加,茶褐素含量基本不变。基于不同优势菌对茶多酚的转化在质和量上均有差异,有必要对其转化产物进行深入研究。
- 黄秋桂张灵枝谭新东
- 关键词:冠突散囊菌根霉茶多酚生物转化
- 一种提升茶花品质的烘干工艺
- 本发明涉及茶花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花的烘干工艺。烘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初烘:将新鲜茶花均匀摊平置于恒温鼓风干燥箱,调节温度至45~60℃,热风持续8~12h烘至足干,将足干的茶花放置在竹编盘里,冷却至室...
- 郑鹏刘少群 孙彬妹谭新东
- 探索华南农业大学茶学“一流专业”建设之路
- 2022年
- 一专业的定位与特色历史沿革:华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源于1930年创建的中山大学农学院茶蔗部,1932年由林家齐教授编制的《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茶蔗部之设置计划》方案内容包括人才培养、茶糖业改良、茶蔗部设置经费预算及试验场设置;同时编印了《茶作改良》自编教材(约6万字),这门课程列入了中山大学农学系学生的必修课程,开始了茶作本科专业的培养。1974年成立茶叶教研室,1977年设茶学专业本科,1990年设茶学专业硕士点;2002年创立全国最早的茶文化与品牌营销(茶艺)方向;2001年成立茶叶科学系;2003年设立茶叶加工与贸易方向.
- 曹藩荣陈文品李丹谭新东马红彥
- 关键词:自编教材茶学专业茶叶加工经费预算
- 即饮茶香气品质研究进展
- 2023年
- 近年来,即饮茶在中国饮料行业中渗透率高,发展前景广阔。即饮茶饮料作为茶叶的衍生品,其风味呈现是决定消费者接受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对即饮茶特征风味呈现的机理探讨还相对较少,关于茶饮料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其制作工艺的改进层面。文章以前人研究为基础,对即饮茶香气品质形成进行综述,明晰即饮茶挥发性化合物特性、香气互作效应,概括总结芳香物质的提取分析方法,并对即饮茶香气调控的创新技术进行探究归纳,以期为即饮茶风味品质的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促进即饮茶产品在市场上的消费流通。
- 李苏童李安生孙彬妹郑鹏谭新东刘少群
- 关键词:茶叶香气
- 从茶叶基底看新式茶饮的创新与发展被引量:12
- 2023年
- 通过对新式茶饮市场调研以及领域内行业报告分析,综述了新式茶饮茶叶原料的发展历程、当前流行于新式茶饮市场的茶叶品种和风味研究,以及产品创新趋势展望。选取代表性栀香型茶底、复配茶底及创新风味茶咖赛道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茶底原料角度观测新式茶饮产品发展趋势,将产品的创新思维融入传统茶产业当中,以期为茶业市场带来新发展思路。
- 李苏童杨兴辉刘少群孙彬妹郑鹏谭新东
- 关键词:原料茶风味品质
- 韶州茶考论
- 2024年
- 今广东省韶关市古称韶州府,当地茶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唐宋盛世,韶州茶是日常饮宴宾客、消暑解渴的必备佳品;明清时期,关口商贸兴起,韶州茶产业得以进一步发展,其茶叶品类以乐昌白毛茶、仁化白毛茶和曲江曹溪茶尤为闻名。文章收集相关文史资料,对韶州茶的源流进行梳理考析,并结合寺院禅茶、柴烧茶具、采茶戏曲等茶事文化对历史上韶州府及下辖各县的茶业发展进行探讨,以期为韶州茶在历史文化领域的研究拾遗补缺,助力粤北地区茶叶传承之路的深入探寻。
- 李苏童李安生孙彬妹郑鹏谭新东刘少群
- 关键词:茶文化
- 茶学专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模式探讨
- 2021年
- 本文从新时代对于人才需求层面出发,对茶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模式分别展开探讨。以培育解决产业需求的理论型和专业型人才为目标,围绕全面发展教育、多学科融合教育、思想建设教育等方向实施茶学专业本科教育孵化人才计划,采取“思政+理论+实验+实践”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国家、地方、产业输送茶学专业人才,依靠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实现茶产业经济腾飞。
- 孙彬妹任锡蓉郑鹏谭新东曹藩荣刘少群
- 关键词:茶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