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昊
-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冬虫夏草经肿瘤滋养动脉插管注入对兔VX2肝癌模型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评价冬虫夏草经肿瘤滋养动脉注入对兔VX2肝癌模型肿瘤组织生长抑制及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将40只成功建立为VX2肝癌模型的大白兔随机均分成A、B、C、D 4组:超液态碘油组(A组)、冬虫夏草组(B组)、冬虫夏草加超液态碘油组(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D组)。每组模型在肿瘤移植后14d进行肝动脉插管造影及相关药物超选择性肿瘤滋养动脉内注入,药物注入后7d进行CT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前A、B、C、D组肿瘤体积分别为(387.5±157.3)、(401.1±164.9)、(375.1±154.3)、(375.1±184.0)mm3,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55,P=0.855);实验后各组肿瘤体积分别为(922.6±32.9)、(685.8±97.9)、(352.5±171.8)、(1 403.5±409.2)mm3,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13,P=0.030);各组肝内转移分别为:6、4、1、10例(P<0.05);腹腔淋巴结转移分别为:5、2、0、8例(P<0.05)。结论冬虫夏草经肿瘤滋养动脉注入对兔VX2肝癌模型的肿瘤组织生长有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肿瘤肝内及远处转移的发生率。
- 罗小平刘曦曹闻挺邓昊
- 关键词:冬虫夏草滋养动脉
- 内镜下“沉船”减压技术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基于尸体标本的技术报道
- 2024年
- 目的:建立尸体标本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模型,探究在模型上进行内镜下OPLL“沉船”减压技术(sink boat technique,SBT)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新鲜冰冻尸体标本,在导航机器人定位和CT引导下,从侧方经胸腔按术前规划路径穿刺T9椎体后缘。穿刺到达椎体后缘中份后,推注骨水泥并使之沿后纵韧带渗透到椎管内,CT扫描确认骨水泥渗入椎管并分布在T9椎体后方即认为模拟OPLL制备成功。采用内镜下SBT,从一侧椎间孔和对侧部分椎弓根入路进入椎体,从两侧向中心磨除部分椎体,直至双侧贯通,形成凹槽状椎体后缘的缺损,能够容纳模拟的OPLL。使用带线锚钉,将OPLL骨块锚定下沉并固定在椎体凹槽内,以达到椎管腹侧减压的目的。结果:我们成功在尸体标本上制备了胸椎OPLL的骨水泥模型,T9椎体后缘模拟OPLL椎管侵占率达49%。内镜下SBT手术顺利完成了胸脊髓腹侧的减压,术后CT证实模拟的OPLL通过内镜下SBT技术成功沉入并固定在椎体内,椎管矢状径恢复率达218%。结论:内镜下SBT是一种创新的胸椎内镜手术方法,在尸体上可以将模拟的节段性胸椎OPLL沉入椎体内达到椎管减压的目的。
- Chamboko Rumbidzai Desiree邓昊楚磊晏铮剑于庆帅李申石磊邓忠良
- 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采用螺旋CT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其临床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4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检查,检查后约3天,遵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原则,对患者行手术治疗。比较直肠癌患者在进展期阶段CT与病理分期的精确性、直肠癌患者淋巴结分期各参数、直肠癌患者CRM相关的受累因素、直肠癌患者CRM和手术前CT预测的各参数及直肠癌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各病理结果的分析。结果:T2、T3、T4三期的检测准确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9591,P=0.0000);淋巴结分期检测的总体准确度为76.60%且灵敏度为65.52%,特异度为94.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9743,P=0.0002);患者和CMR受累有明显相关因素为手术治疗方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而相关因素不明显的为距齿状线距离和肿瘤分化程度;术前CT预测的总体准确度为87.23%且灵敏度为76.92%,特异度为91.7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3331,P=0.0000);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淋巴结分期无明显影响(χ~2=0.0038,P=0.9505)、对诊断肿瘤系膜侵犯无明显差异(χ~2=0.0689,P=0.7929);对诊断肿瘤侵犯邻近器官结构无明显差异(χ~2=0.1389,P=0.7094)。结论: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采用螺旋CT检查,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 李斌杨伟罗银灯邓昊王钊王益
- 关键词:螺旋CT直肠癌分期
- 3D旋转DSA在脑部血管畸形诊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 2017年
- 目的:研究3D旋转DSA在脑部血管畸形诊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50例患者同时进行常规DSA检查及3D旋转DSA检查,患者先进行常规DSA检查,后行3D旋转DSA检查。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检验师采用双盲法同时对2D DSA以及3D旋转DSA检查,对图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50例患者中,采用常规DSA检查诊断出患者阳性病例45例,而采用3D旋转DSA检查出阳性病例为47例,而在清晰度对比中能够采用3D旋转DSA方法检测图像清晰的有47例,优于采用2D DSA检查的4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旋转DSA在脑部血管畸形诊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检查结果的清晰度,为脑部血管畸形做出及早的以及准确诊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 邓昊李斌杨伟曹闻挺罗剑英
- 关键词:常规DSA
