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宝成

作品数:25 被引量:189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长江
  • 4篇长江口
  • 4篇沉积物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第四纪
  • 3篇泥沙
  • 3篇环境演化
  • 3篇海平
  • 3篇海平面
  • 2篇地貌
  • 2篇地貌演变
  • 2篇地质
  • 2篇三角洲
  • 2篇水下三角洲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孢粉
  • 2篇粒度
  • 2篇粒度组成

机构

  • 22篇上海市地质调...
  • 1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中学

作者

  • 25篇赵宝成
  • 10篇谢建磊
  • 8篇王张华
  • 8篇李晓
  • 7篇何中发
  • 6篇战庆
  • 4篇陈勇
  • 3篇温晓华
  • 2篇史玉金
  • 2篇严学新
  • 2篇王寒梅
  • 2篇黎兵
  • 2篇陈静
  • 1篇张克信
  • 1篇张琢
  • 1篇方国安
  • 1篇李茂田
  • 1篇蒋辉
  • 1篇吴国瑄
  • 1篇陈中原

传媒

  • 7篇上海国土资源
  • 5篇古地理学报
  • 3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地质通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8
  • 3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杭州湾北岸现代潮滩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对古海平面的指示意义
2024年
对杭州湾北岸3处现代潮滩沉积物进行高精度粒度分析,查找研究区潮滩不同微相的粒度特征和差异,提取基于粒度分析的潮滩微相识别敏感指标,并将其应用到该区域的全新世钻孔潮滩沉积物中,识别钻孔潮滩沉积微相,据此建立研究区全新世早期的海平面曲线。研究表明:杭州湾北岸现代高潮滩盐沼沉积物粘土含量明显高于高潮滩下部和中潮滩,而砂含量与之相反;高潮滩盐沼平均粒径等粒度参数明显小于中、高潮滩的粒度参数;盐沼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峰态宽缓,明显区别于高潮滩下部和中潮滩。上述现代潮滩微相粒度敏感指标可成功应用到钻孔潮滩沉积微相划分中,并建立了该区域全新世早期海平面曲线。曲线显示,9700~8700 cal a BP期间海平面上升约11.6 m,海平面上升速率可达1.2 cm/a。现代潮滩不同位置沉积物粒度参数的规律性差异可作为潮滩微相识别的有效指标,为古潮滩沉积微相识别和古海平面重建提供参考依据。
战庆赵宝成赵宝成史玉金王寒梅
关键词:粒度分析海平面
杭州湾北岸水下岸坡微地貌特征及其海床侵蚀指示意义被引量:18
2011年
旁侧声纳图像和多波束水下地形测量清晰地揭示了杭州湾北岸水下岸坡4种微地貌形态,分别为冲沟、凹坑、沙波、光滑海底。金山深槽内海底扰动、切割十分强烈,微地貌以冲沟、凹坑为主,局部成沙波片发育。深槽外缘的水下平地微地貌特征主要表现为光滑海底和冲沟交替出现,局部也有沙波分布。旁侧声纳图像和底质综合分析表明杭州湾北岸水下地貌面貌是水动力和泥沙来源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冲沟、凹坑和沙波代表的水流方向与涨潮流方向一致,指示了强劲的潮流对海床的侵蚀和改造;另一方面,由于底流水动力较强、底质沉积物粒径较细,冲沟得以普遍发育,而沙波仅在局部的砂质海床中出现。水下岸坡微地貌分布显示了海床侵蚀与地貌格局和水深条件密切相关,表现为主槽内冲刷和改造后再沉积作用较强,主槽外缘的水下平地冲刷作用明显变弱,出现弱能条件下的光滑海底;水下平地中,浅水区冲沟较为发育,深水区则以光滑海底为主。总体而言,杭州湾北岸水下岸坡侵蚀性微地貌广泛分布,海床处于侵蚀状态。
赵宝成
关键词:水下岸坡
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赋存形态特征被引量:10
2012年
