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辉

作品数:14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斑马
  • 11篇斑马鱼
  • 3篇幼鱼
  • 3篇细胞
  • 3篇教学
  • 2篇蛋白
  • 2篇遗传学
  • 2篇实验教学
  • 2篇缺氧
  • 2篇中性红
  • 2篇脑损伤
  • 2篇内皮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细胞
  • 2篇斑马鱼胚胎
  • 1篇蛋白2
  • 1篇靛玉红
  • 1篇调节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机构

  • 13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陈小辉
  • 7篇马宁
  • 6篇张文清
  • 4篇刘伟
  • 4篇黄志斌
  • 3篇颜广
  • 3篇刘靖
  • 3篇温子龙
  • 3篇戴朝霞
  • 3篇王鹍
  • 2篇刘莉
  • 2篇罗济璇
  • 2篇陈英华
  • 2篇赵颖
  • 2篇侯金林
  • 2篇霍中军
  • 2篇温宗华
  • 2篇王斌
  • 2篇程燕
  • 2篇张译月

传媒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学发育生物学公开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被引量:3
2015年
医学发育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前沿学科,已成为医学类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医学基础课之一。以公开课的形式在基础医学专业试点开设医学发育生物课程,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了视野,促进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为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而且还增进高校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有助于提升自身教学和科学研究水平。
马宁王宏陈小辉张译月张文清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基础医学专业公开课
靛玉红抗斑马鱼胚胎血管生成活性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靛玉红抗血管生成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以tgfli1:eGFP(+/-)斑马鱼为模型,实验分空白对照组、二甲基亚砜组、靛玉红组(15μM、30μM、90μM)、阳性SU5416对照组,在12hpf时加药,于48hpf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体节间血管生成情况,并进行定量分析。运用整体原位杂交的方法和RT-PCR技术检测flk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靛玉红各浓度组体节间血管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靛玉红对斑马鱼胚胎flk1mRNA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并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加。结论:靛玉红(15μM~90μM)具有抑制斑马鱼胚胎体节间血管生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VEGF/VEGFR2信号通路的某个环节来发挥作用。
郑浩江许文学刘晓伟杨健马宁陈小辉邢学锋
关键词:靛玉红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斑马鱼
洋葱内表皮细胞中DNA和RNA染色方法的改进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改进洋葱内表皮细胞中DNA和RNA的染色方法。方法使用固定液固定后,以不同浓度的甲基绿派洛宁混合染色液对洋葱内表皮细胞进行染色处理,与传统方法对比,观察染色效果。结果用甲醇冰醋酸固定液固定后,洋葱内表皮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更容易染色;甲基绿与派洛宁的浓度比为3∶2和1∶1时能在细胞中更加分明地将细胞核染成蓝绿色,将细胞质和核仁染成红色。结论用甲醇冰醋酸固定液固定,甲基绿与派洛宁的浓度比为3∶2至1∶1时能得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陈小辉胡乐柯志勇杨翠兰马宁
关键词:DNARNA实验教学
酒精能够减少斑马鱼胚胎的神经前体细胞并抑制其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英文)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斑马鱼的神经前体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在斑马鱼卵受精后5 h,在斑马鱼培养液中加1%、2%或2.5%的酒精。采用原位杂交和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不同细胞的mRNA水平的变化,以反映酒精对斑马鱼胚胎神经发育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酒精处理后,斑马鱼胚胎神经前体细胞和神经元显著减少,并且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其数量减少更加显著。早期的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的表达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在尾部减少,而在头部增加。成熟的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表达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结论酒精可以导致斑马鱼胚胎神经前体细胞、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量减少,并抑制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
殷果姚芳陈小辉王楠王惠丽常红恩苑召虎吴炳义
关键词:酒精斑马鱼神经前体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一种斑马鱼原始造血髓系细胞突变体的研究
2011年
目的斑马鱼原始造血髓系细胞突变体1276的表型鉴定及性状分析。方法利用化学诱变剂N-乙基-N-亚硝基脲诱变野生型AB斑马鱼雄鱼的精原细胞,突变基因组保留传代,采用中性红染液对F3代的胚胎进行细胞化学染色,筛选原始造血髓系细胞突变体。并通过细胞化学染色及检测不同谱系血细胞标记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对其中之一突变体1276进行表型鉴定及性状分析。结果成功筛选1296个F2家族,2140个突变基因组,发现中性红染色信号异常突变体12个。突变体1276在原始造血阶段,中性红染色全身信号缺失,小胶质细胞标记基因apoe表达缺失,巨噬细胞标记基因l-plastin,头部表达减少,背主动脉壁腹侧区域表达正常,粒细胞、红细胞均未见异常;在定向造血阶段,巨噬细胞仍存在异常,但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以及造血干细胞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突变体1276在原始造血阶段,巨噬细胞存在功能障碍,以及不同程度发育及迁徙异常;在定向造血阶段这一性状并未得到代偿。
