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9例成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基因变异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了解成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流行的病毒基因型及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在2010年12月~2014年1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39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直接基因测序法和平行等位基因特异性检测技术检测HBV基因型、P区、S区、前C区(PreC)和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序列。结果在39例患者中,成功测序35例。35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HBV B基因型12例(36.4%),C基因型21例(57.6%,D基因型2例(6.0%);通过直接测序法和PASS法均检测到同1例患者存在A181S耐药变异,变异病毒占准种池比例达100%;直接测序法检测到1例患者存在S区S132F和W172C变异;1例患者存在PreC/BCP 区G1896A和T1758C变异。结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病毒基因型与文献报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病毒基因型分布一致,以C型和B型为主,存在P区、S区和PreC/BCP区变异可能,未见不同病毒株感染引起转归的不同。
- 杜晓菲马丽娜柳雅立魏飞力吴云陈新月
- 关键词:急性乙型肝炎基因型
- 平行等位基因特异序列检测技术对低比率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突变位点的检测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价应用平行等位基因特异性序列检测技术(parallel allele-specific sequencing,PASS),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进行耐药突变位点检测效果。方法应用PASS方法对17例未经抗病毒治疗和50例经抗病毒治疗失败的乙肝患者血浆进行耐药突变检测,其中50例乙肝抗病毒治疗失败的患者血浆同时采用测序法进行耐药分析。结果 17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样本中有8例检测到低比率的耐药突变位点(0.04%~16.89%),9例未发现有耐药突变。50例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标本有7例PASS法和测序都未检测到耐药突变,16例PASS法检测到低比率耐药突变(0.03%~5.95%),测序法未检测到任何突变位点,27例PASS法和测序法都检测到了耐药突变(36%~100%)。应用PASS法进行连锁分析表明当多个耐药突变位点以高比率在同一患者体内检测到时,它们多以连锁的关系存在于同一病毒基因组。结论 PASS方法对检测HBV感染个体中耐药病毒群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并能对多个耐药突变位点进行连锁性分析。
- 吴云金怡吴小乐陈新月刘佳闫惠平高峰马杰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耐药
- 39例成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基因变异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 目的:了解成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流行的病毒基因型及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在2010年12月~2014年1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39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直接基因测序法和平行等位基因特异性检测技术检测HBV基因型、P区、S区、前...
- 柳雅立杜晓菲马丽娜魏飞力吴云陈新月
- 39例成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基因变异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 杜晓菲马丽娜柳雅立魏飞力吴云陈新月
- 胸苷激酶1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鉴定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构建p ET-28a-TK1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并诱导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提取人肝癌细胞(Hep G2)总RNA,应用RT-PCR、PCR技术扩增出TK1目的片段,将其与带有His标签的p ET-28a连接构建重组基因并测序鉴定;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在BL21大肠杆菌中表达;最后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以Hep G2细胞的c DNA为模板,扩增出663bp的目的片段,将其克隆到p ET-28a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及DNA测序鉴定质粒构建正确;IPTG诱导后实现可溶性表达,经Western Blot鉴定为TK1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TK1重组表达质粒,并在原核细胞中获得高效表达,为进一步开发TK1诊断试剂奠定基础。
- 庞丽君王珊珊吴云欧阳雅博马杰
- 关键词:TK1克隆原核表达
- 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突变位点连锁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经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耐药突变连锁模式。方法采用平行等位基因特异性序列检测技术(parallel allele-specific sequencing,PASS)对106例经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进行13个耐药位点的检测,并分析其耐药突变连锁模式。结果 90例检测到发生耐药突变,其中76.7%(69例)发生耐药位点连锁突变,连锁模式达39种。最主要的2个连锁突变模式为M204V+L180M和M204V+L180M+V173L,所占比例分别为58.0%(40例)和46.4%(32例),其次是M204I+L80I和M204V+V173L,所占比例分别为17.4%(12例)和15.9%(11例)。结论经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中广泛存在多个耐药位点的连锁突变,以拉米夫定相关耐药位点的连锁模式最常见。
- 吴云庞丽君李宁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