- 平阳霉素混合碘油经动脉化疗栓塞抑制兔VX2肝癌生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混合碘油经肿瘤滋养动脉化疗栓塞对兔VX2肝癌的肿瘤组织、滋养血管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28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移植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并随机均分为单纯碘油组(A组)、平阳霉素组(B组)、平阳霉素加碘油组(C组)和等渗盐水对照组(D组)。模型均于建模后第14天行CT检查并计算肿瘤体积V1,然后对各组模型作相应处理:A组经肿瘤滋养动脉注入超液态碘油,B组经肿瘤滋养动脉注入平阳霉素,C组经肿瘤滋养动脉注入平阳霉素加超液态碘油,D组经肿瘤滋养动脉注入等渗盐水。7d后再行CT检查,计算肿瘤体积V2及肿瘤的生长率。处死实验兔进行病理学检查,计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表达率及微血管密度(MVD)。组间数据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的两两间比较用K、D法,两组间比较用成组f检验,x,-J~不齐者用秩和检验;VEGF表达与MVD值比较用双变量相关分析;阳性表达率的比较用精确概率法。结果A、B、C、D组介入治疗前的肿瘤体积分别为(389.8±167.3)mm3、(404.1±184.9)mm3、(355.1±158.3)mm3和(378.1±189.0)nq/n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57,P〉0.05);术后肿瘤体积分别为(922.6±32.9)mm3、(665.9±99.9)mm3、(349.5±177.8)mm3和(1403.5±411.2)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23,P〈0.05),且B组和C组明显小于A组和D组;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42.%、28.8%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07,P〈0.05)。D组残余肿瘤区MVD显著升高(36.4±3.7),与A组(22.4±3.9)、B组(18.7±2.6)和C组(14.1±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值分别为6.89、10.34和13.49,P值均〈0.05),且C组明显低于其他各组(f值分别为4.89、3.53和13.49,P值均〈0.05)。VEGF阳性表达率�
- 刘曦罗小平曹闻挺邓昊
- 关键词:化学栓塞碘化油平阳霉素
- VMI+联合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双能CT虚拟单能量成像(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ing Plus,VMI+)技术联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头颈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重建41例临床诊断疑似颅内动脉瘤的头颈CTA数据并获得1组标准线性融合(F_(0.6))图像以及9组VMI+(虚拟能级为40~120 keV,间隔为10 keV)图像。测量10组图像颈总动脉分叉处层面动脉血管的CT值和图像噪声,计算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并比较标准线性融合(F_(0.6))和不同能级VMI+图像的差异。以2名高年资医师一致的诊断意见为参考标准,评价不同虚拟能级下AI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并筛选出最佳诊断能级。结果AI在40 keV、110 keV、120 keV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1%、64%、60%,分别与高年资医师相比,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50~100 keV、F_(0.6)组的符合率分别为78%、73%、76%、71%、76%、64%、71%,分别与高年资医师相比,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50 keV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96(P=0.001)。与F_(0.6)组相比,VMI+图像中40 keV组和50 keV组CT值、SNR和CNR均明显高于F_(0.6)组,其中50 keV组分别提高了92.47%、18.65%和11.87%。70~120 keV组CT值、SNR和CNR均低于F_(0.6)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 keV组CT值显著高于F_(0.6)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NR和CNR与F_(0.6)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0.399)。结论AI辅助诊断系统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较高,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在50~100 keV能级范围能确保AI对动脉瘤的有效诊断,低能级重建可以显著提高CTA图像质量,最佳能级推荐为50 keV。
- 韦鑫陈维娟邓昊余菡曹闻挺陈金华刘杨
- 关键词:双能CT人工智能颅内动脉瘤
- AI辅助头颈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头颈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117例临床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间隔2周内头颈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资料。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计算AI诊断动脉瘤的敏感度和准确率。记录AI自动测量动脉瘤径线的结果,并与DSA人工测量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117例患者经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105例,共计136个动脉瘤。(1)诊断效能方面,以患者为单位,AI对动脉瘤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7.6%和79.5%。以病灶为单位,对总体、<3 mm、3~5 mm和>5 mm的动脉瘤,AI诊断敏感度分别为79.4%、55.2%、81.5%和92.9%,准确率分别为72.0%、53.8%、75.3%和86.3%。(2)定量分析方面,对动脉瘤总体瘤体长径、总体瘤体短径、>5 mm动脉瘤的瘤体长径、<3 mm动脉瘤的瘤体长径和3~5 mm动脉瘤的瘤体长径的测量结果,AI自动测量和DSA人工测量的一致性分别为好、好、较好、差和差(ICC=0.778、0.822和0.722,P均<0.001;ICC=0.113和0.142,P均>0.05)。结论 AI在头颈CTA诊断颅内动脉瘤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瘤体长径>5 mm的径线测量结果可作为参考标准,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工具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邓昊韦鑫曹闻挺艾光勇余菡方静吴博涵周治明陈金华陈维娟
- 关键词:人工智能颅内动脉瘤
- 平阳霉素碘油经动脉化疗栓塞在兔VX2肝癌的实验研究
- 本文旨在评价平阳霉素碘油经肿瘤滋养动脉化疗栓塞对兔VX2肝癌的肿瘤组织、滋养血管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指出,平阳霉素对兔VX2肝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联合超液态碘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最为有效。
- 刘曦罗小平曹闻挺邓昊
- 关键词:肝肿瘤平阳霉素药理实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