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顺

作品数:65 被引量:199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7篇细胞
  • 15篇基因
  • 15篇肝细胞
  • 14篇多态
  • 14篇多态性
  • 13篇细胞癌
  • 13篇肝细胞癌
  • 9篇基因多态性
  • 8篇影响因素
  • 8篇壮族
  • 7篇壮族人群
  • 7篇患病
  • 7篇肝癌
  • 6篇单核
  • 6篇单核苷酸
  • 6篇核苷
  • 6篇核苷酸
  • 6篇病例
  • 6篇病例对照
  • 6篇病例对照研究

机构

  • 58篇广西医科大学
  • 13篇桂林医学院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中医学院...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教育部
  • 1篇北海市人民医...
  • 1篇钦州市第一人...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 1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义安理工学院

作者

  • 59篇刘顺
  • 40篇仇小强
  • 33篇曾小云
  • 14篇黄东萍
  • 10篇郭雪峰
  • 7篇余红平
  • 7篇潘冬香
  • 7篇谭超
  • 6篇苏莉
  • 6篇柏桦
  • 6篇陈洁华
  • 5篇谭盛葵
  • 4篇谢艺红
  • 4篇龙建雄
  • 4篇贝春华
  • 4篇谢志春
  • 4篇刘柳
  • 4篇廖倩
  • 4篇张国强
  • 3篇张艳艳

