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篇皮瓣
  • 5篇皮瓣修复
  • 4篇烧伤
  • 3篇动脉
  • 3篇胰岛素
  • 3篇缺损
  • 3篇瘢痕
  • 3篇创面
  • 2篇岛状
  • 2篇岛状皮瓣
  • 2篇胰岛素溶液
  • 2篇褥疮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溃疡
  • 2篇溃疡创面
  • 2篇肌皮
  • 2篇肌皮瓣
  • 2篇肌皮瓣修复
  • 1篇岛状皮瓣修复

机构

  • 14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4篇王光军
  • 9篇於国军
  • 7篇程宏宇
  • 7篇张大维
  • 6篇杨卫玺
  • 5篇孙勇
  • 3篇王一兵
  • 3篇李春江
  • 2篇封必钊
  • 2篇熊猛
  • 2篇范薇
  • 2篇张大伟
  • 1篇万能
  • 1篇王晶
  • 1篇郭芳芳

传媒

  • 2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江苏省第十一...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体表巨大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
2015年
体表巨大恶性肿瘤(瘤体>10 cmx15 cm)切除后造成的创伤大而深,常导致脏器外露、颅骨缺损[1].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人们得以利用微血管吻合技术移植游离皮瓣来修复切除后缺损,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2].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我们应用股前外侧皮瓣血管吻合术对21例体表巨大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进行修复,效果良好.
於国军王光军张大维孙勇程宏宇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组织缺损游离皮瓣巨大肿瘤体表
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跟腱外露被引量:2
2013年
跟腱部位血供较差,外伤后易致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跟腱外露,临床较为常见,治疗较为棘手。我科自2008年7月以来先后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2例患者跟腱外露,收到很好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7岁~55岁,平均19岁。致伤原因:车轮绞伤7例,重物砸伤3例,灼伤2例。皮损范围为3cm×2.5cm~6cm×5cm,创面经清创后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
王光军程宏宇於国军李春江
关键词: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跟腱外露
颞浅动脉供血的耳后乳突区反流轴型皮瓣修复面颊部缺损九例被引量:1
2012年
1临床资料2007年2月-2010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9例面颊部缺损患者,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为9~45岁;烧伤瘢痕患者2例,因外伤引起皮肤软组织缺损者5例,血管瘤患者2例。创面大小为3.0cm×2.0cm~5.0cm×4.0cm.
程宏宇王一兵王光军杨卫玺熊猛
关键词:耳后乳突区皮瓣修复反流轴型动脉供血烧伤瘢痕
改良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12例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骶尾部巨大褥疮的实用性手术设计方法及依据设计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骶尾部单个巨大褥疮患者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24~68岁。褥疮形成时间2个月~5年。褥疮范围13cm×10cm~20cm×18cm。窦道型褥疮2处,溃疡型8处和混合型1处,均采用带血管蒂臀大肌肌皮瓣修复,本组肌皮瓣切取范围15cm×11cm~22cm×17cm。结果:褥疮修复后伤口均一期愈合,带血管蒂肌皮瓣完全成活。12例患者术后获随访6个月,未见褥疮复发。结论:针对骶尾部巨大褥疮的修复,改良设计的臀大肌肌皮瓣有助于组织量的充分利用,减小切口张力,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王光军李春江封必钊
关键词:褥疮臀大肌肌皮瓣手术设计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2年
自体皮瓣、皮片是烧伤整形患者创面最常用的永久性覆盖物,但采用自体皮瓣、全厚或中厚皮片移植来治疗烧伤整形,常常受到供区的限制且供区愈合后亦会形成明显瘢痕^[1]。尤其对于老年烧伤整形患者,由于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少,烧伤后愈合慢,自愈时间长^[2],如果采用自体皮瓣、皮片移植往往造成移植区伤口恢复不佳,且移植的皮瓣或皮片成活率较低。近年,
李春江於国军孙勇王光军王一兵
关键词:烧伤整形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薄皮片
胰岛素溶液间断冲洗联合封闭式负压持续引流治疗糖尿病下肢慢性溃疡创面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观察胰岛素溶液间断冲洗联合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nl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下肢慢性溃疡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5例糖尿病下肢慢性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SD组(A组)、生理盐水+VSD组(B组)、胰岛素溶液+VSD组(C组),每组15例。3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溃疡病程、创面面积、创面深度、糖化血红蛋白、Wagner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清创后A组行VSD持续引流治疗,B组和C组分别行VSD持续引流加固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或胰岛素溶液间断冲洗治疗。治疗期间监测每日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随机血糖;取每日引流组织行IGF-1、TNF-α、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含量检测;计算治疗6d后肉芽组织覆盖率、肉芽组织生长厚度及细菌清除率;治疗6d后取创面肉芽组织行病理学观察;根据患者创面情况选择不同手术,记录各组患者创面达二期手术的时间、手术方式及移植皮片或皮瓣成活率。结果A组治疗后新生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较少;B组新生毛细血管较多,结构尚清,增生的成纤维细胞较多;C组大量新生毛细血管,结构清晰,周围有许多增生的成纤维细胞。3组患者治疗期间每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随机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d后C组肉芽组织覆盖率、肉芽组织生长厚度及细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A、B组(P〈0.05)。与A组相应时间点比较,C组IGF-1、NO含量明显增高,TNF-α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B组比较,C组IGF-1、NO含量分别于治疗3—6d、2~6d明显升高,TNF—α于3—6d下降(P〈0.05)。C组达二期手术的时间明显少于A、B组,移植皮片和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A、B组(P〈0.05);3组患者二期手术方式差异无统计�
孙勇范薇杨卫玺王光军於国军张大维王一兵
关键词:胰岛素封闭式负压引流
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采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治疗10例足跟部皮肤缺损患者。结果:本组皮瓣完全成活9例,1例皮瓣远端部分组织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良好。结论: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组织与足跟相似,可满足负重行走的功能需要。切取操作简单,切取后对足部负重功能及外观影响很小,是修复足跟部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杨卫玺程宏宇王光军张大伟封必钊
股二头肌肌皮瓣修复坐骨结节褥疮
王光军张大伟於国军
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电烧伤后头部巨大缺损六例被引量:14
2017年
头部高压电烧伤往往伴有大面积头皮全层坏死和颅骨外露,甚至伴有颅骨部分坏死,给修复带来困难。传统的颅骨钻孔肉芽创面植皮术及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效果欠佳。2010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单位采用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6例高压电烧伤患者头部巨大缺损创面,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程宏宇王光军王晶於国军张大维杨卫玺徐振雷熊猛郭芳芳
关键词:游离背阔肌巨大缺损烧伤后高压电烧伤皮瓣转移修复
应用垂直短切口行乳房缩小术临床体会
2012年
倒“T”形乳房肥大缩小整形术后形态恢复良好,然而术后瘢痕明显,不易为患者接受。自2008年7月起,我们对9例患者应用垂直短切口乳房缩小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王光军程宏宇万能
关键词:乳房缩小术床体整形术后乳房肥大术后瘢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