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吉

作品数:15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多囊肾
  • 7篇肾病
  • 6篇多囊肾病
  • 5篇染色
  • 5篇染色体
  • 5篇常染色体
  • 5篇常染色体显性
  • 4篇多囊
  • 3篇遗传性
  • 3篇染色体显性遗...
  • 3篇显性遗传
  • 3篇ADPKD
  • 3篇常染色体显性...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样

机构

  • 14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加利福尼亚...

作者

  • 15篇宋吉
  • 15篇梅长林
  • 12篇孙田美
  • 7篇吴玉梅
  • 5篇汤兵
  • 5篇沈学飞
  • 4篇张树忠
  • 3篇赵海丹
  • 3篇陈蕾
  • 3篇张维莉
  • 3篇戴兵
  • 2篇张玲
  • 2篇徐洪实
  • 2篇李林
  • 2篇章建全
  • 2篇周玉坤
  • 2篇王文靖
  • 2篇张殿勇
  • 1篇徐成刚
  • 1篇楼翰琦

传媒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年份

  • 1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1999
  • 2篇199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透析病人血浆游离肉碱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9
1998年
目的建立血浆游离肉碱测定方法及探讨血浆游离肉碱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性同位素酶化学法测定血浆游离肉碱,然后检测健康献血员及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各30例,并与透析时间及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作相关分析。结果同位素酶化学法血浆游离肉碱最小测定浓度为2.5μmol/L,灵敏度为94cpm/μmol/L,批内误差3.5%,批间误差4.1%,回收率96.1%~105.9%。与30名健康献血员血浆游离肉碱水平(53.8±8.1μmol/L)比较,血透患者透析前血浆肉碱水平显著降低(33.5±12.7μmol/L,P<0.01),透析后更低。血浆肉碱水平与透析时间、透析低血压、肌痉挛和透析后无力发生率显著相关(r分别为-0.965,-0.957和-0.989)。结论放射性同位素酶化学法测定血浆游离肉碱浓度灵敏、精确、可靠、重复性好,适于检测血透病人肉碱缺乏症和评价左旋肉碱疗效。
梅长林徐洪实顾书华陈蕾宋吉
关键词:血液透析肉碱
汉族人多囊肾病1型致病基因突变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建立适合筛查汉族人多囊肾病 1型致病基因 (PKD1)突变的检测体系。方法 利用设计的 82对引物 [8对针对PKD15′端多拷贝区的长链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引物和 5 7对巢式PCR引物 ,17对针对 3′端单拷贝区PCR引物 ]分别对PKD1的 4 6个外显子进行扩增 ,扩增产物通过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分析筛检出异常条带后 ,再经测序确定基因突变位点。利用建立的PCR SSCP检测体系对汉族人 2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患者家系进行PKD1突变检测 ,健康献血员为对照。结果 用 82对PCR引物 ,可成功扩增PKD1各个外显子区域 ,并经测序证实为PKD1目的片段。将建立的SSCP PCR基因突变检测体系 ,分别从 2个汉族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ADPKD)家系检测出PKD1基因Del 3bp(G49761 G49763 )和C4 76 2 9T 2个突变 ,其可分别导致编码产物第 382 7位缺失谷氨酸(Glu382 7)和第 35 5 5位丝氨酸 ,而产生由苯丙氨酸 (S35 5 5F)替代的改变。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PCR SSCP检测体系 ,可完成PKD1各外显子区域特异性扩增 ,并成功检测出了汉族人 2个ADPKD家系基因突变位点 ,不仅为PKD1基因突变的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宝贵资料 。
张树忠梅长林戴兵孙田美赵海丹张殿勇汤兵周玉琨李林沈学飞吴玉梅宋吉
关键词:汉族人多囊肾病致病基因DNA突变分析基因突变ADPKD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1例ADPKD患者的血液、囊液及尿液中IGF-1浓度;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IGF-1及其受体(IGF-1R)在正常肾组织及ADPKD囊壁组织中的表达分布;采用MTT、流式细胞仪及电镜透视的方法,观察IGF-1对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结果41例ADPKD患者囊液中的IGF-1浓度为(162.00±5.06)ng/ml,显著高于血液的(76.00±28.13)ng/ml和尿液中的(62.00±19.18)ng/ml(P<0.01);正常肾组织中IGF-1mRNA、IGF-1的表达主要分布在远端肾小管及集合管,而IGF-1RmRNA、IGF-1R在近端肾小管表达阳性。在ADPKD囊肿组织中的囊壁衬里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间质细胞均有IGF-1、IGF-1R阳性表达。IGF-1、IGF-1R在ADPKD囊肿组织中平均吸光度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中的平均吸光度(P<0.01)。IGF-1在1~50ng/ml范围内显著地促进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的增殖。结论囊液中增多的IGF-1可能来自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这些细胞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可能刺激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的进一步增殖,刺激囊肿形成和长大,从而参与了ADPKD发病。
吴玉梅梅长林孙田美章建全张玲宋吉戴兵汤兵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2004年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polycystickidneydisease,ADPK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1例ADPKD患者血液、囊肿液 及尿液中IGF-1浓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IGF-1及其受体(IGF-1R)在ADPKD囊肿组织中的表达。结果:41例 ADPKD患者囊肿液中的IGF-1浓度[(162.0±5.06)ng/ml]显著高于血液[(76.0±28.13)ng/ml]和尿液[(62.0±11.18) ng/ml]中浓度(P<0.01);IGF-1和IGF-1R在ADPKD囊肿组织中的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间质细胞均呈阳性表 达。结论:囊肿液中IGF-1的增多可能来自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的合成和分泌,并与囊肿的形成和长大有关。
