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红彬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肠癌
  • 3篇直肠
  • 3篇肿瘤
  • 3篇腹腔
  • 3篇肠梗阻
  • 2篇直肠癌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息肉
  • 2篇抗原
  • 2篇急性
  • 2篇梗阻
  • 2篇并发
  • 2篇肠肿瘤
  • 2篇大肠
  • 2篇大肠癌
  • 1篇蛋白
  • 1篇电切
  • 1篇电视透视
  • 1篇电子内镜

机构

  • 10篇自贡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张红彬
  • 7篇李蜀华
  • 4篇李洲
  • 2篇周维良
  • 2篇李州
  • 1篇姜玉莲
  • 1篇邓巧莲
  • 1篇陈芳
  • 1篇马勇

传媒

  • 3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下高频电切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大肠巨大广基息肉42例
2012年
近年来,随着电子内镜的普及,内镜下治疗大肠息肉的技术已较成熟,临床上常用方法有高频圈套器电切术、氩离子凝固术及黏膜切除术等。但对于巨大广基息肉(长径〉2.0cm),单用一种方法很难彻底切除。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我科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巨大广基息肉,取得较好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张红彬李蜀华李州
关键词:内镜下高频电切氩离子凝固术广基息肉黏膜切除术电子内镜
预防性回肠造口相关并发症及还纳时机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口相关并发症及手术还纳时机。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1月至2017年3月间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并行预防性末段回肠造口患者76例,按手术还纳造口时间分甲、乙两组,甲组37例(术后1~3个月还纳),乙组39例(术后3~6个月还纳),比较两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及还纳术后近期并发症。结果:乙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甲组(48.72%vs 37.84%,P<0.01)。乙组还纳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与甲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5.90%vs 35.14%,P>0.05)。结论:提前到术后1~3个月内还纳预防性回肠造口,可以减少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而并不会增加术后近期并发症,同时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及减少费用。
张红彬李蜀华李洲韩华曹万龙
关键词:直肠肿瘤回肠造口
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78例外科处理分析
2009年
为探讨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的合理治疗方法和时机选择,我们根据息肉位置、大小、数量及有无癌变等,对78例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患者分别行术中切除、术前及术后内镜下切除。结果显示,78例患者都未发生肠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3种手术方法术后复发率无差异(P〉0.05)。结果表明,对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的治疗应按个体化原则选择术中切除、术前及术后内镜下切除等不同的处理方式。
张红彬李蜀华周维良姜玉莲代杏梅
关键词:大肠息肉大肠肿瘤
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洗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预防复发的效果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洗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预防复发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12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T4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皆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术中以生理盐水灌注腹腔,实验组患者术中则以雷替曲塞腹腔灌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毒性指标、相关临床指标以及1年复发转移、生存率、术后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324.40±66.73)pg/ml vs(420.76±34.92)pg/ml]、骨桥蛋白(OPN)[(57.12±16.35)ng/ml vs(80.20±21.35)ng/ml]、癌胚抗原(CEA)[(3.18±1.04)ng/ml vs(5.84±1.80)ng/ml]与糖类抗原199(CA199)[(4.16±2.15)μg/ml vs(8.33±3.47)μg/m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1年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25%vs 25.00%,χ2=4.267,P=0.039)。结论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洗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预防复发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VEGF、OPN、CEA及CA199水平,降低1年复发转移率。
张红彬李蜀华曹万龙
关键词:雷替曲塞腹腔灌洗结直肠癌根治术骨桥蛋白糖类抗原199
胃壁浆膜面赘生性肿瘤自发脱落致腹腔内大出血一例
2004年
张红彬李蜀华
关键词:肿瘤胃壁腹腔内大出血肌紧张上腹疼痛
空气灌肠电视透视对急性结肠梗阻的辅助诊断被引量:1
2007年
为探讨X线电视(TV)透视下空气灌肠对拟诊为急性结肠梗阻患者的辅助诊断价值,笔者选取无腹部手术及腹膜炎病史、肛查为阴性、腹部立位片提示急性结肠梗阻的患者48例。在X线TV透视下经Foley双腔导尿管注入压力为60~80mmHg的空气,然后观察空气影像。结果示42例空气影像在结肠不同部位受阻,手术均证实为结直肠癌梗阻;其中38例(90.5%)肿瘤位置与空气灌肠梗阻部位一致。3例为小肠梗阻。2例横结肠癌并发肠套叠。1例乙状结肠扭转。提示空气灌肠X线TV透视有利于急性结肠梗阻的定位诊断,对结肠套叠及扭转有相对的定性诊断价值。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实用。
张红彬周维良李州
关键词:X线透视检查
T_(3-4)期可切除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间隔时间的选择及其安全性
2024年
目的探讨T_(3-4)期可切除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手术间隔时间的选择,以及不同间隔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直肠癌根治术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与化疗间隔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将间隔时间小于8周的患者归为A组,间隔时间8周至12周的患者归为B组,两组均接受相同的nCRT及手术治疗方案,术后均对两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12个月血清学指标,手术病理完全缓解率、镜下切缘无癌残留率,以及随访期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均较A组更低,B组病理完全缓解率、镜下切缘无癌残留切除率均高于A组,复发率低于A组(均P<0.05);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_(3-4)期直肠癌患者在接受nCRT后间隔8周至12周再进行手术治疗能提高手术切除效果,降低肿瘤相关因子水平,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马勇李洲方仕旭张红彬曹万龙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手术间隔时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癌胚抗原
一种腹腔镜下肝脏悬吊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腹腔镜下肝脏悬吊装置,包括用于夹持肝脏部韧带的左右夹体,所述左右夹体的后端固定在齿轮上;还包括一块双面齿板,所述双面齿板分别与左右夹体的齿轮啮合;还包括一根安装管,所述双面齿板贯穿安装管并可沿安装管上下...
李洲张红彬
文献传递
影响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手术的原因分析
2005年
1996年4月至2003年12月我院收治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5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张红彬李蜀华陈芳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大肠癌一期手术并发
医用透明质酸钠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医用透明质酸钠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手术关腹前取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4—6ml涂抹于手术区域各相应创面,并与同期未用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对照组进行对比,随访12个月,评价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情况。结果实际随访到治疗组285例,对照组256例。治疗组术后12个月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1.8%)明显低于对照组(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用透明质酸钠对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有较好的疗效。
张红彬李蜀华李洲邓巧莲
关键词:医用透明质酸钠粘连性肠梗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