通过长江河口地区水下表层沉积物样品多种化学元素的赋存形态分析测试数据,综合分析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镉、汞、铅残渣态所占比例均小于50%,锌、砷、铬、铜、镍残渣态占比均大于50%;8个元素的残渣态与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粒径对重金属元素赋存形态具有重要影响。沉积物的物质来源、矿物组成特征、水动力作用与沉积物粒度和物理化学条件等是长江口地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赋存形态的主要控制因素。
何中发方正温晓华张琢王张华赵宝成谢建磊李晓
关键词:长江口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
长江三角洲前缘晚第四纪层序特征及冰后期海平面波动沉积响应被引量:9
2013年
利用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南汇边滩水下砂体的HYK16钻孔的测年、岩性、微体古生物化石资料,分析末次冰期长江下切河谷阶地的晚第四纪层序特征及冰后期海平面波动控制下的沉积环境演变。钻孔沉积物自下而上记录了末次冰期以来的发育的3套沉积体系:河流体系(海拔-47^-31m,晚更新世晚期低水位体系域)、河口湾体系(海拔-31^-21m,早全新世海侵体系域)和三角洲体系(海拔-21^-3.6m,中晚全新世高水位体系域)。岩性、有孔虫、花粉记录共同揭示了10~7.7ka BP在海平面快速上升作用下钻孔所在地经历了滨海湖沼至滨海的快速转变,尤其是9~8.5ka BP期间,海面的大幅度上升使得河口快速向陆移动,导致钻孔所在地水深明显变大。钻孔所在地约7.7ka BP开始发育水下三角洲,约1.07ka BP开始变为潮滩。
赵宝成
关键词:第四纪地质
末次冰消期以来长江口沉积环境演化及沿岸流变化被引量:2
2020年
长江口附近的沿岸流和水团变化对研究长江三角洲沉积物的"源-汇"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对HZK2孔沉积物的粒度、年龄和有孔虫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HZK2孔52.5 m以上有孔虫均有分布,底栖有孔虫丰度在12 m以上和26.0~52.5 m含量超过40枚/g,代表不同沿岸流和水团的有孔虫属种含量在垂向上呈现明显的分带性.HZK2孔全新世以来经历了河口湾和水下三角洲两大沉积体系,并在全新世早期发育潮流沙脊.末次冰消期,钻孔所在位置受长江冲淡水和苏北沿岸流共同影响.全新世早期,则受苏北沿岸流影响为主;在此之后,长江口冲淡水的作用减弱,苏北、黄海沿岸流影响较强.全新世中晚期,苏北沿岸流、长江冲淡水、江浙沿岸流和东海外海水团多种水体共同作用钻孔所在海域,全新世晚期长江冲淡水作用占绝对优势.
战庆王张华赵宝成王寒梅史玉金何中发谢建磊
关键词:末次冰消期沿岸流有孔虫沉积学
上海市地质遗迹特征和地学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上海是典型的大河口特大城市,具有全球独特的新构造沉降和河海相互作用及人地相互作用产生的河口海岸地貌遗迹和地面沉降灾害遗迹。基于文献资料、遥感影像和地面调查,笔者等筛选确立了上海市12处地质遗迹集中区,系统阐明了上海境内地质遗迹特征及地学意义。按照产生的时代顺序,上海市地质遗迹类型可划分为火山地貌、海岸地貌、水体地貌和地质灾害4种类型,分别命名为火山岩残丘遗迹、古海岸遗迹、河口三角洲遗迹和地面沉降遗迹。在补充AMS14C测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古岸线遗迹的年代,并根据松散沉积物地质构造剖面,揭示了具有明显年代跨度的3种类型地貌遗迹的演化关系。上海市地质遗迹整体表达了长江河口区0.12 Ga来地貌格局演化,6 ka以来海陆变迁与文明演替,1.5 ka以来长江河口演化以及0.1 ka以来地面沉降灾害的产生与防治。总体而言,上海市地质遗迹蕴含着中国乃至世界大河口区独特的地质演化史和人地关系史。本次研究提出的上海市地质遗迹点多分布在典型、稀有的生态景观区与人文景观区。这样,各类地质遗迹景观及相应的科学解说对于提升区域生态和文化景观价值及地学旅游路线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赵宝成谢建磊李晓陈勇张婧斐
关键词:地质遗迹地学意义
全新世长江泥沙堆积的时空分布及通量估算被引量:11
2007年
