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雅君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农业部农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花生
  • 4篇发芽
  • 4篇发芽过程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变化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代谢
  • 1篇蛋白质代谢变...
  • 1篇蛋白质功能
  • 1篇脂氧合酶
  • 1篇致敏物质
  • 1篇生理指标
  • 1篇脱敏
  • 1篇脱敏方法
  • 1篇功能特性
  • 1篇含氮
  • 1篇多肽
  • 1篇氨基酸
  • 1篇白质

机构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5篇韩永斌
  • 5篇张雅君
  • 4篇张浩
  • 2篇赵黎平
  • 2篇杨选
  • 1篇丁艳
  • 1篇张静林
  • 1篇杨震

传媒

  • 4篇食品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花生主要致敏物质及其脱敏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4年
花生作为影响部分人群生活质量的主要过敏食物之一,其中含有的过敏原会引起人体强烈的过敏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人的死亡。花生过敏反应因其潜在的危险性、长期性以及不断增加的发病率而日益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研究花生致敏机理及脱敏方法已成为热点,探索有效脱敏方法,对保证花生食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花生致敏机制,过敏原致敏组分分析和脱敏方法进行阐述。
张雅君张浩杨选韩永斌
关键词:花生脱敏
花生发芽过程中主要生理指标及蛋白质代谢变化被引量:22
2013年
研究花生品种“百日红”(Arachis hypogaea L.)不同发芽阶段的主要生理生化变化和蛋白质降解变化。结果显示:发芽96h时,花生发芽率为98.33%,芽长达到67.59mm;发芽过程中,花生干物质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发芽0~48h和60~84h干物质含量下降很快,48~60h和84~96h时干物质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呼吸强度整体呈上升的趋势,发芽12~24h时呼吸强度出现急剧增加,之后增加幅度逐渐变小,并趋于稳定;发芽过程中可溶性糖在发芽36h和84h时分别出现最小值和最大值,是未发芽种子含量的80.75%和121.24%;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发芽48h时达到最小值,比未发芽时降低了79.07%;多肽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在发芽96h后,多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未发芽时相比分别增加了1.18倍和6.33倍,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增加了7.18倍,由28.69%增加为32.02%,限制性氨基酸如苏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分别增加了6.88倍和9.27倍,但未检测出色氨酸,表明发芽可改善氨基酸组成,部分提高花生蛋白的营养价值;发芽0~96h蛋白酶和肽链内切酶活力逐渐增大,其中肽链内切酶活性在发芽84h达到最大值;各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花生发芽过程中主要生理变化对花生内源蛋白酶的影响很大,进而影响蛋白质的代谢。
张浩张雅君丁艳李广胜陈沁滨韩永斌
关键词:花生发芽生理指标代谢变化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发芽过程中含氮物质的变化被引量:6
2014年
研究花生品种'百日红'(Arachis hypogaea L.)96h发芽过程中主要含氮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发芽96h,蛋白酶活性与干种子相比增加了53.82倍,蛋白质水解度达到15.01%;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显示,部分伴花生球蛋白(50~66kD)和花生球蛋白酸性亚基(38~49.9kD)条带消失,同时大量低分子质量蛋白(<18kD)条带出现;发芽对花生总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96h后蛋白氮含量下降15.88%,非蛋白氮(肽氮+氨基氮)含量显著增加(从2.84mg/g增加为9.20mg/g);蛋白质中色氨酸和缬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的合量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必需氨基酸和含硫氨基酸比例增加,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提高,表明发芽对花生蛋白的质量有明显的增强。
张雅君张静林张浩赵黎平韩永斌
关键词:花生发芽多肽氨基酸
花生发芽过程中脂氧合酶活力的变化被引量:3
2015年
选用"花育30号"品种作为实验材料,对花生脂氧合酶活力的测定体系进行优化,研究发芽过程中花生不同部位脂氧合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花生脂氧合酶活力测定的最适条件为:测定温度32℃,磷酸盐缓冲液p H 6.8,磷酸盐缓冲液浓度0.10 mol/L。发芽36 h时花生脂氧合酶活力最高,其后酶活力总体呈下降趋势。该酶在子叶和胚芽中的活力呈现出与全粒花生几乎相同的变化趋势,且胚芽中酶活力比子叶中酶活力低。
张雅君杨选杨震韩永斌
关键词:花生发芽脂氧合酶
花生发芽过程中蛋白质功能特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为提高花生蛋白质的功能特性,以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品种‘百日红’为原料,提取不同发芽阶段的分离蛋白,以未处理样品为对照,研究其功能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发芽阶段提取的花生分离蛋白的化学成分不同,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粗脂肪和总糖含量下降,而蛋白质和水分的含量无显著变化。发芽可以提高花生蛋白质溶解度,尤其是在pH值4~6范围内变化显著(P〈0.05)。发芽96 h后,蛋白质的持水能力比对照增加了1.81倍,持油能力比对照降低了0.51倍;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性指数增加,但是在pH值为9时变化不显著;发泡能力提高,发泡稳定性下降;蛋白质2个组分的变性温度都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伴花生球蛋白的变性焓值降低,而花生球蛋白的变性焓值无显著变化;最低凝胶质量浓度由100 g·L-1下降到80 g·L-1,而质构分析显示,发芽后花生蛋白质凝胶在内聚力、胶黏性和回弹性等方面改善明显。结论:发芽提升了花生蛋白质的功能特性,改善了蛋白质的加工特性,扩大其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提高了花生的利用价值。
张浩张雅君赵黎平韩永斌
关键词:花生发芽蛋白质功能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