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运忠
- 作品数:36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外语教育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5年
- 任运忠
-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英语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语篇分析口头表达能力视听说
- 《周易》卦爻辞中的“文化词汇”及其英译被引量:1
- 2007年
- 《周易》中的文化词汇集中体现了中国上古时期的文化形态,因此对这些文化词汇的英译当以上古文化为基础,力求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特殊的文化内涵。
- 任运忠
- 关键词:《周易》文化意象时间名词
- 明清西方传教士对《易经》的适应性解读与英译——以麦格基译本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制定了"适应"儒家文化的传教政策,他们解读《易经》并竭力从中寻找基督教与儒家学说的契合点。晚清新教传教士继承了"适应"政策,并提出"孔子加耶稣"的传教策略。《易经》麦格基英译本是"适应"政策和"孔子加耶稣"传教策略的产物,译本具有明显的《圣经》色彩。
- 任运忠
- 关键词:《易经》传教士
- 论夏含夷语境批评视域下的帛书《易经》英译被引量:2
- 2023年
- 夏含夷帛书《易经》英译本对帛书《易经》西传具有开创之功。译者采取了语境批评的解经原则,将帛书《易经》中的经文和传文分别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还原《周易》作为“占筮之书”的历史原貌,阐释《易传》作为“智慧之书”的人文义理。夏氏译本主要采用了直译加注的译经方法,在传递原文语义的同时,保留原文优美简洁的艺术风格,通过在译文外加注的方式详尽地注解了帛书《易经》与通行本《易经》之间的异字,拓展了读者的阅读空间。
- 任运忠
- 关键词:英译
- 《周易》卦爻辞文本考辩及其英译
- 2009年
-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在西方世界拥有广泛的影响,但当前的《周易》卦爻辞英译本在字、词、句三个层面都存在大量误译。本文以理雅各译本、卫礼贤/贝恩斯译本、彭马田译本和汪榕培译本为例,分析了通假、词义引申、句读、省略和倒装句的文本考辩问题和误译现象,并提出译文应译出原文中通假字所对应的本字,由卦爻辞的义理决定对词汇本义和引申义的取舍,根据每卦每爻的中心思想和《周易》的整体精神给卦爻辞断句,在译文中补充原文的省略成分,将变式句还原成常式句。
- 任运忠
- 关键词:《周易》卦爻辞考辩英译
- 《易经》卦爻辞辨及其英译被引量:3
- 2009年
- 《易经》是中国最早传入西方的古典文献之一,但其卦爻辞古奥难训,结构复杂,以往的英译本在字、词、句三个层面都存在大量误译现象。对于英译《易经》卦爻辞来说,译者应对原文中的通假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进行详细的考辩,并对原文的句法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包括正确的句读,以及对省略和倒装等语言现象的辨析。
- 任运忠曾绪
- 关键词:《易经》卦爻辞英译
- 明清传教士译介儒经史论
- 2015年
- 明清西方传教士对儒经的译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宗教比附,宗教融合与比较、文化汲取,这一历史轨迹体现了西方对儒家文化从"侵入"到"汲取"的历史发展脉络。
- 任运忠
- 关键词:传教士儒经译介
- 理雅各、卫礼贤/贝恩斯《周易》译本比较被引量:6
- 2008年
- 《周易》理雅各译本和卫礼贤/贝恩斯译本是《周易》重要的英译本。这两个迥然各异的译本是不同历史时代的产物,译者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出于各自的翻译目的和翻译过程,采用了不同的解经角度和译文体例,从而形成了完全不同的译文特色。
- 任运忠
- 关键词:理雅各
- 《易经》的文学性及其在译文中的重构
- 2007年
- 《易经》被人们称为“群经之首”,“三玄之冠”,是一部极具文学艺术价值的中国古代经典。英译《易经》,译者应充分理解原文的文学艺术,并尽量从主题和形式两方面在译文中重构原文的文学性。
- 任运忠
- 关键词:《易经》译文
- 闵福德《易经》英译本的生态翻译学解读被引量:4
- 2020年
- 闵福德《易经》英译本是诞生在21世纪的崭新译本。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看,闵福德适应了《易经》翻译生态环境的要求。译者在语言维和文化维主动地适应了原语生态环境,在交际维采用“厚翻译”策略传达了交际意图,实现了语言、文化、交际的“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从而成功地保留了《易经》原文的语言风格,准确地传递了原文的文化意义,有效地达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
- 任运忠周晓琴
-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