传媒

  • 1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0篇中华疾病控制...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中国癌症防治...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卫生经济研究
  • 2篇内科
  • 2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华夏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神州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9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MSH2基因多态性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与肝细胞癌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研究hMSH2基因多态性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与肝细胞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肝细胞癌患者(病例组)和非肿瘤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MSH2基因,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hMSH2基因型在两组中分布频率的差异,以及基因多态性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和x2检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中hMSH2基因rs2303428位点CC、CT和TT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4.13%、47.02%和38.85%,对照组中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21%、49.47%和4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8.289,P=0.016).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肝细胞癌的危险性是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1.228倍.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hMSH2基因rs2303428多态性与肿瘤家族史、HBsAg阳性在肝细胞癌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比值比分别为1.865和5.634.而hMSH2基因rs4952887、rs2059520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无关,且与环境因素无明显交互作用.结论 hMSH2基因rs2303428可能是广西南部地区人群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多态性与肿瘤家族史、HBsAg阳性在肝细胞癌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能增加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
谭盛葵王维伟刘顺韦茜茜韦佳如王志刚闫萌仇小强
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
性激素结合蛋白、IL-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癌发生关系的研究
研究背景近年来,肝细胞癌(HCC)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一些地区特别是亚洲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的一个重要的疾病负担。HCC排在肿瘤发病的第五位,全世界每年死于HCC的患者达50万。而我国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高发区,全世界...
刘顺
关键词:性激素结合蛋白单核苷酸多态性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文献传递
南宁中学生颈肩痛发病特点的调查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调查南宁市中学生颈椎健康现状及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诊疗及区域青少年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南宁市市区及郊区选取6所中学共调查623名中学生,根据实际调查反馈情况,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选择32例颈肩痛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按1∶2的比例选择并组成对照组64例,再进行临床及颈椎X线片检查,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所调查的中学生颈肩痛出现率15.1%,观察组有21名(65.6%)X线检查出现颈曲改变,呈变直、反张,3名(9.4%)出现颈椎失稳,3名(9.4%)轻度骨质增生;对照组有4名(6.3%)颈椎生理曲度轻度改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肩痛在南宁市中学生人群中出现率较高;颈椎曲度改变是中学生颈肩痛主要X线影像学特点。
尹利军冀晶许建文曾小云刘顺
关键词:中学生颈肩痛影像学特点
MDM2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MDM2启动子区30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癌(简称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349例肝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应用PCR-RFLP法检测患者309位点多态性。结果:χ2检验未见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但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女性中,其与肿瘤数目、有无癌栓有关;在男性中,其与肿瘤有无癌栓有关;在HBsAg阳性患者中,其与肿瘤数目有关。结论:在某些特征人群中,该位点多态性可能与肝癌预后有关。
刘顺张艳艳潘冬香谭超于祥远余红平
关键词:MDM2单核苷酸多态性肝细胞癌病理特征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肝癌发生的关系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基因Asp327Asn(rs625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肝癌(HCC)发生的关系。方法以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广西某两家医院的621例HCC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同医院621例非肿瘤患者为对照,对Asp327Asn位点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并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基因型人群HCC发生风险及基因型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探讨各基因型与HCC发病年龄的关系。结果Asp/Asp、Asp/Asn、Asn/Asn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频率分别为86.31%(536/621)、12.40%(77/621)、1.29%(8/621),在对照组中的分别为81.00%(503/621)、17.39%(108/621)、1.61%(10/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6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与携带基因型Asp/Asp个体相比,携带Asn/Asn或Asp/Asn基因型者发生HCC的风险降低(校正后0R=0.63,95%CI:0.40~0.98)。交互作用分析发现,该位点多态性与饮酒(校正后DR=3.45,95%CI:1.74~6.83)、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校正后OR=40.77,95%CI:21.60~76.97)存在交互作用。生存分析显示,具有饮酒史的男性HCC患者中,携带Asp/Asp基因型者的发病年龄为(47.99±0.75)岁,比携带等位基因Asn基因型者[(53.68±2.07)岁]提前约6年(x2=6.91,P〈0.01)。结论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基因Asp327Asn位点多态性可能与HCC发生风险和发病年龄有关。
刘顺仇小强曾小云柏桦许杨张艳艳潘冬香毛良勤黄秋兰
