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慧英
-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课题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物蛋白胶对乳腺癌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2
- 2004年
- 刘鹏熙刘晓雁欧阳慧英海健邬玉辉
- 关键词:生物蛋白胶乳腺癌术后并发症
- 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对蒽环类、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作用。方法:4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经过蒽环类及紫杉类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给予卡培他滨2510mg/(m2·d),分2次口服,连服2周,3周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本组化疗均数为4个周期。CR1例,PR8例,SD23例,PD7例,有效率23.1%,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2.0%(32/39);TTP3.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1.2个月。常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70.0%)、皮肤色素沉着(60.0%)、恶心呕吐(52.5%)、腹泻(42.5%),2例出现3~4级严重腹泻而住院治疗。结论:卡培他滨对蒽环类、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仍有一定的疗效,耐受性较好。
- 刘鹏熙周劬志刘晓雁欧阳慧英唐利立
- 关键词:转移性乳腺癌卡培他滨
- 不可触及肿物乳腺癌的临床诊断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可触及肿物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对46例查体不可触及肿物的病例进行钼靶X线摄片及超声检查,有乳头溢液者均行乳管镜检查。结果:46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患者,其中钼靶示结节或钙化、结构紊乱等提示乳癌34例,考虑良性肿瘤5例,未见病变7例;超声诊断乳癌31例,考虑良性病变6例,未见占位性病变9例;6例乳头溢液乳管镜均示占位性病变经定位活检确诊。结论:钼靶、超声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手段,重视早期癌的体征,联合检诊,互相弥补,可提高乳癌的早诊率。
- 邬玉辉陈飞宇欧阳慧英王守满
- 关键词:乳腺癌
- Pirh2mRNA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Pirh2 mRNA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湘雅医院乳腺科近10年间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I,II期乳腺癌87例,III,IV期乳腺癌27例Pirh2 mRNA的表达,并以纤维瘤组织10例和正常乳腺组织6例作为对照。结果Pirh2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3.9%(50/114),10例纤维瘤组织1例阳性,6例正常乳腺组织无表达。乳腺癌与纤维瘤和正常乳腺组织间的Pirh2 mRNA表达均有差异显著性(P=0.004)。I,II期乳腺癌和III,IV期乳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37.9%(33/87)和63.0%(17/27),差异有显著性(P=0.022)。114例乳腺癌中5年内远处转移者60例,其Pirh2 mRNA阳性率为63.3%(38/60);无瘤生存≥5年者54例,其Pirh2 mRNA阳性率为22.2%(12/54),两者有差异有显著性(P=0.000)。结论Pirh2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呈较高表达,而在乳腺纤维瘤和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III,IV期阳性表达明显高于I,II期乳腺癌。Pirh2 mRNA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 张超杰唐利立欧阳慧英任力锋邬玉辉罗庚求
- 关键词:PIRH2MRNA原位杂交
- Pirh2 mRNA,Her-2,VEGF,MVD及TNF-α对Ⅰ,Ⅱ期乳腺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Pirh2 mRNA,Her-2,VEGF,MVD及TNF-α等因素在Ⅰ,Ⅱ期乳腺癌中劣性生物学行为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湘雅医院乳腺科近10年间获得随访的Ⅰ,Ⅱ期(按2003年AJCC的TNM分期)女性乳腺癌87例,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癌组织中的Pirh2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Her-2,VEGF,MVD和TNF-α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参数,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irh2 mR-NA,Her-2等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结果术后5年内出现远处转移者40例(A组),无瘤生存5年以上者47例(B组)。A组中Pirh2 mRNA的表达(57.5%)明显高于B组(21.3%)(P=0.0009)。Pirh2 mRNA表达与Her-2无相关性,(r=0.020,P=0.856)。Kaplan-Meier的生存分析显示:Pirh2 mR-NA,Her-2,VEGF,MVD和TNF-α阳性表达以及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的预后比阴性患者明显为差(均为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Pirh2 mRNA,Her-2,VEGF,MVD和TNF-α为Ⅰ,Ⅱ期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Pirh2 mRNA,Her-2,VEGF和TNF-α等呈阳性表达,提示预后差。
- 张超杰唐利立欧阳慧英任力锋邬玉辉罗庚求
- 关键词:PIRH2MRNAHER-2VEGFMVDTNF-Α
- 卡培他滨对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三线治疗作用
-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三线用药对葸环类、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作用。方法:34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病人,均经过葸环类及紫杉类方案的先后治疗,解救治疗均在2个以上化疗方案后出现疾病进展。观察近期疗效、副作用、到疾病进展时...
