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宪旭

作品数:72 被引量:221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乳腺
  • 19篇细胞
  • 19篇宫颈
  • 16篇蛋白
  • 16篇腺癌
  • 14篇乳腺癌
  • 12篇宫颈癌
  • 12篇癌组织
  • 12篇表达及意义
  • 11篇肿瘤
  • 9篇导管
  • 9篇癌变
  • 9篇癌变过程
  • 8篇病理
  • 7篇子宫
  • 6篇乳腺浸润
  • 6篇乳腺浸润性
  • 6篇乳腺浸润性导...
  • 6篇临床病理
  • 6篇浸润性

机构

  • 63篇郑州大学第三...
  • 7篇郑州大学第一...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郑州大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二...
  • 2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沈阳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市妇幼保...
  • 1篇睢县妇幼保健...
  • 1篇通辽市科尔沁...
  • 1篇国家卫生健康...

作者

  • 71篇曾宪旭
  • 34篇班振英
  • 27篇党秋红
  • 23篇张威
  • 18篇雷冬梅
  • 18篇楚天骄
  • 17篇曹静
  • 16篇杜艳敏
  • 15篇张欢欢
  • 14篇王玉萍
  • 12篇郝志伟
  • 5篇宋敏
  • 5篇韩艳春
  • 5篇李道明
  • 4篇王睿
  • 4篇张欢
  • 4篇智艳芳
  • 3篇赵鑫
  • 3篇邵斌
  • 3篇关剑