关键词:肝细胞多态性单核苷酸病例对照研究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广西壮族地区孕妇早产的影响因素及早产与围生儿基本特征的关系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孕妇发生早产的一些危险因素,并分析孕妇早产与围生儿基本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巢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招募2016-2018年间在广西壮族人群集聚地区分娩的21 891例孕妇和围生儿为研究对象,调查孕妇的基本信息和孕期情况及围生儿基本情况,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相关性。结果广西壮族地区孕妇早产的发病率为4.93%,其中自然分娩早产(NDPD)和非自然分娩早产(UDPD)的发病率分别为1.79%、3.14%。孕妇年龄≥35岁、早产史、剖宫产史、产检次数≤12次、前置胎盘是早产的有害因子(均P<0.05)。早产对围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先天缺陷有关(均P<0.05)。结论影响广西壮族地区孕妇早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孕妇有剖宫产史是UDPD的危险因素,却是NDPD的保护因素;早产不仅对围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和出生身长有影响,而且可能与围生儿是否患有先天缺陷有关。
刘韬仇小强曾小云陈悦梁军刘顺庞强王月华黄晓春蒋群姣武亚楠冯宝莹黄东萍
关键词:孕妇早产围生儿
父母地中海贫血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父母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地贫)对新生儿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德保县人民医院或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及其丈夫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经过地贫基因诊断确诊一方或双方均为地贫且有妊娠结局的父母共758对作为地贫组,选择地贫基因诊断为正常或者地贫筛查、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均为阴性且有妊娠结局的父母共758对作为非地贫组,并将地贫组按是否罹患地贫分为母亲地贫组、父亲地贫组以及父母双方地贫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妊娠结局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以及Cox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父母罹患地贫与新生儿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早产发生率在地贫组和非地贫组中分别约为6.5%、1.6%,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分别约为7.3%、0.8%。校正可能存在的混杂因素后,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地贫组(aRR=3.45,95%CI:1.35~8.81,P=0.010)、父亲地贫组(aRR=4.93,95%CI:2.16~11.21,P<0.001)及父母双方地贫组(aRR=5.13,95%CI:2.62~10.04,P<0.001)均与新生儿早产风险增加相关;母亲地贫组(aRR=12.98,95%CI:4.91~34.30,P<0.001)、父亲地贫组(aRR=9.40,95%CI:3.40~25.95,P<0.001)及父母双方地贫组(aRR=10.74,95%CI:4.44~26.00,P<0.001)均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风险增加相关;父母双方罹患地贫比父母单方罹患地贫发生新生儿早产(趋势检验χ^2=22.72,P<0.001)以及低出生体重(趋势检验χ^2=34.03,P<0.001)的风险更高。结论父母双方罹患地贫或任意一方罹患地贫均可增加新生儿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风险,且父母双方罹患地贫发生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风险更高。
黄晓春仇小强曾小云刘顺韦芳练黎燕宁刘韬武亚楠冯宝莹蒋群姣黄东萍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早产低出生体重
白细胞介素6基因启动子区-572位点多态性与男性肝细胞癌的发生相关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6基因启动子区-572位点多态性与男性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以500例经肝组织病理学诊断为HCC,且无其他器官肿瘤史的男性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同期来自相同医院创伤骨科和眼科的无肿瘤病史、无长期慢性疾病史的男性患者59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ABI 7500fast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对IL-6基因启动子区-572位点多态性进行分型。采用z。检验和非条件logistc回归模型比较携带不同基因型人群罹患HCC的风险,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572位点G/C等位基因、各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携带G等位基因个体(CG+GG)HCC发生风险是CC基因型的1.31倍(95%CI为1.00~1.71)。分层分析显示,在HBV感染者中与CC基因型相比,男性携带CG基因型能增加HCC发生的风险(OR;1.60,95%CI为1.14~2.24);趋势x2检验结果显示,个体HCC发生风险随携带等位基因G数量的增加而升高织删〈0.05)。Breslow-Day一致胜检验发现HBV感染与IL-6多态性具有交互作用(P〈0.05),HBV感染与携带G等位基因同时存在时的OReg=5.95(95%CI为3.99~8.87),且为超相乘交互作用。结论男性IL-6基因启动子区-572位点多态性可能与HCC发生相关。男性携带G等位基因与HBV感染有超相乘交互作用,两者同时存在可能增加男性HCC发生的风险。
刘顺仇小强曾小云柏桦贝春华杨艳
孕妇分娩年龄和初潮年龄间隔年数与大于胎龄儿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孕妇分娩年龄和初潮年龄间隔年数与大于胎龄儿(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LG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5个县孕早期建卡产检2032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分析孕妇间隔年龄与LGA发生的相关性,接收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孕妇间隔年龄在预测LGA发生中的作用。结果队列随访至2032名孕妇分娩,其中发生LGA 67例,发生率为3.3%。LGA组孕妇分娩年龄、间隔年龄和BMI较非LGA组大(均有P<0.05)。相关性分析中,校正混杂因素后,孕妇间隔年龄与出生体重无相关(P=0.178),但间隔年龄≥30岁的孕妇LGA发生风险是间隔年龄<10岁的29.214倍(P=0.018)。ROC曲线分析显示,孕妇间隔年龄预测总体、分娩女婴的AUC分别为0.585、0.644,孕妇间隔年龄预测LGA的最佳截断点均为13岁。结论孕妇分娩年龄和初潮年龄间隔年数与LGA发生有关,间隔年数越大则LGA发生风险越大。分娩年龄和初潮年龄间隔在女婴LGA发生预测中效果更好。
廖倩梁军黄东萍刘顺郭晓婧仇小强
关键词:大于胎龄儿初潮年龄分娩年龄出生队列
肝细胞癌相关DNA甲基化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及验证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筛选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相关的甲基化CpG诊断生物标志物。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HCC的DNA甲基化和表达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候选CpG位点。采用焦磷酸测序及qRT-PCR检测50例早期HCC组织样本中候选CpG位点的甲基化率及其所在基因的表达量,并验证其诊断效能。在GSE54503、GSE89852和GSE56588数据集中评估候选CpG位点的诊断效能。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5个候选CpG位点(cg12614630、cg19786751、cg06131338、cg23371746和cg25340966),多变量联合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93。50例早期HCC组织中cg12614630(GPR182)、cg19786751(ACACB)和cg06131338(ACACB)的甲基化率高于癌旁组织以及对应基因的表达水平均低于癌旁组织,且位点甲基化水平与基因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早期HCC组织以及GSE54503、GSE89852和GSE56588数据集中,3个CpG位点联合诊断的AUC分别为0.903、0.812、0.844和0.934。结论cg12614630、cg19786751和cg06131338 CpG位点可能是HCC潜在的诊断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这3个CpG位点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秦小玲刘顺庞婷刘美良伍柳玉曾小云
关键词:肝细胞癌DNA甲基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