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跃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腺癌
  • 2篇病理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学科
  • 1篇学科模式
  • 1篇阳性
  • 1篇腋窝
  • 1篇腋窝淋巴结
  • 1篇腋窝淋巴结阴...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样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阴性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绍兴市人民医...
  • 1篇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陈小松
  • 6篇沈坤炜
  • 6篇梁跃
  • 5篇李亚芬
  • 5篇陈伟国
  • 4篇吴佳毅
  • 4篇黄欧
  • 4篇何建蓉
  • 4篇朱丽
  • 2篇方琼
  • 2篇费晓春
  • 2篇毛艳
  • 2篇孙龙
  • 2篇宗瑜
  • 1篇林琳
  • 1篇王亘
  • 1篇章蔚
  • 1篇童一苇
  • 1篇庞昊

传媒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多学科模式下早期乳腺癌化疗决策改变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随着乳腺癌综合治疗理念的更新,单一学科已不能满足乳腺癌治疗的需要,多学科模式由此建立。本研究分析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下早期乳腺癌化疗决策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01-14-2013-12-3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750例接受手术治疗,并经MDT讨论制定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与MDT讨论资料,选取其中410例临床病理资料与MDT讨论记录完整者,分析临床病理指标对MDT讨论前主诊医生化疗建议与MDT化疗决策一致性的影响。结果 41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MDT决策建议其中301例(73.4%)患者接受化疗。主诊医生与MDT化疗决策一致率为96.1%(394例),16例(3.9%)患者出现化疗决策改变。单因素分析显示,分子分型与化疗决策一致性有相关性,χ2=11.193,P=0.011;对主诊医生与MDT化疗决策不一致病例进行分析发现,luminal A型患者12例出现化疗决策改变。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recurrence score,RS)是影响luminal A型乳腺癌化疗决策改变出现频率最高的因素。结论分子分型是乳腺癌化疗决策一致性的影响因素;RS是luminal A型乳腺癌化疗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梁跃陈小松吴佳毅黄欧宗瑜毛艳孙龙方琼何建蓉朱丽陈伟国李亚芬沈坤炜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分子分型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信号通路与乳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4年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信号(IGF-Ⅰ)通路与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因此,以IGF-Ⅰ为乳腺癌靶向治疗新靶点的相关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靶向药物也已进入临床前研究或临床试验,显示了良好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前景。该文就IGF-Ⅰ的靶向药物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梁跃陈小松沈坤炜
关键词:乳腺癌靶向治疗
乳腺空芯针活检为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的病理低估研究
2015年
目的:计算乳腺空芯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诊断为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病人的病理低估率。分析病人临床及影像学信息,探讨低估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本中心60例CNB诊断为ADH病人。定义病理低估为CNB是ADH但切除活检诊断是恶性的。以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低估的预测因素。结果:本研究60例CNB诊断为ADH病人的病理低估率为65.0%(39/60)。乳腺X线检查发现恶性征象的微钙化(OR=7.988,95%CI:4.997~12.810,P=0.001)、乳腺X线检查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4级(OR=10.875,95%CI:2.747~43.051,P〈0.001)和乳腺磁共振检查BI-RADS 5级(OR=10.000,95%CI:1.183~84.504,P=0.034)是提示病理低估的预测因素,其中乳腺X线检查发现恶性征象的微钙化(OR=5.613,95%CI:1.032~30.539,P=0.046)是提示病理低估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CNB诊断为ADH病人的病理低估率较高,需考虑予以手术切除活检。特别是伴有危险因素的病人,更应重视。乳腺磁共振对ADH的病理低估有一定预测作用。
孙龙陈小松吴佳毅黄欧梁跃朱丽何建蓉李亚芬陈伟国沈坤炜
关键词:空芯针活检乳腺癌
乳腺乳头状病变507例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相关治疗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乳腺乳头状病变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乳头状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507例病人诊断为乳腺乳头状病变,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IP)不伴非典型性增生、IP伴非典型性增生、IP伴原位癌、导管内乳头状癌、包膜内乳头状癌、实性乳头状癌以及浸润性乳头状癌分别为389例(76.7%)、22例(4.3%)、24例(4.7%)、27例(5.3%)、12例(2.4%)、20例(3.9%)和13例(2.6%)。对乳腺良恶性乳头状病变相关临床因素分析发现,乳腺超声、X线检查和磁共振检查的乳腺影像学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与乳腺乳头状病变性质显著相关,BI-RADS分类为≥4B类提示恶性病变可能性较大(P<0.05)。对不同乳腺恶性乳头状病变相关临床及治疗方案分析,发现年龄、有无溢液、溢液性状、肿块大小、激素受体状态、Ki-67表达、手术方式及辅助治疗的选择,在上述乳腺恶性乳头状病变病人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是乳腺乳头状病变发生率最高的肿瘤;乳腺超声、X线检查和磁共振检查可作为乳腺良恶性乳头状病变早期诊断的方法;不同乳腺恶性乳头状病变发病率较低,其具有相似的临床特征,须待大规模队列数据进一步验证。
庞昊梁跃费晓春吴佳毅黄欧朱丽何建蓉陈伟国李亚芬陈小松沈坤炜
关键词:病理学影像学
代谢综合征与乳腺癌发生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本研究探讨MS在乳腺疾病病人中的发生情况,及与乳腺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3月在上海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手术的乳腺疾病病人,检测并收集病人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血脂、血糖和临床资料,比较其在乳腺良、恶性疾病病人中的差异。结果:共有2 816例病人,乳腺良性和恶性病人分别为1 500例和1 316例,其BMI分别为(22.8±3.1)和(23.4±3.2)(P=0.018);伴MS人数分别有131例(8.7%)和191例(14.5%)(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MS和肥胖等代谢紊乱在乳腺良、恶性疾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代谢紊乱中仅肥胖(P=0.010)是乳腺癌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与BMI〈25.0的女性相比,肥胖女性具有更高的乳腺癌患病风险(OR=1.28,95%CI=1.06~1.56)。结论:有14.5%的乳腺癌病人存在MS,较乳腺良性疾病病人合并MS高;肥胖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证实。
章蔚童一苇陈小松王亘梁跃李亚芬陈伟国沈坤炜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肥胖乳腺癌高危因素
21基因复发分数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腋窝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化疗决策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21基因复发分数(RS)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和腋窝淋巴结(LN)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决策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行21基因检测、在21基因检测前后行多学科讨论制订辅助治疗方案的148例ER(+)HER-2(-) LN(-)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研究21基因RS对辅助化疗决策的影响。结果21基因检测RS使26例(17.6%)患者的化疗决策发生改变,其中9例患者因21基因检测RS而免于化疗,16例患者由不建议化疗改为化疗,1例患者化疗方案发生改变。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组织学分级和21基因RS为影响ER(+)HER-2(-)LN(-)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决策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21基因RS可影响ER(+)HER-2(-)LN(-)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决策的制订。
毛艳陈小松梁跃吴佳毅黄欧宗瑜方琼何建蓉朱丽陈伟国李亚芬林琳费晓春沈坤炜
关键词:受体雌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淋巴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