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探 作品数:4 被引量:46 H指数:3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核科学技术 电气工程 更多>>
垂直上升光管内超临界水的传热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2011年 在压力22.5~30 MPa、质量流速1009~1626 kg/(m2.s)、内壁热流密度216~822 kW/m2的试验参数范围内,对均匀加热垂直上升光管内超临界压力水的传热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垂直上升光管内超临界水的传热特性,分析了压力、内壁热负荷和质量流速变化对光管内壁温度及换热系数的影响,并给出了能用于工程实际的传热试验关联式。试验结果表明:在拟临界点附近,光管壁温随焓值平缓增加,超临界水的换热系数显著增大,管内出现了明显的传热强化现象;在远离拟临界点的区域,光管壁温随焓值的增大显著升高,换热系数迅速减小;压力与热流密度的增大以及质量流速的减小,均会导致壁温升高,换热系数减小,传热强化减弱;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大,换热系数峰值提前出现。 潘杰 杨冬 董自春 朱探 毕勤成关键词:超临界压力 壁温 换热系数 传热强化 亚临界及近临界压力区低质量流速光管的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在低质量流速条件下,对垂直上升光管内汽水两相流动沸腾传热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段采用了φ22mm×2.5mm的1Cr18Ni9Ti不锈钢管。实验条件为压力P=10~21MPa,管内质量流速G=448~1233kg/(m^2·s),内壁热流密度q=130~541kW/m^2。实验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垂直上升光管的壁温分布特性。分析了压力、热负荷和质量流速变化对光管传热特性的影响,探讨了传热恶化的发生机理,并给出了能用于工程实际的传热实验关联式。结果表明:在亚临界及近临界压力区,垂直上升光管通常会发生两类传热恶化:膜态沸腾和干涸。压力与热负荷的增大以及质量流速的减小,均会导致传热恶化提前发生和传热恶化后的壁温飞升值增大。与亚临界区相比,光管在近临界区的传热特性变差,发生传热恶化的临界干度下降,甚至在过冷区就发生壁温飞升。 潘杰 杨冬 董自春 朱探 毕勤成关键词:低质量流速 光管 壁温 膜态沸腾 干涸 超临界压力水在垂直上升内螺纹管中的传热特性 被引量:21 2011年 在压力22.5~30MPa,质量流速430~1200 kg·m-2·s-1,内壁热负荷284~719kW·m-2范围内,对超临界压力水在均匀加热垂直上升内螺纹管内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内螺纹管内超临界压力水的传热特性,分析了压力、热负荷和质量流速变化对内螺纹管壁温及传热系数的影响,探讨了拟临界区的传热机理,并给出了能用于工程实际的传热实验关联式。实验结果表明:垂直上升内螺纹管中超临界水具有良好的传热特性。在低焓值区内螺纹管壁温随焓增平缓增加,而在高焓值区壁温随焓增的升高明显。由于热物性的剧烈变化,超临界水在拟临界焓值区发生了明显的传热强化。压力与热负荷的增大以及质量流速的减小均会导致内螺纹管壁温的升高和传热系数的减小,使得传热强化现象削弱,甚至出现传热恶化。 潘杰 杨冬 朱探 董自春 毕勤成关键词:超临界压力 内螺纹管 壁温 传热强化 亚临界及近临界压力区低质量流速垂直内螺纹管传热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010年 在低质量流速条件下,对垂直上升内螺纹管内汽水两相流动沸腾传热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段采用了材料为SA-213T12的φ32mm×6.3mm四头内螺纹管。试验参数范围为压力p=12~21MPa,质量流速G=232~773kg/(m2·s),内壁热流密度q=132~663kW/m2。试验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垂直上升内螺纹管的壁温分布特性,分析了压力、内壁热负荷和质量流速变化对内螺纹管传热特性的影响,探讨了传热恶化的发生机制,并给出了能用于工程实际的传热试验关联式。试验结果表明:在亚临界及近临界压力区,垂直上升内螺纹管会发生第2类传热恶化——干涸(dryout),而在试验中未观测到第1类传热恶化——膜态沸腾(departure from nucleate boiling,DNB)。压力与内壁热负荷的增大,以及质量流速的减小,均会导致干涸提前发生和干涸后的壁温飞升值增大。与亚临界压力区相比,内螺纹管在近临界压力区的传热特性变差,管壁温度显著升高,发生传热恶化时的临界焓值减小。 潘杰 杨冬 朱探 董自春 毕勤成关键词:低质量流速 内螺纹管 传热特性 壁温 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