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金涛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动图
  • 2篇超声心动图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内膜
  • 1篇心内膜炎
  • 1篇心脏
  • 1篇心脏肿瘤
  • 1篇原发性
  • 1篇粘液
  • 1篇粘液性
  • 1篇植入
  • 1篇起搏
  • 1篇起搏器
  • 1篇起搏器植入
  • 1篇肿瘤
  • 1篇描记
  • 1篇描记术
  • 1篇内膜
  • 1篇经胸超声
  • 1篇经胸超声心动...

机构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齐都医院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河北滦县人民...

作者

  • 2篇马红
  • 2篇吴金涛
  • 2篇吴伟春
  • 2篇王建德
  • 1篇王志斌
  • 1篇王吴刚
  • 1篇陈俊慧
  • 1篇王浩
  • 1篇王浩

传媒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起搏器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起搏器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1例起搏器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并与血培养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术中发现电极导线上存在赘生物者13例(61.9%),单纯心脏瓣膜存在赘生物者1例(4.8%),电极导线及心脏瓣膜均存在赘生物者7例(33.3%)。超声心动图显示赘生物14例,直径为5~40 mm,其附着部位、个数及大小与手术结果相符。超声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阳性率达66.7%(14/21),漏诊7例(33.3%),其中6例提示起搏器导线不均匀增粗,1例为单纯三尖瓣赘生物,赘生物直径﹤5 mm。血培养阳性者10例,阳性率为47.6%(10/21)。结论对于直径﹥4 mm的心内赘生物,超声心动图诊断起搏器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
吴金涛王吴刚王建德吴伟春马红王志斌王浩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起搏器植入感染性心内膜炎
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非粘液性心脏肿瘤的诊断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回顾分析罕见的原发性非粘液性心脏肿瘤(PNCT)的临床、病理及超声心动图特点,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良、恶性PNCT及各种病理分型的诊断特点。方法:对2003-01至2013-02在我院住院确诊的32例PNCT患者(包括良性肿瘤组21例和恶性肿瘤组11例)的超声心动图、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或磁共振成像(MRI)、手术、病理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本组32例PNCT患者中,男23例,女9例,年龄为0.5~66岁,平均年龄(36.92±20.17)岁;均为病理结果证实。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良性肿瘤组(男/女:16/5)和恶性肿瘤组(男/女:7/4)中男性均高于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肿瘤组年龄[(38.06±21.68)岁]与恶性肿瘤组[(35.72±13.55)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婴儿至成人均可出现该疾病。在肿瘤发生位置上,良性肿瘤组左侧心腔内发生率高,恶性肿瘤组主要发生在右侧心腔内;与良性肿瘤组相比,恶性肿瘤组患者多表现为肿瘤无蒂、形态不规则、心包积液和多有周围组织受累。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PNCT的敏感方法,能够初步鉴别良性、恶性PNCT。各种病理分型的PNCT超声心动图声像图特征有所不同。
吴伟春陈俊慧王建德马红吴金涛王浩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