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振英
- 作品数:51 被引量:169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宫颈鳞癌组织中Cripto-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Cripto-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宫颈鳞癌组织、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24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ripto-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宫颈癌组织中Cripto-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上皮-间质转化标记物(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E-钙黏蛋白)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宫颈鳞癌组织中Cripto-1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且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宫颈鳞癌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Cripto-1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宫颈鳞癌患者Cripto-1蛋白表达阳性与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1、0.328,P均<0.05),与E-钙黏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68,P<0.05)。结论 Cripto-1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上调Cripto-1蛋白表达调控上皮-间质转化以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
- 班振英曾宪旭张威党秋红张欢欢杜艳敏
- 关键词:宫颈肿瘤上皮-间质转化
-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4例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 2024年
- 目的: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erine tumor resembling ovarian sex cord tumor,UTROSCT)是发生于子宫体的罕见肿瘤。本研究旨在探讨UTROSC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诊治的4例UTROSC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检查结果,总结其病变特点。结果:4例患者年龄为44~59(中位数46.5)岁,3例因月经异常就诊,1例为体检发现。肿瘤直径为3.0~5.0(中位数4.1)cm,3例肿瘤位于黏膜下,1例位于肌壁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提示不均质低回声,2例行宫腔镜下黏膜肌瘤电切术,1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4例患者随访2~42(中位数33.5)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呈片状、巢状、小梁状和条索状排列,3例肿瘤细胞由上皮样细胞构成,细胞中等大小,细胞质中等或稀少,部分细胞质透亮,1例肿瘤细胞由上皮样细胞和泡沫样细胞构成,其中泡沫样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丰富,2种肿瘤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较细,可见核仁。4例肿瘤细胞均形态温和,未见明确坏死、脉管内瘤栓及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4/4)、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s,CK)(3/4)、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4/4)、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4/4)、白细胞分化抗原1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0,CD10)(3/4),并且至少表达2种以上性索源性标志[钙网蛋白(calretinin)(3/4)、类固醇生成因子-1(steroidogenic factor-1,SF-1)(2/4)、白细胞分化抗原99(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99,CD99)(4/4)、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56,CD56)(4/4)、α-抑制素(α-inhibin)(2/4)、肾母细胞瘤基因1(Wilms’tumor gene 1,WT-1)(3/4)]。4例肿瘤细胞均表达肌源性标志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 白忻如陈旭张佩张威杜艳敏杜艳敏曾宪旭
- 关键词:类固醇生成因子-1
- PRL-3在乳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乳腺癌细胞系中PRL-3的表达,同时在乳腺癌细胞系中应用SOV抑制剂在不同时间点检测PRL-3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癌细胞系中PRL-3的表达,且在乳腺癌细胞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SOV抑制剂后在不同时间点检测PRL-3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RL-3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癌旁乳腺组织,统计学显示P<0.01,且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也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应用不同终浓度的SOV(0、2、5、10μmol/L)处理BT549细胞24h、48h、96h、120h后,结果显示PRL-3的表达水平随着SOV浓度的增高表达逐渐下降,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结论:PRL-3可能将作为乳腺癌的一种诊断和治疗的靶点,而且其表达的增高会加速乳腺癌的转移。
- 曾宪旭班振英党秋红张欢欢王玉萍
- 关键词:PRL-3乳腺癌SOV
- 宫颈鳞癌中EphB1和EphrinB1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Eph B1及其配体Ephrin B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Eph B1和Ephrin B1在82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82例宫颈鳞癌组织中Eph B1和Ephrin B1高表达分别为44例(53.7%)和49例(59.8%),低表达分别为38例(46.3%)和33例(40.2%)。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鳞癌组织中Eph B1及Ephrin B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Eph B1及Ephrin B1的表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Eph B1及Ephrin B1的表达差异与宫颈鳞癌的FIGO分期无关(P>0.05),Eph B1与Ephrin B1表达呈高度正相关(r=0.684,P<0.01)。结论:Eph B1及Ephrin B1的高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对判断宫颈鳞癌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意义。
- 曹静吕志排郝志伟班振英张欢杜艳敏
- 关键词:宫颈鳞癌免疫组化
- RUNX2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siRNA对Hela229细胞RUNX2表达及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RUNX2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RUNX2 siRNA对宫颈鳞癌Hela229细胞RUNX2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宫颈鳞癌、30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30例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RUNX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宫颈鳞癌组织中RUNX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设计合成RUNX2 siRNA,通过脂质体将其转染至Hela229细胞,同时设立空白对照(不转染)和阴性对照(转染非特异性siRNA)细胞组。转染24、48、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计算增殖抑制率;转染72 h后,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RUNX2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RUNX2阳性表达率高于HSIL及正常宫颈组织(P<0.001);宫颈鳞癌组织中RUNX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P=0.004)。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RUNX2 siRNA组Hela229细胞增殖抑制率、RUNX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RUNX2基因的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细胞的增殖关系密切。
