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福舜
- 作品数:17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桃木原型及其文学意蕴被引量:1
- 2008年
- 桃木的原始意象是人类心灵与情感的结晶。桃木应用于巫术,其源头来自于原始人类的木崇拜,来自桃所被赋予的生殖崇拜观念。世外桃源是文人理想中的诗意栖居。桃源意象具有桃板、桃符的象征意义。人面桃花是一种对气韵之美的体现,表现了生命的内在动荡,具有深厚的美学意蕴。
- 邓福舜高政锐
- 关键词:世外桃源人面桃花
- 感物吟咏与时空悲叹——试论古诗十九首的行旅诗被引量:1
- 2008年
- 从诗类角度考察,古诗十九首多有对行旅生活的描写。行旅生活的诗歌内容,决定了作品对自然风物以及时间与空间的体验与感受。自然风物无不引发诗人对生命的感悟,而时空意识又表现了诗人们的生命困顿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慨叹。
- 邓福舜
-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行旅诗
- 高校中文系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新探索——大庆师范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研究项目《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编号YZD005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环节,产生了与传统教学方式相对应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运用于大学中文系的课堂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对于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学质...
- 李枫邓福舜高政锐
- 文献传递
- 建安诗歌景物描写的艺术新走向被引量:3
- 2001年
- 建安诗歌的景物描写 ,在一定程度上还囿于传统的山水审美观念 ,还建立在“比德”的审美观念之上 ,但有些作品已经开始了由“比德”向“畅情”的转化 ,更可注意者 。
- 邓福舜
- 关键词:景物描写艺术倾向建安诗歌文学研究审美观念
- 陶诗远境说
- 2001年
- 陶渊明向大自然的远游远观 ,使其与自然冥会为一 ,构成其诗歌的空间之远境 ;向悠悠上古回溯 ,使其向古贤士获取精神力量 ,形成时间之远境 ;超越当下生活境界 ,悠然远迈 ,是为心远境界。远境的创造 ,使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进一步诗意化 ,使其超越俗世羁绊和俗情牵累 ,进一步完善了恬淡。
- 邓福舜
- 关键词:陶渊明心远远境
- 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刍议被引量:2
- 2015年
- 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由基础技能、教学技能、教研技能、教育技能四部分组成,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也相应地分为四大模块,即基本技能训练、教学技能训练、教学研究能力训练和教育管理基本技能训练。
- 赵丽原昊邓福舜
-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
- 《桃花源记》与道教岩穴崇拜被引量:4
- 2009年
- 《桃花源记》可谓一篇千古奇文,文中所描写的远隔人世,"奇踪隐五百"的桃花源世界使作品显示了神异性特征,特别是"山有小口"的岩穴意象描写,引导我们进入亦幻亦真的神异世界。岩穴意象描写,不是一般的景物描写,而是中国古代岩穴崇拜意识的原型表现,蕴含了道教岩穴崇拜的深厚文化意蕴。
- 邓福舜
- 关键词:陶渊明《桃花源记》魏晋文人《搜神后记》
- 《桃花源记》的桃花流水原型被引量:2
- 2010年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写了桃花意象和流水意象。桃花流水意象的描写受到了魏晋间表现灵异变化故事的影响,因而具有原型意义。《桃花源记》的桃花流水原型象征了桃花源世界的平安、幸福与长寿。
- 邓福舜
- 关键词:《桃花源记》桃花意象流水意象
- 陶渊明玄学思想的诗化表现被引量:1
- 2009年
- 陶渊明深受魏晋玄学思想的影响,玄学思想体现于陶渊明的思想、生活以及诗歌创作。陶渊明的生活呈现了诗化状态,玄学思想落实于陶渊明的生活,形成了诗化表现的特征。陶渊明以精简的形式把玄学概念融化于诗歌的整体意象与艺术构思,把玄学的思考化为一种诗思,化为一种诗歌的艺术形象。陶渊明的日常生活和诗歌创作均达到了境界的高度,他把玄学意趣融入了生活境界和诗歌境界。
- 邓福舜韩波
- 关键词:陶渊明玄学思想《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
- 枫树的意象及其美学意蕴被引量:4
- 2006年
- 枫树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早在上古文献中就被人所注意。它所蕴含的悲愁意识源于楚辞,并在唐以后的诗词中上升为一种典型意象。枫树与猿声并行出现在作品中是视觉与听觉的互应,是双重意象的叠加,并以此升华了作家的主观情感。枫树深化了悲秋的主题,扩大了送别诗词的情境。枫树所表现的恬淡自然之美,丰富了其自身的美学意蕴。
- 高政锐邓福舜
- 关键词:枫树悲愁猿声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