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梅
- 作品数:28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目的】研究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检测 KGF 及其受体(KGFR)在 ADPKD 病人肾囊肿组织及正常人...
- 毛志国梅长林沈学飞戴兵汤兵吴玉梅张树忠赵海丹
- 关键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肾囊肿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细胞生长因子
- 文献传递
- 老年肾衰血透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研究老年肾衰血透 (HD)的临床特点 ,探讨如何提高老年患者HD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 对比分析 1 999年 3月— 2 0 0 1年 3月 40例老年HD及 30例非老年HD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HD患者继发性肾损害 (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病 )为35 % ,较非老年HD组为高 (P <0 .0 5) ;老年组心血管并发症及感染较非老年组高 (P <0 .0 5) ,营养状态较非老年组为差 (P <0 .0 1 ) ,透析充分性较非老年组为差 (P <0 .0 1 ) ;心衰、心律失常、营养不良及感染是老年HD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早透析 ,改善营养不良 ,预防感染 。
- 吴玉梅叶朝阳王勇平
- 关键词:老年血液透析存活率生活质量
- 慢性肾衰竭患者甲状旁腺素变化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寻找降低CRF患者血清PTH的有效途径 ,评价不同PTH水平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CRF患者HD、CAPD、肾移植后血清PTH值 ;测定营养生化指数以及用人体测量法来评价不同PTH水平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 :肾移植后患者较HD、CAPD患者血清PTH值下降明显 ;血清PTH值处于 6 5~ 2 0 0 pg/ml的患者营养指数高。结论 :肾移植是清除PTH的有效治疗手段 ;
- 吴玉梅郁胜强赵学智梅长林
- 关键词:甲状旁腺素肾功能衰竭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1例ADPKD患者的血液、囊液及尿液中IGF-1浓度;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IGF-1及其受体(IGF-1R)在正常肾组织及ADPKD囊壁组织中的表达分布;采用MTT、流式细胞仪及电镜透视的方法,观察IGF-1对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结果41例ADPKD患者囊液中的IGF-1浓度为(162.00±5.06)ng/ml,显著高于血液的(76.00±28.13)ng/ml和尿液中的(62.00±19.18)ng/ml(P<0.01);正常肾组织中IGF-1mRNA、IGF-1的表达主要分布在远端肾小管及集合管,而IGF-1RmRNA、IGF-1R在近端肾小管表达阳性。在ADPKD囊肿组织中的囊壁衬里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间质细胞均有IGF-1、IGF-1R阳性表达。IGF-1、IGF-1R在ADPKD囊肿组织中平均吸光度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中的平均吸光度(P<0.01)。IGF-1在1~50ng/ml范围内显著地促进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的增殖。结论囊液中增多的IGF-1可能来自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这些细胞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可能刺激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的进一步增殖,刺激囊肿形成和长大,从而参与了ADPKD发病。
- 吴玉梅梅长林孙田美章建全张玲宋吉戴兵汤兵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 2004年
-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polycystickidneydisease,ADPK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1例ADPKD患者血液、囊肿液 及尿液中IGF-1浓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IGF-1及其受体(IGF-1R)在ADPKD囊肿组织中的表达。结果:41例 ADPKD患者囊肿液中的IGF-1浓度[(162.0±5.06)ng/ml]显著高于血液[(76.0±28.13)ng/ml]和尿液[(62.0±11.18) ng/ml]中浓度(P<0.01);IGF-1和IGF-1R在ADPKD囊肿组织中的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间质细胞均呈阳性表 达。结论:囊肿液中IGF-1的增多可能来自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的合成和分泌,并与囊肿的形成和长大有关。
- 吴玉梅梅长林孙田美张维莉章建全张玲宋吉戴兵汤兵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常染色体囊肿衬里上皮细胞
- 上海市汉族与PKD1和PKD2紧密连锁的微卫星DNA多态性的研究
- 目的研究与PKD1和PKD2基因紧密连锁的7个微卫星DNA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多态性,为家系连锁分析和临床基因诊断提供有用的遗传标记。方法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采集80名无亲缘关系的上海市汉族健康志愿者的血样,抽提基因组DN...
- 张维莉吴玉梅张殿勇戴兵叶朝阳梅长林
- 关键词:微卫星位点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高钾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心律失常被引量:12
- 2002年
- 吴玉梅叶朝阳张翼翔
-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律失常
- 济宁市任城区农民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调查
- 王玉莲李成乔刘妍董坤李文翠胡秀萍张慧敏石俊仕王建军吴玉梅
- 一、任务来源:济宁市科技局(2006GGA08001)。 二、应用领域:农民代谢综合症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调查。 资料来源:2005年01月至2006年10月,选择济宁市任城区农村居民,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
- 关键词:
- 关键词:农民流行病学代谢综合征
- 抗多囊蛋白1氨基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多囊蛋白 1胞外区氨基端的单克隆抗体 (mAb) ,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鉴定。方法 :以肾组织总RNA为模板 ,用RT PCR扩增多囊蛋白 1胞外区氨基端的编码基因PKD1cDNA。将该基因克隆到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QE3 0中 ,转染大肠杆菌M15。以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表达多囊蛋白 1胞外区氨基端的组氨酸融合蛋白 (PC1 e2 ) ,用亲和层析法纯化。以纯化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 ,取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株Sp2 / 0进行细胞融合 ,间接ELISA筛选阳性克隆 ,有限稀释法进行单克隆化。mAb的特异性用间接ELISA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 :克隆到两个编码多囊蛋白 1氨基端的cDNA片段 (50 2bp和 471bp)。构建的表达质粒经酶切和DNA测序证实 ,为所需要的质粒。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 (Mr)分别为 1980 0和 1890 0的融合蛋白 ,经Westernblot鉴定 ,均为多囊蛋白 1的融合蛋白。用Mr 为 1890 0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 ,得到杂交瘤细胞株 7B1。Westernblot分析表明 ,该细胞株分泌的mAb能特异地与多囊蛋白 1氨基端结合。结论 :本实验表达了PKD1多拷贝区所编码的PC1 e2 ,成功地制备了抗多囊蛋白 1胞外区N端的mAb。
- 赵海丹梅长林李林孙田美张树忠吴玉梅宋吉
- 关键词: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单克隆抗体
- 上海市汉族人群与PKD1基因紧密连锁的微卫星DNA的多态性分析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研究与多囊肾病 PK D1基因紧密连锁的 4个微卫星 DNA的多态性 ,为家系连锁分析和临床分子诊断提供有用的遗传标记。方法 :抽提上海市 80名汉族无关个体 (均为健康志愿者 )的 DNA,对其进行 4个微卫星位点 (KG8、SM6、CW2和 SM7)的 PCR扩增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分离 PCR扩增产物 ,用 Gene Scan TM、Genotyper TM软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在上海市汉族人群中 ,发现 KG8、SM6、CW2、SM7分别有 4、10、11和 9个等位基因片段 ,其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 0 .2 9和 0 .2 74、0 .82 5和 0 .819、0 .786和 0 .779、0 .85和 0 .82 7,群体分布符合 Hardy- Weinberg平衡。结论 :微卫星位点 SM6、CW2、SM7具有较高的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 。
- 张维莉梅长林吴玉梅张殿勇孙田美宋吉
- 关键词:多囊肾病常染色体显性微卫星DNA多态信息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