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与病理及预后
- 2008年
- 目的探讨早期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胃印戒细胞癌148例,分为两组:A组为早期胃印戒细胞癌(15例),B组为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133例),对其病理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组中男7例,女8例,年龄30~50岁;B组中男58例,女75例,年龄28。70岁。A组11例5年生存率为100%。B组81例随诊,其中28~50岁42例随诊,41例3~10个月死亡,1例术后2年健在;50岁以上39例随诊,38例生存期为4个月至3年,1例生存7年死亡。结论胃印戒细胞癌女性及中青年患者相对较多,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 李旭耿玲鲍健卢憬金锐林雪松
- 关键词:胃肿瘤印戒细胞预后
- 大细胞肺癌8例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肺大细胞癌临床特点和病理分型。方法:复习我科1998/2006年大细胞癌8例的病理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大细胞癌中,单纯巨细胞癌1例,大细胞癌伴腺分化4例(其中1例同时伴有神经内分泌癌),大细胞癌伴鳞分化1例,透明细胞癌伴腺分化1例,透明细胞癌伴鳞分化1例。男女之比7∶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同时检测PCNA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为100%,P 53阳性率为63%。结论:肺大细胞癌作为一种病理分型,已不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建议将肺大细胞癌分成大细胞癌伴腺、鳞分化,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单纯巨细胞癌,透明细胞癌伴腺、鳞分化。其中腺、鳞分化多为低分化腺、鳞癌。
- 李旭耿玲金锐鲍健卢憬
- 关键词:预后
- 脾脏原发性霍奇金淋巴瘤1例
- 2003年
- 丁素玲高魁文鲍健
- 关键词:脾脏原发性肿瘤霍奇金淋巴瘤腹痛病理诊断
- 喉腺鳞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1例被引量:1
- 2010年
- 患者女性,69岁。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半年余。纤维喉镜示声门处有肿物附着并有弥漫新生物生长,表面不平。查体:颈部淋巴结肿大。取小块组织活检,冷冻切片诊断为恶性肿瘤,分类待免疫组化。后行全喉切除术,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
- 耿聆丁素玲李旭鲍健
- 关键词:喉神经内分泌癌腺癌鳞癌
- 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分级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分级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阴道镜检查并宫颈活检病理127例,进行免疫组化p16、Ki-67检测,整理完整临床和病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根据127例宫颈活检HE染色及p16、Ki-67免疫组化结果修订原诊断。26例诊断为慢性宫颈炎;32例HSIL除1例考虑萎缩性改变,31例诊断HSIL;58例LSIL其中7例诊断为HSIL;11例CIN1-2中2例诊断为HSIL,9例诊断为LSIL;所有修订后HSIL,均随访1年。40例HSIL患者行Leep、宫颈锥切治疗,病理诊断除1例表现为p16、Ki-67阴性外(考虑萎缩性改变),与活检病理诊断一致。结论:联合免疫组化p16、Ki-67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分级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p16在肿瘤性病变中过表达更具特异性。
- 李旭鲍健孙翠翠
- 关键词:宫颈鳞状上皮病变P16KI-67免疫组织化学
- 浆膜腔积液细胞块Calretinin Ber-EP4 CEA表达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腺癌细胞和间皮细胞中Calretinin、Ber-EP4、CE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细胞块技术对42例浆膜腔积液标本进行处理,并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alretinin、Ber-EP4、CEA在腺癌细胞及间皮细胞的表达。结果 Calretinin、Ber-EP4、CEA在腺癌细胞的阳性表达率与在间皮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是鉴别腺癌细胞与增生间皮细胞的有效方法, Calretinin、Ber-EP4及CEA的抗体组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丽华孙翠翠鲍健
-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腺癌细胞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七例并文献复习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的病理学特征、诊断要点、预后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SPT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并进行随访。结果7例SPT中,女性6例,男性1例,年龄16~41岁,平均年龄23.3岁,胰腺各部位均有发生。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成实性片状或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形成假乳头结构,胞质内可见嗜酸小体。免疫组织化学显示β-catenin特征性表达于细胞核及细胞质,CD10、vimentin、孕激素受体(PR)、Syn、CD56、α-抗胰蛋白酶(AAT)均弥漫或部分阳性,CK呈阳性或阴性表达,E-cadherin、CgA均阴性,Ki-67阳性率一般<5%。手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SPT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患者,总体预后良好,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并进行长期随访。
- 耿聆丁素玲鲍健
-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预后
- 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收集的11例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患者通过光镜、电镜以及FISH实验进行研究,同时巩固临床相关资料和文献。结果11例CCS肿瘤都属于单发性,包膜是比较隐蔽的,横切面的颜色为灰白色。通过光镜和电镜检查发现:棱角较多且两头尖中间宽的物质为瘤细胞,其展现的形态基本都比较类似,且结构复杂,其中还含有黑色素。核仁清晰可见,几乎没有核分裂。纤维将瘤组织分成了不同的巢状、束状、形状,最为多见的分布在多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的形状为花环状。免疫表型:S-100蛋白阳性率为93%、HMB-45阳性率为87%。经FISH对7例CCS进行检测,发现有较多的细胞红绿信号都处于分开状态,而EWSR1基因位置都不同程度的发生改变。只有1例可以通过电镜检查到不同时间内生长的黑色素小体以及不同数量的胞质内糖原。结论CCS是非常少见的恶性肿瘤,其多数出现在肌腱腱膜相关部位,它很容易转移与复发。掌握其病理的原理对诊断和治疗都有很大的作用。
- 孙翠翠李旭耿聆鲍健
- 关键词: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病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