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跃辉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制氢
  • 3篇催化
  • 3篇催化剂
  • 2篇电池
  • 2篇燃料电池
  • 2篇重整制氢
  • 2篇NIO
  • 2篇ZNO
  • 1篇制氢催化剂
  • 1篇氢源
  • 1篇共沉淀
  • 1篇共沉淀法
  • 1篇固定床
  • 1篇焙烧
  • 1篇焙烧温度
  • 1篇NI
  • 1篇NI-FE
  • 1篇
  • 1篇CEO
  • 1篇CEO2

机构

  • 4篇北京理工大学
  • 4篇国家高技术绿...

作者

  • 4篇吴锋
  • 4篇吴川
  • 4篇朱跃辉

传媒

  • 1篇电源技术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焙烧温度对乙醇重整催化剂NiO-CeO_2-ZnO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iO-CeO2-ZnO催化剂,利用TG-DSC,XRD,SEM等表征手段,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晶粒尺寸明显增大,结晶度明显增加;过高的焙烧温度致使催化剂出现严重的烧结现象,使催化剂表面颗粒的分散性大大降低;500℃焙烧的催化剂具有优良氢气选择性和氢气产率,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制氢性能出现下降的趋势.
朱跃辉吴锋吴川
关键词:制氢焙烧温度催化剂结构共沉淀法
乙醇水蒸汽重整制氢催化剂NiO-CeO_2/ZnO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添加CeO2改性的NiO/ZnO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发现:适量CeO2的加入可以有效地促进NiO的分散,减小NiO颗粒的大小。同时对CeO2改性的NiO/ZnO催化剂进行了测试发现:CeO2含量为5%(质量分数)的NiO/ZnO催化剂氢气选择性最好。350℃时,氢气的选择性就可达61.66%,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650℃时,氢气的选择性达到68.37%。5Ce催化剂650℃30h稳定性测试发现,氢气的选择性一直保持在68%以上,没有明显的下降。
朱跃辉吴锋吴川
关键词:重整制氢NIOCEO2ZNO
燃料电池氢源——双段固定床优化乙醇重整制氢
2009年
为优化燃料电池氢源,设计了双段固定床制备氢气.利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两组催化剂(NiO/ZnO与CeO2/ZnO催化剂、Ni/γ-Al2O3与Fe2O3/Al2O3催化剂),研究表明双段固定床可显著提高乙醇水蒸汽重整在中低温条件下制备氢气的选择性,在350℃时分别由原来的56.27%和56.52%上升至58.23%和58.37%.
朱跃辉吴锋吴川
关键词:燃料电池氢源NI
Ni-Fe/γ-Al_2O_3乙醇水蒸汽重整制氢催化剂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Fe助剂含量的Ni-Fe/γ-Al2O3催化剂。采用XRD、TPR、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发现Fe的加入可以有效地置换出NiAl2O4尖晶石中的Ni使之以NiO晶体形式存在。同时,降低了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大大减轻催化剂的团聚现象。催化剂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5%Ni-10%Fe/γ-Al2O3表现出最好的氢气产率和选择性,650℃时分别为4.71%和68.78%。500℃时对15%Ni-10%Fe/γ-Al2O3催化剂进行30h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整个阶段氢气的选择性在测试时间段内始终保持在65%左右,没有发现乙烯等副产物。
朱跃辉吴锋吴川
关键词:制氢燃料电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