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东林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肿瘤
  • 5篇细胞
  • 5篇胶质
  • 5篇病理
  • 4篇蛋白
  • 4篇端粒
  • 4篇端粒酶
  • 4篇胶质瘤
  • 3篇星形
  • 3篇星形细胞
  • 3篇星形细胞瘤
  • 3篇细胞瘤
  • 3篇免疫
  • 3篇脑肿瘤
  • 3篇基因
  • 2篇原位
  • 2篇中端粒酶
  • 2篇染色
  • 2篇转移酶
  • 2篇颅内

机构

  • 12篇南通医学院
  • 6篇南通医学院附...

作者

  • 12篇王东林
  • 9篇鄂群
  • 8篇黄华
  • 8篇施公胜
  • 2篇陈莉
  • 2篇徐健

传媒

  • 4篇南通医学院学...
  • 3篇交通医学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南通工学院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4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脑胶质瘤P16、C-myc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 P16、C- myc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胶质瘤 5 2例手术标本中 P16、C- myc及 PCNA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关系。结果 :P16阳性表达在不同级别肿瘤之间无显著差异 ( P>0 .0 5 ) ,复发组表达高于未复发组 ( P<0 .0 1) ; 、 级的 C- m yc得分显著高于 级得分 , 、 级、复发组的 PCNA指数分别高于 级、未复发组。结论 :P16及 PCNA表达与胶质瘤复发有关 ,C- myc及
王东林施公胜鄂群黄华
关键词:免疫组化法P16C-MYC
胶质肉瘤的病理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为探讨胶质肉瘤成分的来源 ,对 11例胶质肉瘤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显示 :胶质成分GFAP呈阳性反应 ,肾小球样血管内皮细胞对VERF呈阳性反应 ,肉瘤的间叶细胞对SMSA呈阳性反应 ,证明胶质肉瘤的间叶成分起源于血管平滑肌。
王东林鄂群施公胜黄华
关键词:脑肿瘤免疫组织化学胶质肉瘤病理形态学
端粒酶、Ki-67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恶性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研究端粒酶表达在胶质瘤诊断中的意义 ,并与Ki 6 7蛋白表达比较 ,探讨其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和对胶质瘤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原位杂交技术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 6 5例脑胶质瘤 ,5例正常脑组织作对照。结果  6 5例胶质瘤有 33例表达端粒酶 ,阳性率 5 1.0 % ,随着胶质瘤分级的升高 ,端粒酶表达强度增强 (P <0 .0 5 )。病理分级与端粒酶阳性表达有相关性 (r =0 .4 3,P <0 .0 1)。 6 5例胶质瘤中有 2 1例表达Ki 6 7,阳性率为 32 .3%。端粒酶与Ki 6 7表达间有相关性 (r=0 .2 8,P <0 .0 1)。结论 Ⅲ、Ⅳ级胶质瘤端粒酶阳性率明显高于Ⅱ级的检出率 ,端粒酶能反映肿瘤的增殖程度和恶性度 。
王东林施公胜鄂群黄华
关键词:端粒酶KI-67脑胶质瘤原位杂交
Ki-67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与意义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研究增殖性抗原 (Ki- 6 7)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 ,以及它们与星形细胞瘤病理分型和恶性度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以 5 4例不同分化程度的星形细胞瘤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Ki- 6 7、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 :Ki- 6 7和 EGFR的阳性率分别为 70 .4%和 6 3.0 % ,两种蛋白同时表达的占 5 9.3% ,仅一种表达的占 2 7.8%。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 ,Ki- 6 7和 EGFR阳性表达率随之增高 (P<0 .0 1)。结论 :Ki- 6 7和 EGFR均可作为星形细胞瘤恶性度的指标 ;不同位点基因突变越多 ,星形细胞瘤恶性度越高。
王东林施公胜鄂群黄华
关键词:KI-6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星形细胞瘤颅内肿瘤
深化教学改革 推进创新教育被引量:4
2001年
结合教学工作实践,从“病例──引导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比较法教学等方面对病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王东林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创新教育
星形细胞瘤中端粒酶和P53蛋白的表达与意义
2002年
目的 :研究星形细胞瘤中端粒酶基因与 P5 3蛋白的表达 ,探讨其在星形细胞瘤诊断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 86例标本 ,8例正常脑组织作对照。用端粒酶原位杂交检测试剂盒检测组织标本端粒酶基因。用 SABC法检测 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星形细胞瘤中端粒酶基因和 P5 3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4 4 .2 % ( 3 8/ 86)和 62 .8% ( 5 4 / 86) ,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 ,端粒酶基因表达强度升高 ( P<0 .0 1) ,端粒酶表达与 P5 3蛋白表达强度无明显相关性 ( P>0 .0 5 )。正常组织中未检测出端粒酶基因。结论 :端粒酶基因与星形细胞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可作为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标记物 ,而 P5
王东林施公胜鄂群黄华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端粒酶P53蛋白基因表达
脑肿瘤中核仁相关嗜银蛋白的意义
1990年
核仁组成区相关的嗜银蛋白 AgNOR染色方法首先由 Goodpasture 和 BLoom报道。经过一系列改进,特别是1987年Plotou 等的改进,这使 AgNOR 的染色方法和计数技术推广至常规病理切片。
陈莉萧玉凤王东林徐健
关键词:嗜银蛋白脑肿瘤胶质瘤细胞银染色胶质细胞
颅内肿瘤148例免疫组化染色及随访研究
2000年
目的 :研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GFAP)和 S-10 0蛋白 ( S-10 0 )免疫组化染色在颅内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4 8例颅内肿瘤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常规外检取材 ,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 ,切片厚 5 μm,HE染色 ;对其连续切片用 GFAP和 S-10 0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跟踪随访 5 5例胶质瘤患者。结果 :GFAP存在于各级星形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混合性胶质瘤的星形细胞成份。S-10 0分布于颅内胶质来源的和非胶质来源的肿瘤。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 ,GFAP免疫染色逐渐减弱 ( P<0 .0 0 1) ,2年生存率越低 ,预后越差 ( P<0 .0 0 1)。结论 :GFAP和 S-10 0有助于颅内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王东林陈莉鄂群徐健
关键词:免疫组化染色随访颅内肿瘤
星形细胞肿瘤中端粒酶与PTEN的表达及相关性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研究星形细胞肿瘤中的端粒酶活性和PTEN表达 ,探讨其在星形细胞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肿瘤 110例 ,8例正常脑组织作对照。用端粒酶原位杂交检测盒检测组织标本端粒酶活性。用LSAB法检测PTEN表达。结果 :星形细胞肿瘤端粒酶活性和PTEN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5 0 % (5 5 / 110 )和 39 1%(4 3/ 110 )。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 ,端粒酶活性程度升高 (P <0 0 1)。端粒酶活性与PTEN表达有相关性 (P <0 0 1)。结论 :端粒酶活性与星形细胞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提示端粒酶活性可能是星形细胞肿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标记物 。
王东林施公胜鄂群黄华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端粒末端转移酶PTEN蛋白
P^(53)、C-erbB-2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0年
王东林鄂群施公胜黄华
关键词:脑胶质瘤P^53基因C-ERBB-2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