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友
-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骨髓干细胞转分化为肝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8年
- 王连友徐辉粟永萍
-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转分化肝细胞
- hPDGF-A/hBD_2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制备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hPDGF-A)和人β防御素2(human beta defensins,hBD2)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中的表达。方法将hPDGF-A和hBD2通过内部核糖体插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连接后,以同源重组的形式插入腺病毒表达载体,由人胚肾293细胞包装,获得有感染能力的重组腺病毒颗粒。重组病毒感染BMSCs后,用RT-PCR检测重组腺病毒的表达。结果①成功构建穿梭质粒pAdTrack-hPDGF-A-IRES2-hBD2。②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hPDGF-A-IRES2-hBD2。③293细胞包装获得有感染能力的重组腺病毒。④转染的BMSCs高表达hPDGF-A和hBD。结论构建了hPDGF-A/hBD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证实其转染BMSC后的表达。
- 郝磊邹仲敏王军平董世武邓均闫国和王连友宁宇刘登群罗成基粟永萍
- 关键词:腺病毒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防御素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小鼠肝脏局部分化为肝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肝内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腹腔注射丙烯醇致雌性C57BL/6小鼠全肝损伤后局部接受雄性同品系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移植后3周取骨髓嵌合小鼠肝脏做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阳性细胞在肝内分布,石蜡切片行GFP抗体和白蛋白(albumin,Alb)抗体免疫组化双标法检测GFP阳性细胞在受体小鼠肝内的分化情况。结果移植后3周小鼠肝内可见GFP阳性细胞,并可见GFP和Alb双阳性细胞。结论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小鼠肝内分化为表达Alb的肝细胞,为肝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提供了新思路,显示了其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 王连友徐辉董世武粟永萍庞学利刘登群王军平冉新泽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分化肝细胞
-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髓嵌合小鼠体内分化为肝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体内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雌性C57BL/6J小鼠全身一次性接受10Gy60Coγ射线照射后立即接受同品系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移植后1周、1、3个月取骨髓嵌合小鼠肝脏,石蜡切片行GFP抗体免疫组化,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阳性细胞在肝内分布。石蜡切片行GFP抗体和白蛋白(albumin,Alb)抗体以及GFP抗体和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18,CK18)抗体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以此检测GFP阳性细胞在受体小鼠肝内的分化情况。结果移植后1周、1、3个月骨髓嵌合小鼠肝内皆可见GFP阳性细胞,且有随时间减少的趋势,并都可见GFP和Alb双阳性细胞。结论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骨髓嵌合小鼠体内分化为表达Alb和CK18的肝细胞,为肝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提供了新思路。
- 王连友徐辉董世武粟永萍庞学利刘登群王军平冉新泽王锋超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分化肝细胞
- 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肝脏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分化为不同的功能细胞,甚至形成多种组织和器官。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取材方便,增殖能力强,易于在体外大量培养扩增等特点,成为理想的组...
- 王连友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肝细胞诱导分化HGFSDF-1G-CSF
- 文献传递
- 供体骨髓来源干细胞在骨髓嵌合小鼠肠上皮中定植和分化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观察骨髓移植后供体骨髓来源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s,BMDSCs)是否能够在受体肠上皮中定植并分化为肠上皮细胞。方法使用密度为1.073 g/mL的Percoll分离GFP转基因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利用60Co放射源对C57BL/6小鼠进行10 Gy致死剂量照射,照射后4 h经尾静脉移植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骨髓细胞建立嵌合小鼠模型,移植后1月和6月取小肠标本石蜡包埋。使用GFP抗体鉴定GFP阳性供体细胞在小肠上皮的表达情况,并使用GFP抗体和细胞角蛋白(PCK)抗体进行双标以判断BMDSCs是否分化上皮细胞,同时结合绒毛蛋白(Villin)和GFP的免疫荧光双标及连续切片染色肠道特异转录因子CDX2和GFP来分析骨髓来源细胞是否分化为肠道功能性上皮细胞。结果供体骨髓来源细胞在嵌合鼠的骨髓和小肠上皮层中均有定植,且小肠上皮中GFP阳性细胞能够同时表达PCK、Villin和CDX2。结论供体骨髓来源干细胞可以在骨髓嵌合小鼠的肠上皮定植,并分化为具有正常功能的小肠上皮细胞。
- 刘登群王锋超董世武王连友徐辉冉新泽粟永萍
- 关键词:肠上皮细胞转分化
- γ射线照射后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FN-γ,分泌变化及对IEC-6增殖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探索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受照射后IFN-γ分泌的变化及其对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POT法观察IEL受^60Coγ射线8Gy照射前后IFN-γ的分泌变化;利用新分离的IEL及大鼠隐窝空肠上皮细胞株(IEC-6)为离体细胞模型,通过混合、双室(隔离)培养系统,用MTF法观察IEL对IEC-6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照射后IEL分泌IFN-γ增加,受照射IEL培养上清对IEC-6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而双室培养可减轻抑制作用,加入抗IFN-γ抗体亦可减轻对IEC-6的抑制作用。结论IEL受照后IFN-γ的分泌增加,对IEC-6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IFN-γ是一种重要的介质因子,细胞与细胞紧密接触是IEL影响IEC-6增殖分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 钟波徐辉冉新泽王连友粟永萍
- 关键词: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FN-Γ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对放射后小鼠肠道粘膜免疫系统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1(rhIL 11)对放射后肠道粘膜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6 0 Coγ射线12Gy全身电离辐射致轻度肠型放射病的小鼠动物模型,用PP、IEL计数,免疫酶联吸附、细菌培养、血浆内毒素测定等方法,观察rhIL 11对肠道粘膜免疫系统的保护作用。结果 rhIL 11能增加全肠PP结,IEL数量,提高肠粘液中sIgA的含量,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降低血浆内毒素的含量。结论 rhIL 11对放射后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钟波徐辉粟永萍冉新泽王连友
- 关键词:RHIL-11电离辐射肠道粘膜免疫
- SOCE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内皮祖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 目的: 本研究利用AS小鼠模型以及体外应用AS危险因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以SOCE为切入点研究AS进程中EPC功能异常的作用机制。 方法...
- 王连友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祖细胞增殖功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