- 刘鹏熙周劬志刘晓雁陈前军唐利立欧阳慧英
- 关键词:卡培他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紫杉类
- 文献传递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活检系统在切除乳腺纤维瘤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活检系统在切除乳腺纤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77处经临床及超声诊断为乳腺纤维瘤的女性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纤维瘤切除术。肿块径线>1.0 cm的患者,采用8G取样器进行切除,肿块径线≤1.0 cm的患者,采用11G取样器进行切除。术后1个月进行随访。结果超声清楚地显示了取样全过程,显示率达100%。肿块径线>1.0 cm的患者54例64处,肿块完全切除者52例(96%)62处,肿块径线≤1.0 cm的患者9例13处,肿块完全切除。63例患者无一例有切口疤痕。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活检系统切除乳腺纤维瘤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值得推广。
- 潘瑞喆邬玉辉海健欧阳慧英王守满
- 动态增强磁共振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术前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评价动态增强磁共振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30位经巴德针(Bard magnum biopsy needles)穿刺活检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临床分期ⅡA~ⅢC,均予以新辅助化疗(含紫杉醇类和/或蒽环类)2~5周期。所有患者手术前均行磁共振成像(MRI)、B超及临床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3种方法所测出肿块的最长径与最短径分别与之相对比,评价MRI在评估肿块大小范围上的准确性及在判断肿块化疗后形态改变上的作用,并且评估MRI在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的作用。结果 MRI检查测出的肿块最长径与病理检查测出的最长径的关联性最高(r=0.840,P<0.05),B超检查与病理检查呈中度关联(r=0.635,P<0.05),临床检查与病理检查的关联性最低(r=0.583,P<0.05);最短径得出的结果与之类似。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块在MRI上呈现两种形态:20%为多发结节型及树枝型,80%为单发结节型。MRI在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的判断上,敏感度为45.5%,特异度为50.0%,准确度为46.7%。根据最后动态增强磁共振联合弥散加权成像的结果 ,有5例患者改变了原订的手术方案。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能更好评估残留癌的范围及形态,帮助外科医师更好地进行术前评估,更好地选择手术方式和确定手术切缘,但其在判断腋窝淋巴结状态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 家彬唐利立胡慧娟刘进康毛杰申郑堂欧阳慧英
- 关键词:乳腺癌MRI新辅助化疗
- 中国南部人群家族性及早发性乳腺癌患者p53基因胚系突变分析
- 2017年
- 目的:分析p53基因在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中的突变位点及特征。方法:以中国南方地区150例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取静脉血基因组DNA,对p53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及外显子与内含子拼接区进行扩增。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进行预筛后,应用DNA测序分析和证实基因突变的结果。结果:150例患者中,9例的p53编码区域共发现6种不同的p53变异,其中869_888ins20(插入突变)为新发现的致病性突变,643_660del18(缺失突变)为已报道的致病性突变,91G>A,215C>G,537T>G和743G>A为已报道有致病意义的错义突变位点。此外,还发现了第4外显子区域的同义突变141G>A及第3内含子区域的缺失突变IVS3+54_70del16和9个基因多态性位点。家族性及早发性乳腺癌的p53总突变率为6.00%,其中家族性乳腺癌的p53突变率约为6.81%。早发性乳腺癌突变率约为6.25%。结论:中国南部人群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的p53基因胚系总突变率高于国内外文献报道,首次发现的插入突变869_888ins20的致病意义有待今后的功能学验证。缺失突变643_660del18丰富了国人p53基因突变数据库,有可能是中国乳腺癌人群的特有突变。
- 胡学丽欧阳慧英王浩李卉陈飞宇戴旭周卫兵胡元萍薛茜
- 关键词:乳腺癌P53基因胚系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