吴玉梅梅长林孙田美张维莉章建全张玲宋吉戴兵汤兵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常染色体囊肿衬里上皮细胞
抗多囊蛋白1氨基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多囊蛋白 1胞外区氨基端的单克隆抗体 (mAb) ,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鉴定。方法 :以肾组织总RNA为模板 ,用RT PCR扩增多囊蛋白 1胞外区氨基端的编码基因PKD1cDNA。将该基因克隆到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QE3 0中 ,转染大肠杆菌M15。以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表达多囊蛋白 1胞外区氨基端的组氨酸融合蛋白 (PC1 e2 ) ,用亲和层析法纯化。以纯化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 ,取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株Sp2 / 0进行细胞融合 ,间接ELISA筛选阳性克隆 ,有限稀释法进行单克隆化。mAb的特异性用间接ELISA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 :克隆到两个编码多囊蛋白 1氨基端的cDNA片段 (50 2bp和 471bp)。构建的表达质粒经酶切和DNA测序证实 ,为所需要的质粒。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 (Mr)分别为 1980 0和 1890 0的融合蛋白 ,经Westernblot鉴定 ,均为多囊蛋白 1的融合蛋白。用Mr 为 1890 0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 ,得到杂交瘤细胞株 7B1。Westernblot分析表明 ,该细胞株分泌的mAb能特异地与多囊蛋白 1氨基端结合。结论 :本实验表达了PKD1多拷贝区所编码的PC1 e2 ,成功地制备了抗多囊蛋白 1胞外区N端的mAb。
赵海丹梅长林李林孙田美张树忠吴玉梅宋吉
关键词: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单克隆抗体
PKD2基因在正常人和2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
2003年
目的 :观察 PK D2基因在正常人和 2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ADPKD)患者肾组织中的不同表达 ,探讨多囊肾病的发病机制。 方法 :抽提正常人肾组织细胞总 RNA ,通过 RT- PCR法获得 PK D 2基因第 12~ 13外显子 c DNA片段 ,以此为探针 ,用地高辛标记 ,对正常人和 2型 ADPKD患者肾组织分别进行原位杂交 ,并结合图像分析系统观察 PK D2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 :正常人肾组织中 PK D2基因在 Henle襻的厚升支、远曲小管和皮质集合管有较强的表达 (平均光密度为 1.2 3± 0 .0 4 ) ;而 2型ADPKD患者肾组织中 PKD2基因仅在部分囊壁中有少量表达 (平均光密度为 0 .5 6± 0 .0 3)。 结论 :正常人肾组织中 PK D2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 2型 ADPKD患者 ,提示 PK D2基因表达降低在 2型
周玉坤梅长林孙田美沈学飞宋吉
关键词:多囊肾病常染色体显性原位杂交PKD2基因
上海市汉族人群与PKD1基因紧密连锁的微卫星DNA的多态性分析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研究与多囊肾病 PK D1基因紧密连锁的 4个微卫星 DNA的多态性 ,为家系连锁分析和临床分子诊断提供有用的遗传标记。方法 :抽提上海市 80名汉族无关个体 (均为健康志愿者 )的 DNA,对其进行 4个微卫星位点 (KG8、SM6、CW2和 SM7)的 PCR扩增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分离 PCR扩增产物 ,用 Gene Scan TM、Genotyper TM软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在上海市汉族人群中 ,发现 KG8、SM6、CW2、SM7分别有 4、10、11和 9个等位基因片段 ,其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 0 .2 9和 0 .2 74、0 .82 5和 0 .819、0 .786和 0 .779、0 .85和 0 .82 7,群体分布符合 Hardy- Weinberg平衡。结论 :微卫星位点 SM6、CW2、SM7具有较高的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 。
张维莉梅长林吴玉梅张殿勇孙田美宋吉
关键词:多囊肾病常染色体显性微卫星DNA多态信息含量
多囊蛋白2在肾组织和体外培养细胞中的表达
2004年
周玉坤梅长林汤兵孙田美沈学飞宋吉
关键词:免疫组化WESTERNBLOT分析
一个家族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家系报告被引量:5
2004年
张树忠赵学智刘召义梅长林孙田美楼翰琦徐成钢强吉华宋吉
关键词:家系报告遗传性肾脏疾病肾脏病理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多囊肾组织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多囊肾与正常肾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 ,比较其表达水平的不同 ,为多囊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  方法 :按一步法抽提多囊肾组织和正常对照肾组织的总RNA并纯化mR NA ;将 4 0 96种人类基因PCR产物用CartesianPixsys 75 0 0点样仪按微矩阵排列制成基因芯片 ;将等量的多囊肾组织和正常肾组织mRNA分别逆转录合成以Cy5和Cy3标记的cDNA一链做探针 ,混合后与上述基因芯片杂交。用ScanArray 5 0 0 0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 ,用软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后比较两种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  结果 :在多囊肾组织与正常肾组织中存在 4 14个差异表达基因 ,其中 119个基因在多囊肾组织中低表达 ,2 95个基因在多囊肾组织中高表达。  结论 :本研究从多囊肾组织中筛选出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 ,说明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多囊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 ,从而为下一步研究发病机制提供了更多的靶基因。
梅长林张维莉葛守一徐成刚孙田美宋吉
关键词:基因表达多囊肾基因芯片基因表达谱发病机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