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若安
-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重视人工智能及远程医疗技术在眼底疾病诊疗中的作用
- 2024年
- 随着医学和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AI)和远程医疗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正带来革命性变革。AI在眼底疾病的诊断、预后预测和治疗方案调整等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远程医疗技术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效率。基于AI的远程医疗和家庭监控设备已广泛应用于眼底疾病的筛查和监测。尽管AI和远程医疗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真实世界的临床应用中仍面临许多挑战。展望未来,AI和远程医疗技术将成为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有望实现更广泛的应用。为了克服现有挑战,需要医生、技术专家和数据科学家等多学科团队的广泛合作,以提供高质量、可持续的医疗服务,确保这些技术的有效整合和应用。
- 陈有信韩若安
- 关键词:眼疾病眼底人工智能远程医疗
-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的表达被引量:4
- 2013年
-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受多种细胞因子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生长,导致血管增生和渗透性增加,是最重要的新生血管促进因子之一[1]。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一种内生新生血管抑制因子,可以同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生[2]。已有研究表明,VEGF和PEDF表达水平失衡与CNV形成密切相关[3]。
- 田蓉韩若安陈有信
-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化病因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 临床常见眼底疾病眼底自身荧光特征及其意义研究现状被引量:4
- 2017年
- 激发光诱发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脂褐素产生的自身荧光(AF)与RPE细胞内脂褐素含量分布有关,反映了RPE及光感受器细胞功能状态。眼底AF(FAF)检查是一种无创的眼底影像检查技术,能够提供其他视网膜影像检查技术无法提供的RPE及光感受器细胞功能信息,为研究不同眼底疾病的发病机制、监测病情进展、判断预后、指导治疗提供帮助。但临床常见眼底疾病因其病变类型、程度以及病程所导致的RPE和光感受器细胞损害不同,FAF表现复杂多变。不同疾病可能表现为相同FAF特征,而同一疾病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又有不同的FAF表现。所以,临床常见眼底疾病FAF特征及其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观察与探讨。
- 韩若安陈有信
- 关键词:荧光诊断显像
- 特发性黄斑裂孔形态学参数与手术治疗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形态学参数与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解剖愈合及视力情况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PV联合内界膜(ILM)剥除及长效气体填充手术治疗的23例(26只眼) IM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8只眼,女16例18只眼,年龄(63. 9±9. 4)岁。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三维光相干断层扫描(3D OCT)检查。采用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分析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 MAR)视力。依据2013年国际VMT研究(IVTS)小组标准分期,中全层黄斑裂孔(FTMH) 8只眼,大FTMH18只眼,均不伴有玻璃体黄斑牵拉(VMT)。测量裂孔最小直径(MIN)、裂孔基底直径(BASE)、裂孔高度(H)、裂孔斜边长(LAL及RAL)及水平方向椭圆体带缺损直径(DEZA),并计算黄斑裂孔指数(MHI)、裂孔形成因子(HFF)、裂孔牵拉指数(THI)、裂孔直径指数(DHI)。术后随访时间(9. 2±9. 7)个月,测量末次随访OCT显示的DEZA值。将裂孔闭合情况分为3型,观察黄斑裂孔愈合形态及术后视力情况,并与术前各测量参数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6只眼中,1型愈合16只眼,2型愈合7只眼,3型未愈合3只眼。术前、术后log MAR BCVA分别为0. 9±0. 3、0. 7±0.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患眼MIN、BASE、H分别为(533±176)μm、(1 035±270)μm、(462±138)μm,MHI、HFF、THI、DHI分别为0. 46±0. 15、0. 72±0. 19、0. 95±0. 37、0. 52±0. 11,术前、术后DEZA分别为(1 775±486)μm、(960±13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黄斑裂孔术后log MAR BCVA与MHI、THI中度相关(均为P <0. 01),与MIN、BASE、HFF低度相关(均为P <0. 05),与年龄、性别、DHI、术前DEZA、术后DEZA不相关(均为P> 0. 05)。黄斑裂孔愈合类型与MHI、HFF、THI中度相关(均为P <0. 01),与MIN、DHI低度相关(均为P <0. 05),与年龄、性别、BASE、术前DEZA、术后DEZA不相关(均为P> 0. 05)。结论对于IVTS分期为中、大FTMH的�
- 韩若安闵寒毅陈有信
- 关键词:视网膜穿孔玻璃体切除术视网膜