利用长江中下游、河口及口外、浙-闽沿岸陆架6个主要沉积盆地的40个晚第四纪钻孔及其年代学数据和长江口外、陆架的浅地层剖面,计算了全新世不同阶段各沉积盆地的沉积速率,并进行了近7 000年来泥沙堆积通量的估算.研究发现全新世早期距今10 000年至8 000年间长江口下切古河谷是长江泥沙的主要堆积中心,沉积速率可高达15 m/ka.随着海平面上升,全新世中期长江中下游也成为长江泥沙的重要沉积盆地,其中江汉盆地的沉积速率可达10 m/ka.近2 000年来,口外、陆架的堆积呈明显增加趋势,反映长江中下游盆地和河口可容空间日益减小.根据沉积速率估算,距今7 000年来长江中下游堆积泥沙约13 074×10^8t,同期水下三角洲和陆架的泥沙堆积量约为9 470×10^8 t.研究还发现全新世以来有两个异常低沉积速率时期:距今8 000-7 000年期间上述各沉积盆地沉积速率均显著低,未见长江泥沙的沉积中心;距今4 000-2 000年期间长江口呈现低沉积速率.这两次异常的原因推测与海平面、气候波动事件密切相关.
王张华Jingpu Paul Liu赵宝成
关键词:全新世长江泥沙沉积通量沉积盆地海平面变化
崇明东滩潮沟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定量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在长江来沙量减少的新形势下,研究崇明东滩潮沟地貌的发育与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利用航空遥感、卫星遥感数据、表层沉积物采样数据和滩涂高程测量数据,在GIS技术的支持下,提取了潮沟现状以及影响因子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线性回归和因子分析等手段定量分析了潮沟发育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崇明东滩潮滩植被、底质类型是影响崇明东滩潮沟发育的主导因素,潮沟密度与植被绿度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及表层沉积物粒度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0 6、-0.891 9与0.873 4;人类活动也对潮沟时空分布发育特征造成了一定影响;潮沟发育与地形、沉积速率关系不甚密切。在长江口来沙量减少的背景下,该区潮沟地质景观不会出现大的改变;要维护滩涂的稳定性,制约潮滩发育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控制植被来实现。
陈勇何中发黎兵赵宝成
关键词:影响因素遥感分形
长江流域水库泥沙过滤器效应对溶解硅的滞留行为被引量:1
2017年
近几十年来,长江入海溶解硅(DSi)通量显著下降,对河口和近海藻类及赤潮灾害产生深远影响。传统认为水库"生物过滤器"效应是DSi下降的主因,但研究表明"生物过滤器"对DSi的滞留量远小于实际观测的减少量。本文将长江流域大型水库按照滞留时间分成四类,并选取柘溪水库、柘林水库、花凉亭水库、鸭河口水库作为四类典型代表,利用现场采取的表层沉积样,系统研究水库"泥沙过滤器"对DSi的滞留效应。结果表明:四类水库单位泥沙对DSi的滞留率为0.25‰(平均解吸减少率0.11‰+平均吸附率0.14‰);四类水库因泥沙沉降对DSi的总滞留量范围为97~625t/yr,平均为259t/yr;全流域162座大型水库因泥沙沉降对DSi的滞留量合计为16.88×104t/yr,占流域年入海通量减少量的9.12%。
李懿淼李茂田艾威刘晓强赵宝成
关键词:泥沙动力学解吸长江流域
长江口水下三角洲沉积物记录的古环境演化被引量:5
2011年
长江口水下三角洲60m的HYZK5钻孔,揭示了末次冰期以来河流相、滨海湖沼相、河口湾-浅海相(前三角洲相)和水下汊道相的沉积环境演化。泥炭层形成于末次冰期的冷湿气候环境;有孔虫丰度的变化反映了12 000cal.aBP以来海平面迅速上升,但在11 200~10 000cal.aBP出现短暂的停顿。沉积物的粒度、磁化率、有机碳氮分析结果表明,三者在不同沉积相中存在明显的差异。磁化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示水动力的强弱,间接反映沉积环境的演变,但难以反映气候的变化。河口湾-浅海(前三角洲)相粒度、磁化率和有机碳氮指标的变化均很小,反映了其沉积环境相对稳定。最上层粒径的粗化、磁化率的增大、有机碳氮的减少以及三者波动幅度的加剧,均反映了其处于潮流、波浪、径流等动力相互作用的高能沉积环境,也是长江口北支及其口外水下三角洲衰退的重要证据。虽然粒度、磁化率、有机碳氮和有孔虫丰度指标在较大的沉积环境变化中均有所反映,但由于海陆交互作用的河口地区沉积环境和动力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揭示河口地区冰后期以来的气候演化特征,还需要寻找其他可靠的环境代用指标作更深入的研究。
张瑞虎谢建磊刘韬赵宝成
关键词:古环境磁化率长江口水下三角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