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泮结超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科学院青年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结核
  • 7篇杆菌
  • 5篇结核分枝杆菌
  • 5篇分枝杆菌
  • 3篇蛋白
  • 3篇融合蛋白
  • 3篇基因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血清学诊断
  • 2篇融合基因
  • 2篇重组抗原
  • 2篇结核杆菌
  • 2篇克隆表达
  • 2篇纯化
  • 1篇亚细胞
  • 1篇亚细胞定位
  • 1篇重组蛋白
  • 1篇细胞定位
  • 1篇酶联

机构

  • 8篇浙江省医学科...
  • 4篇杭州市红十字...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石君帆
  • 8篇漏磊君
  • 8篇宋广忠
  • 8篇泮结超
  • 5篇杨明瑾
  • 4篇丁建祖
  • 4篇李召东
  • 2篇楼涤
  • 2篇曾肖芃
  • 2篇闻礼永
  • 2篇严晓岚
  • 1篇范超明

传媒

  • 2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结核杆菌H37Rv株重组PstS1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反应性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表达、纯化结核杆菌H37Rv株重组PstS1(简称rPstS1)蛋白,为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价值研究及亚单位疫苗研制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重组质粒pET15b-PstS1转化大肠埃希菌表达菌株BL21(DE3)plysE,IPTG诱导rPstS1蛋白表达。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后,优化表达条件,用镍离子鳌合亲和层析柱纯化rPstS1蛋白,并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评价纯化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15b-PstS1,相对分子质量为38×103的rPstS1蛋白约有30%以可溶性蛋白形式表达,经亲和层析后的rPstS1蛋白纯度为94.8%,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结论构建的重组质粒pET15b-PstS1能高效表达有免疫反应性的rPstS1蛋白,经亲和层析后可得到高纯度的纯化蛋白。
石君帆宋广忠泮结超漏磊君李召东
关键词:亚细胞定位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血清学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研究融合蛋白ESAT6-38KDa-16KDa对结核病的血清学诊断价值,并与脂阿拉伯甘露糖抗原(LAM)及结核蛋白芯片的检测结果做比较,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表达、纯化重组融合蛋白,并分别以此和LAM为抗原包板,以...
漏磊君宋广忠泮结超石君帆丁建祖杨明瑾
关键词:融合蛋白ELISA
结核分枝杆菌rPstS1-HspX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反应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rpstS1-hspX(rph)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载体pET-23b(+)-rpstS1-hspX[pET-23b(+)-rph],表达、纯化rPstS1-HspX(rPH)融合蛋白,并分析其免疫反应性。方法采用基因拼接技术将PstS1和HspX编码基因通过多肽接头(GSGSG)的DNA序列进行连接,构建融合基因rph。将融合基因定向克隆人原核表达载体pET.23b(+),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3b(+)-rph。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pLysE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SDS—PAGE和Western印迹法鉴定其表达情况。用镍离子鳌合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Western印迹法初步评价融合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结果融合基因rph及其原核表达载体pET-23b(+)-rph构建成功。融合蛋白rPH主要以可溶性非包涵体形式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51000,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3%。经亲和层析后得到了纯度达92%的融合蛋白。Western印迹证实融合蛋白能与结核病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结论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3b(+)-rph,获得了rPH融合蛋白,为rPH融合蛋白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宋广忠石君帆泮结超漏磊君李召东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融合基因融合蛋白纯化免疫反应性
结核分枝杆菌rESAT-6-CFP-10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血清学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表达、纯化结核分枝杆菌rESAT-6-CFP-10(rEC)融合蛋白,评价其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镍离子螯合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样本中的抗结核抗体,以37例PPD阴性患者正常血清A492+2s为正常限值,评价rEC诊断的特异性及灵敏度.结果 rEC融合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以可溶性非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浓度为0.19 mg/mL.rFC检测抗结核抗体在PPD阳性健康人群中的特异性为100%(30/30),在痰涂片或细菌培养阳性和两法均阴性的结核病患者中灵敏度分别为75.56%(34/45)和67.3]%(35/52).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rEC融合蛋白以可溶性形式高效表达,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和较高的血清学诊断价值.
石君帆宋广忠泮结超漏磊君杨明瑾李召东
关键词:血清学诊断
结核杆菌重组抗原的克隆表达及其
石君帆曾肖芃宋广忠丁建祖闻礼永杨明瑾漏磊君严晓岚泮结超楼涤
简要技术说明本研究通过克隆表达及纯化结核杆菌H37Rv重组抗原及蛋白ESAT-6、Pst-S1、CFP10、KatG、CW、LAM等作为靶抗原,对其免疫原性进行鉴定,检测结核病人TB患者血清,观察其在免疫学诊断中的敏感性...
关键词:
关键词:抗原
结核杆菌重组抗原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学诊断价值的研究
石君帆曾肖芃宋广忠丁建祖闻礼永杨明瑾漏磊君严晓岚泮结超楼涤
该研究通过克隆表达及纯化结核杆菌H37Rv重组抗原及蛋白ESAT-6、Pst-S1、CFP10、KatG、CW、LAM等作为靶抗原,对其免疫原性进行鉴定,检测结核病人TB患者血清,观察其在免疫学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
关键词:
关键词:免疫学诊断基因工程
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ELISA方法检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融合蛋白ESAT6-38kDa-16kDa对结核病的血清学诊断价值,并与脂阿拉伯甘露糖抗原(LAM)及结核蛋白芯片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表达、纯化重组目的蛋白,分别以此蛋白和LAM为抗原包板,以酶标抗体为二抗,采用ELISA间接法检测肺结核患者血清、肺外结核患者血清及正常人血清,比较敏感性、特异性等,评价其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融合蛋白ESAT6-38kDa-16kDa、LAM、血清及酶标抗体的最佳工作稀释度分别为1、0.5μg/mL,1∶100、1∶4 000;分别用ESAT6-38kDa-16kDa和LAM检测761份结核病人血清,敏感性分别为76.9%、77.4%,特异性为89.2%、89.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LISA法检测68份肺结核病血清标本融合蛋白,阳性检出率和阴性符合率与芯片检测结果有极高一致性。结论融合蛋白ESAT6-38kDa-16kDa作为抗原对结核病血清学诊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泮结超石君帆丁建祖漏磊君宋广忠杨明瑾范超明
关键词:融合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结核分枝杆菌rESAT-6-CFP-10融合蛋白的构建和表达及其免疫反应性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esat.6-cfp-10(简称ec)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载体pET-23b(+).esat.6-cfp-10[以下简称pE%23b(+)-ec],表达、纯化融合蛋白rESAT-6-CFP-10(简称rEC),并分析其免疫反应性。方法采用基因拼接技术将ESAT-6和CFP-IO编码基因用疏水甘氨酸接头(Gly4Ser),进行PCR扩增融合。构建TA克隆载体pMDR19-T-esat-6-cfp-10(简称pMD-19-T-ec),利用PCR、酶切和测序进行鉴定。经限制性内切酶NdeI、XhoI双酶切后将融合基因定向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3b(+)。将构建正确的重导组质粒pET-23b(+)-ec转化E-coliBL21(DE3)pLysE,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m)诱导rEC的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其表达情况。用镍离子螯合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用Western印迹初步评价融合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结果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融合蛋白以可溶性非包涵体形式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21000,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5%。经亲和层析后得到了纯度达97.2%的融合蛋白。Western印迹证实,融合蛋白能与确诊的肺结核患者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结论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3b(+)-ec,获得了rEC融合蛋白,为rEC融合蛋白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宋广忠石君帆漏磊君李召东泮结超John T.Belisle
关键词:融合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