- 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手术治疗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手术治疗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FTMH)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病例队列研究。临床检查确诊并行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手术治疗的特发性FTMH患者26例2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例5只眼;女性21例21只眼。平均年龄(59.0±12.0)岁。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三维光相干断层扫描(3D OCT)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分析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日本Topcon公司3D OCT-2000 测量裂孔直径,观察玻璃体黄斑交界面状态。将裂孔直径≤250 μm定义为小FTMH,裂孔直径>250 μm且≤400 μm定义为中FTMH,裂孔直径>400 μm定义为大FTMH。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85±0.29。小、中、大FTMH分别为7、10、9只眼;存在玻璃体黄斑牵拉(VMT)10只眼。所有患眼均行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手术。手术中注入0.2 ml C3F8;手术后保持头低位7~14 d。手术后随访1~23个月,观察手术后BCVA变化、FTMH闭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后1个月FTMH未闭合眼行玻璃体切割(PPV)联合ILM剥除、C3F8填充手术。结果26只眼中,FTMH闭合17只眼,占65.4%;未闭合9只眼,占34.6%。手术前存在VMT的10只眼VMT均得到解除。FTMH未闭合眼行PPV联合ILM剥除、C3F8填充手术后FTMH均闭合。FTMH闭合的19只眼中,小FTMH 6只眼,占小FTMH患眼的85.7%;中FTMH 8只眼,占中FTMH患眼的80.0%;大FTMH 3只眼,占大FTMH患眼的33.3%。FTMH闭合、未闭合眼手术前FTMH直径分别为(307.8±122.8)、(431.6±128.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7,P=0.024);存在VMT者分别为6、4只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6,P=0.038)。治疗后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51±0.36;与手术前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8,P<0.05)。26只眼中,出现局限性
- 韩若安吴婵张潇陈欢张辰茜陈有信
- 关键词:玻璃体内注射惰性气体
- 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的疗效观察
- 目的 探讨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治疗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病例队列研究,入组北京协和医院26例(26眼)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患者,行0.2ml全氟丙烷(C3F8)玻璃体腔注气术,术后头低位7...
- 韩若安陈有信吴婵张潇陈欢张辰茜
- 关键词:注气手术
- 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联合其他方法治疗晚期Coats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联合其他方法治疗晚期Coat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经眼底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为晚期Coats病的14例患者1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3B期8只眼,4期6只眼.所有患眼行视力、眼压、间接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FFA、眼部B型超声检查.14只眼中,视力无光感3只眼,光感4只眼,手动3只眼,数指2只眼,因患儿年幼无法配合检查2只眼.所有患眼均可见异常扩张视网膜血管及视网膜下大量胆固醇样结晶及渗出,伴全视网膜脱离.所有患眼均行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或雷珠单抗治疗,注射次数为1~7次,平均注射次数2.14次.14只眼中,联合单纯巩膜外放液4只眼,联合单纯激光光凝治疗2只眼,联合玻璃体切割、剥膜、冷冻、激光光凝、硅油填充等治疗8只眼.治疗后随访时间4~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8个月.随访期间采用与治疗前相同的检查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观察患眼视力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随访期间,无1例患者因病情进展而行眼球摘除手术,眼球保留率100.0%.14只眼中,视力提高2只眼,视力稳定8只眼,视力下降2只眼,因年幼无法配合检查2只眼.所有患眼视网膜下液均有不同程度吸收.14只眼中,视网膜完全复位5只眼,占35.7%;视网膜基本复位3只眼,占21.4%;视网膜未复位6只眼,占42.8%.随访过程中发生并发性白内障2只眼,均为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者.其余患眼均未发生全身及眼部不良反应.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联合其他方法治疗晚期Coats病能稳定或提高大部分息眼视力,促进视网膜下液吸收.
- 陈欢陈有信韩若安
-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遗传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是一种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相似但又具有特殊性的一种渗出性黄斑病变,具有种族发病倾向,在亚洲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它的发生是多种遗传因素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研究发现与其相关的基因有补体因子H(CFH)基因、LOC387715/HTRA1基因、补体因子B/补体成分2(CFB/C2)基因、ApoE4基因、弹性蛋白(ELN)基因、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基因、SERPING1基因、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EDF)基因。这些基因及其多态性与PCV及湿性AMD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并且部分基因的多态性可能揭示了PCV具有种族发病倾向的原因。
- 韩若安陈有信
- 关键词: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基因多态性
- 特发性黄斑裂孔形态学参数与手术治疗预后相关性分析
- 韩若安陈有信闵寒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