- 张威郭文涛曾宪旭班振英
- 关键词:HELARUNX2增殖凋亡
- 宫颈脱落细胞学培训模式探讨
- 2024年
- 目的 探索一种高效的基层医疗机构学员宫颈细胞学培训模式。方法 选取学习宫颈脱落细胞学的基层医疗机构学员共310人,根据入班测试成绩、教育背景、是否有细胞学/组织学基础等因素分为3组:1周培训组189人、6周培训组63人、12周培训组58人,3组学员分别按预设方案进行教学,培训期满进行结业考核及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结果 3种培训方案组内比较:3组学员结业考核的理论成绩均高于入班时,阅片能力结业考核成绩高于入班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结业考核理论成绩6周培训组与12周培训组均高于1周培训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阅片能力结业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培训组和12周培训组阅片能力结业考核的成绩均高于1周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周培训组与12周培训组阅片能力结业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细胞学/组织学基础的学员结业考核理论成绩的提升分数均高于无细胞学/组织学基础的学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细胞学/组织学基础学员结业考核的阅片成绩提升分数高于无细胞学/组织学基础的学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培训的各项满意度,6周培训组和12周培训组均高于1周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周培训组对培训的各项满意度与12周培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所探索的宫颈细胞学6周培训模式可行且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 智艳芳李雅班振英张威张新李肖甫
- 关键词:宫颈脱落细胞学
- 宫颈癌癌变过程中骨桥蛋白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在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宫颈癌组织中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宫颈癌组织、57例CIN组织及39例正常宫颈组织中OPN和PI3K蛋白的表达水平。用χ2检验分析OPN和PI3K蛋白在宫颈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两者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OPN和PI3K蛋白表达阳性率递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OPN和PI3K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及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与组织学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3K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宫颈癌组织中OPN和PI3K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60;P=0.001)。结论:OPN和PI3K高表达可能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班振英焦艳曾宪旭楚天骄雷冬梅党秋红
- 关键词:骨桥蛋白磷脂酰肌醇3-激酶宫颈癌
- DNMT1通过下调SOX1表达参与宫颈癌生长和转移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通过调节性别决定区Y-框1(SOX1)表达对宫颈癌(CC)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亚硫酸氢盐定量PCR测定CC组织和细胞及CC癌旁组织和正常宫颈细胞中SOX1甲基化水平,Western blot检测DNMT1、SOX1蛋白表达。将HeLa229和SW756细胞分为DNMT1-NC组、DNMT1-siRNA组和空白组,采用亚硫酸氢盐定量PCR测定SOX1甲基化比例,Western blot检测DNMT1、SOX1、c-Myc、Cyclin D1及β-catenin蛋白表达,细胞克隆和裸鼠成瘤实验测定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迁移和侵袭。结果 CC组织较癌旁组织DNMT1表达水平及SOX1甲基化比例增高,SOX1蛋白表达降低(P<0.05);宫颈癌HeLa229、ME-180、SiHa、SW756细胞较宫颈上皮Ect1/E6E7细胞DNMT1表达水平及SOX1甲基化比例增高,SOX1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空白组、DNMT1-NC组比较,DNMT1-siRNA组HeLa229和SW756细胞体外克隆形成数、迁移和侵袭数量减少,裸鼠内瘤体质量减轻,DNMT1、c-Myc、Cyclin D1、核/质β-catenin蛋白表达及SOX1甲基化比例降低,SOX1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 DNMT1在CC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可能通过维持SOX1启动区高甲基化并抑制其蛋白表达,促进CC生长和转移。
- 智艳芳张婷刘慧曾宪旭班振英张威
- 关键词:细胞运动甲基转移酶类DNA甲基转移酶1
- 雌激素受体α基因sh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滴度测定
- 2012年
- 目的:构建雌激素受体(ER)α基因RNA干扰(RNAi)慢病毒载体,检测病毒感染细胞的滴度。方法:针对已经筛选确定的ERα基因RNAi有效靶序列,合成靶序列的Oligo DNA,退火形成双链DNA,与经Age Ⅰ和EcoR Ⅰ酶切后的pGCsil-GFP载体[含U6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GFP)]连接产生shERα-LV慢病毒载体,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用shERα-LV载体、pHelper 1.0载体和pHelper 2.0质粒共转染包装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以293T细胞GFP蛋白的表达水平测定病毒滴度。结果:PCR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ERα shRNA的慢病毒载体shERα-LV。包装慢病毒,浓缩病毒悬液的滴度为2×108TU/mL。结论:成功构建人ERα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为ERα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 曾宪旭班振英党秋红楚天骄雷冬梅
- 关键词:RNA干扰雌激素受体Α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 PRL-3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09年
- 目的研究PRL-3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7例乳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RL-3蛋白的表达,应用χ2及t检验分析其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RL-3蛋白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表达阳性率呈递增趋势;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RL-3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有无家族史、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但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相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癌组织中PRL-3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且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PRL-3蛋白的表达水平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呈现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潜能。
- 曾宪旭党秋红班振英楚天骄雷冬梅王玉萍
- 关键词:乳腺癌PR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