颜广刘伟戴朝霞王鹍刘靖赵灵凤黄志斌陈小辉马宁孟萍许孟畅温子龙张文清
关键词:中性红小胶质细胞
氯化汞对斑马鱼发育的毒性作用及对轴突蛋白2a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氯化汞(Hg Cl_2)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时期的毒性作用,以及对神经行为和轴突蛋白(nrxn)2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斑马鱼胚胎在受精后6 h内(6 hpf)暴露在Hg Cl_20.2,0.4和0.8μmol·L^(-1)中,在24~120 hpf时观察Hg Cl_2对斑马鱼死亡率、孵化率和畸形率的影响;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体内Hg含量;用Video-Track系统记录斑马鱼幼鱼的行为改变;用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用原位杂交和实时定量PCR检测其对nrxn2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g Cl_20.8μmol·L^(-1)处理组72 hpf时,斑马鱼的死亡率开始显著升高,在120 hpf时死亡率达到94%(P<0.01);Hg Cl_20.4μmol·L^(-1)处理组48 hpf时,斑马鱼的孵化率显著上升(P<0.01);Hg Cl_20.2,0.4和0.8μmol·L^(-1)组斑马鱼的胚胎发育畸形,主要表现为脊柱弯曲和卵黄囊肿,各个时间点和浓度组的畸形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各处理组斑马鱼体内Hg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蓄积明显(P<0.01),Hg Cl_20.8μmol·L^(-1)处理组达到77μg·g^(-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g Cl_20.4μmol·L^(-1)暴露组斑马鱼自发活动的速度减缓(P<0.01),活动程度降低(P<0.05);凋亡点的数量也出现显著性增加(P<0.01)。斑马鱼胚胎中nrxn2aa m RNA表达在受精后24 hpf(P<0.01)和72 hpf(P<0.05)两个时间点呈显著性增加,而nrxn2ab m RNA表达在24和48 hpf两个时间点呈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 Hg Cl_2对斑马鱼发育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脊柱弯曲和卵黄囊肿,其行为变化可能与nrxn2a的表达变化有关。
樊成吉屠鸿薇陈小辉柳家贤彭涛孟晓静
关键词:氯化汞斑马鱼
医用臭氧对斑马鱼幼鱼缺氧性脑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对斑马鱼幼鱼缺氧性脑损伤氧化应激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孵化后5天的(5pdf)野生型斑马鱼幼鱼,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450条)、H/R组(450条,氮气法建立斑马鱼幼鱼缺氧/复氧脑损伤模型)和H/O组(450条,缺氧后臭氧水复氧,臭氧水浓度为0.1 ppm)。每组按照观测时间点不同分为3、6和12 h 3个亚组,每亚组150条。采用尼氏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脑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U/ml),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水平(nmol/mgprot)。结果:在各时间点,H/O组脑组织凋亡细胞多于正常对照组,较H/R组少(P<0.05);H/O组脑组织SOD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及H/R组(P<0.05),H/O组脑组织MDA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H/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臭氧能激活缺氧后斑马鱼幼鱼脑组织抗氧化系统,减轻斑马鱼幼鱼缺氧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程燕赵丹陈小辉罗济璇郝珂楠王斌
关键词:医用臭氧缺氧性脑损伤氧化应激
斑马鱼红系造血缺陷突变体的正向遗传学筛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化学遗传学方法大规模筛选并初步鉴定所获得具有不同红系造血缺陷表型的斑马鱼突变体。方法乙基亚硝基脲(ENU)诱导雄性斑马鱼突变(founder),将其与野生型AB雌性斑马鱼交配产生F1代,源自不同来源的founder的F1代杂交产生F2家族。在F2代同家族内自交所产生的F3代胚胎中,用以βe1为探针,实施整体原位杂交实验,进行红系造血缺陷突变体筛选,并针对所筛选到的突变体在不同造血过程缺陷表型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和结论筛选得到4个βe1基因表达缺失突变体,其中2个为红系特异性造血缺陷突变体,另外2个突变体同时存在红系和淋系造血缺陷。
霍中军温宗华刘靖王鹍黄志斌戴朝霞马宁颜广陈英华陈小辉刘伟马品芸罗伟豪赵颖樊淑赵嘉佳黄红辉温子龙张文清
关键词:斑马鱼红系造血
过度喂养建立斑马鱼幼鱼肥胖模型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利用过度喂养的方法建立斑马鱼幼鱼肥胖模型。方法将7 dpf大小幼鱼随机分为30 mg/d正常喂养组和180 mg/d过度喂养组,每组100条,喂养20 d。分别测量每组幼鱼体质量、体长、BMI、TG和TCH含量,整体油红O染色、冰冻切片油红染色和HE染色观察幼鱼肝脏病理改变。尼罗红染色活体观察幼鱼肝内脂滴和体内脂肪组织动态变化。结果过度喂养组幼鱼体质量、体长、BMI和TG含量比与正常喂养组明显增加。整体油红O染色和病理学结果显示过度喂养幼鱼肝脏脂肪变性率(89.4%)比正常喂养(20.7%)明显高,肝脏出现大泡性脂肪变性。尼罗红染色观察到过度喂养幼鱼肝内脂滴聚集;随着喂养时间延长脂肪组织聚集逐渐增多且分布部位增加。饥饿状态下幼鱼脂肪和肝内脂滴被动员消耗而重新喂养后脂肪组织重新被诱导。结论用过度喂养方法成功建立斑马鱼幼鱼肥胖模型,尼罗红染色为活体观察幼鱼脂肪和肝内脂质提供很好的实验方法,为研究肥胖提供实验模型。
郑新春刘莉戴文聪王坤元陈小辉赵灵凤黄志斌侯金林
关键词:斑马鱼肥胖肝脂肪变性活体成像
吗啡诱导的斑马鱼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吗啡诱导的斑马鱼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探讨诱导斑马鱼形成位置偏爱的最佳条件。方法根据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原理和斑马鱼的生物学特性,对斑马鱼的天然偏爱进行测定后,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吗啡,并与非偏爱箱(伴药箱)进行搭配;随之,斑马鱼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与偏爱箱进行搭配。经过连续3次的训练,观察吗啡诱导的斑马鱼CPP效应。结果斑马鱼注射40~50μg·g-1吗啡并进行连续3次CPP训练,能诱导其在伴药箱中的活动时间增加,与训练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斑马鱼进行腹腔注射给药40~50μg·g-1吗啡,并进行连续3次训练,能形成明显的CPP。
彭菊刘伟罗超华陈小辉张文清莫志贤
关键词:斑马鱼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药物依赖注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