传媒

  • 7篇中国妇幼保健
  • 6篇郑州大学学报...
  • 4篇医药论坛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实用诊断...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8篇2006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鳞癌组织中Cripto-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Cripto-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宫颈鳞癌组织、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24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ripto-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宫颈癌组织中Cripto-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上皮-间质转化标记物(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E-钙黏蛋白)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宫颈鳞癌组织中Cripto-1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且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宫颈鳞癌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Cripto-1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宫颈鳞癌患者Cripto-1蛋白表达阳性与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1、0.328,P均<0.05),与E-钙黏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68,P<0.05)。结论 Cripto-1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上调Cripto-1蛋白表达调控上皮-间质转化以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
班振英曾宪旭张威党秋红张欢欢杜艳敏
关键词:宫颈肿瘤上皮-间质转化
子宫内膜癌TCGA分子分型与患者FIGO分级和分期关系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估子宫内膜癌TCGA分子分型与患者FIGO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关于子宫内膜癌TCGA分子分型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进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和SPSS 21.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相关文献,其中英文文献6篇,中文文献4篇。共有381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POLE突变型213例(5.6%),MSI-H型1103例(28.9%),CN-L型1954例(51.2%),CN-H型543例(14.2%)。10篇文献均分析了TCGA分子分型与FIGO分级的关系,8篇文献分析了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9篇文献分析了与组织学分型及LVSI的关系,2篇文献分析了与腹腔冲洗液细胞学的关系。FIGO G3级与G1~2级相比较,POLE突变型OR=1.46(95%CI 1.06~2.03);MSI-H型OR=1.42(95%CI 1.16~1.74);CN-L型OR=0.20(95%CI 0.14~0.29);CN-H型OR=9.62(95%CI 4.61~16.67)。FIGOⅡ~Ⅳ期与FIGOⅠ期相比较,POLE突变型OR=0.44(95%CI 0.27~0.72);MSI-H型OR=1.12(95%CI 0.92~1.37);CN-L型OR=0.51(95%CI 0.36~0.74);CN-H型OR=2.81(95%CI 2.23~3.53)。结论FIGO G3级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更容易发生POLE突变,FIGO G3级及Ⅱ~Ⅳ期患者更容易发生高拷贝数变异,临床病理特征需结合分子分型指导患者预后及治疗。
闫广伟张佩谢祎飞郭永真曾宪旭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META分析
p-Bad112/136、p-Akt、p-Erk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p-Bad112/136、p-Erk、p-Akt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即乳腺正常组织、普通导管增生、轻中度不典型导管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导管原位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1例乳腺石蜡包埋组织、WesternBlotting法检测2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乳腺组织中p-Bad112/136、p-Akt、p-Erk的表达情况。用χ2和t检验等方法分析四种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这四种蛋白表达阳性率呈递增趋势,其中四种蛋白在乳腺普通导管增生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4、0.023、0.001、0.001);p-Bad112/136蛋白在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组与浸润性导管癌组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2,0.004)。统计分析显示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这四种蛋白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但均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值分别为0.039、0.026、0.038、0.026)。同时p-Erk、p-Akt蛋白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值分别为0.041、0.016)。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四种蛋白含量在乳腺癌与癌旁乳腺组织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1,0.002,0.003)。在乳腺癌组织中p-Bad112与p-Erk及p-Bad136与p-Akt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性(P值分别为0.034、0.020)。结论:这四种蛋白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向乳腺癌的转化潜能,并且提示MAPK/Erk及PI3-K/Akt传导路径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曾宪旭关剑韩艳春宋敏宋继谒
关键词:乳腺癌P-ERKP-AKT
促凋亡蛋白BAD在乳腺导管增生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检测促凋亡蛋白BAD在人乳腺导管增生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1例乳腺导管增生及乳腺癌组织中促凋亡蛋白BAD的表达。结果BAD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3.3%(3/9)。从普通导管增生、轻中度不典型导管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导管原位癌到浸润性导管癌组织,BAD蛋白表达阳性率呈递增趋势,在乳腺普通导管增生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凋亡蛋白BAD蛋白表达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呈递增趋势;BAD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有关,组织学分级越低,其蛋白表达阳性率越高。
李栢林关剑曾宪旭赵艳宋敏宋继谒
关键词:BAD乳腺肿瘤导管内增生性病变
活动平板训练对痉挛型双瘫患儿粗大运动与平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训练(减重或不减重)对痉挛型双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估量表D、E区)、平衡功能(Berg量表)和自我选择步行速度的影响。方法:将18例诊断为痉挛型双瘫的患儿根据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和年龄分层随机分为活动平板组和地面行走训练组,分别经过8周的训练,观察两种方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以及自我选择步行速度的影响。结果:活动平板训练组与地面行走组相比,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D、E区以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自我选择步行速度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3<0.05)。结论:活动平板训练(减重或不减重)可以提高痉挛型双瘫患儿行走速度,但对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框架下评估的活动与参与方面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袁俊英曾宪旭孙二亮
关键词:BERG平衡量表
Snail及p-Akt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Snail和p-Akt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鳞癌组织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60例(其中CINⅠ级24例,CINⅡ-Ⅲ级32例)和慢性宫颈炎组织24例中Snail及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中Snail及p-Akt蛋白的阳性表达增强,与慢性宫颈炎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il及p-Akt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9;P<0.01)。Snail及p-Akt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宫颈癌患者组织学分化无明显相关性,但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Snail=0.005,Pp-Akt=0.007)。p-Akt蛋白的表达也与临床分期有关(P=0.020)。结论:Snail及p-Akt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相关,并且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班振英曾宪旭张威杜艳敏
关键词:SNAIL免疫组织化学宫颈癌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在宫颈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宫颈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131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结果阳性或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高危型阳性的患者被纳入研究。被研究者均行OCT及阴道镜配合下宫颈组织活检术,以宫颈组织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3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Kappa值。结果:从OCT图像中可以清楚地区分正常宫颈、炎症、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和浸润性宫颈癌5种型别,其与相应的组织学切片的检查结果匹配良好。HPV灵敏度最高为98.25%,其次是OCT为84.2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TCT检查(P<0.05);TCT特异度为35.14%,HPV为13.51%,与OCT(81.08%)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HPV,TCT及OCT三者的Kappa值分别为0.104,0.017和0.646。结论:OCT作为一种无创、高分辨率、实时快速成像技术,可以与病理切片相媲美,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王宝金马倩曾宪旭杜俊鹏赵欣欣王新月
关键词:宫颈癌筛查宫颈液基细胞学人乳头瘤病毒
人参总皂苷对老龄大鼠基底前脑-皮质的保护作用
2006年
目的探讨自由基对基底前脑海马/大脑皮质系统的损害及人参总皂苷(GS)的保护作用,为GS抗脑衰老及改善老龄动物认知能力提供可靠的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Wistar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青年组、老龄组、给药组(第17个月始饲以GS至27个月)。采用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对3组大鼠基底前脑、海马结构和大脑皮质进行一氧化氮(NO)及丙二醛(MDA)含量测试;同时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结果老龄组基底前脑、海马结构和大脑皮质NO及MDA含量分别较青年组显著增高(P<0.01);但给药组较老龄组降低(P<0.05);老龄组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给药组其活性较老龄组增高(P<0.05)。结论GS具有增强基底前脑海马/大脑皮质系统抗氧化的能力,并能够提高SOD的活性。
李柏林李艳娟曾宪旭韩艳春王睿
关键词:老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4例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2024年
目的: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erine tumor resembling ovarian sex cord tumor,UTROSCT)是发生于子宫体的罕见肿瘤。本研究旨在探讨UTROSC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诊治的4例UTROSC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检查结果,总结其病变特点。结果:4例患者年龄为44~59(中位数46.5)岁,3例因月经异常就诊,1例为体检发现。肿瘤直径为3.0~5.0(中位数4.1)cm,3例肿瘤位于黏膜下,1例位于肌壁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提示不均质低回声,2例行宫腔镜下黏膜肌瘤电切术,1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4例患者随访2~42(中位数33.5)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呈片状、巢状、小梁状和条索状排列,3例肿瘤细胞由上皮样细胞构成,细胞中等大小,细胞质中等或稀少,部分细胞质透亮,1例肿瘤细胞由上皮样细胞和泡沫样细胞构成,其中泡沫样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丰富,2种肿瘤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较细,可见核仁。4例肿瘤细胞均形态温和,未见明确坏死、脉管内瘤栓及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4/4)、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s,CK)(3/4)、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4/4)、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4/4)、白细胞分化抗原1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0,CD10)(3/4),并且至少表达2种以上性索源性标志[钙网蛋白(calretinin)(3/4)、类固醇生成因子-1(steroidogenic factor-1,SF-1)(2/4)、白细胞分化抗原99(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99,CD99)(4/4)、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56,CD56)(4/4)、α-抑制素(α-inhibin)(2/4)、肾母细胞瘤基因1(Wilms’tumor gene 1,WT-1)(3/4)]。4例肿瘤细胞均表达肌源性标志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白忻如陈旭张佩张威杜艳敏杜艳敏曾宪旭
关键词:类固醇生成因子-1
PRL-3在乳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乳腺癌细胞系中PRL-3的表达,同时在乳腺癌细胞系中应用SOV抑制剂在不同时间点检测PRL-3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癌细胞系中PRL-3的表达,且在乳腺癌细胞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SOV抑制剂后在不同时间点检测PRL-3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RL-3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癌旁乳腺组织,统计学显示P<0.01,且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也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应用不同终浓度的SOV(0、2、5、10μmol/L)处理BT549细胞24h、48h、96h、120h后,结果显示PRL-3的表达水平随着SOV浓度的增高表达逐渐下降,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结论:PRL-3可能将作为乳腺癌的一种诊断和治疗的靶点,而且其表达的增高会加速乳腺癌的转移。
曾宪旭班振英党秋红张欢欢王玉萍
关键词:PRL-3乳腺癌SOV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