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云芳

作品数:24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药动学
  • 10篇等效性
  • 10篇生物等效
  • 10篇生物等效性
  • 7篇血药
  • 7篇血药浓度
  • 7篇药浓度
  • 7篇色谱
  • 6篇液相色谱
  • 6篇相色谱
  • 5篇液相
  • 5篇生物利用度
  • 5篇健康受试者
  • 5篇高压液相
  • 4篇质谱
  • 4篇人体生物
  • 3篇电离
  • 3篇电喷雾
  • 3篇电喷雾电离
  • 3篇血药浓度测定

机构

  • 17篇江苏省人民医...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南京市雨花台...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海虹实业...

作者

  • 24篇胡云芳
  • 17篇于翠霞
  • 16篇朱余兵
  • 16篇樊宏伟
  • 12篇肖大伟
  • 11篇钱薇
  • 11篇邹建军
  • 7篇程俊霖
  • 7篇邹健军
  • 5篇刘江慧
  • 4篇谭洁
  • 4篇莫陵
  • 3篇余潜
  • 3篇顾荣
  • 3篇娄晟
  • 2篇杨劲
  • 2篇丁黎
  • 2篇周洁
  • 2篇杨昆
  • 2篇王蓉

传媒

  • 8篇中国药师
  • 5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中国临床药学...
  • 2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江苏科技信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C-MS/MS法测定氢氯噻嗪血药浓度的不确定度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氢氯噻嗪血药浓度的不确定度,以便找到影响氢氯噻嗪浓度测定的不确定度的因素,为评价氢氯噻嗪浓度分析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评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氢氯噻嗪血药浓度的不确定度。结果:30μg/L氢氯噻嗪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99μg/L,扩展不确定度为1.98μg/L,质量浓度测定结果可表示为(31.32±1.98)μg/L。结论:建立的不确定评估方法可用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中氢氯噻嗪浓度的不确定度评估。样品前处理和校正曲线拟合是主要的不确定度来源。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的确立对于血浆中氢氯噻嗪浓度测定方法标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周洁刘江慧胡云芳程俊霖于翠霞余潜邹建军朱余兵樊宏伟
关键词:氢氯噻嗪血药浓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国产与进口罗红霉素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国产与进口罗红霉素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国产或进口罗红霉素片150mg后,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中的罗红霉素浓度。结果:国产及进口罗红霉素片的AUC0~72分别为(72.81±23.85)、(72.63±20.86)(mg·h)/L,AUC0~∞分别为(74.41±24.45)、(74.42±24.45)(mg·h)/L,Cmax分别为(6.46±1.51)、(6.58±1.55)mg/L,tmax分别为(1.9±0.5)、(1.8±0.5)h,t1/2分别为(13.56±1.35)、(14.18±1.50)h,国产制剂相对于进口制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为(99.8±11.2)%。结论:国产与进口罗红霉素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朱余兵肖大伟邹健军钱薇胡云芳于翠霞顾荣
关键词:罗红霉素生物等效性
奈韦拉平片的血药浓度测定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建立奈韦拉平血药浓度的HPLC测定法,用于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双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200mg,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奈韦拉平浓度。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AUC_(0→t)分别为(155.66±22.41)、(150.66±22.11)mg·h·L^(-1);AUC_(0→∞)分别为(163.30±22.88)、(157.75±22.87)mg·h·L^(-1);c_(max)分别为(2.52±0.31)、(2.60±0.48)mg·L^(-1);t_(max)分别为(3.1±0.7)、(3.0±0.7)h;T1/2分别为(38.12±2.23)、(36.79±5.06)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6±8.6)%。经统计学分析,2种制剂的AUC_(0→∞),c_(max),t_(max),T1/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国产奈韦拉平片与进口奈韦拉平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朱余兵邹建军钱薇肖大伟胡云芳于翠霞顾荣
关键词:奈韦拉平药动学生物等效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人体氢氯噻嗪血药浓度测定与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氢氯噻嗪质量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以磺胺甲基异唑为内标,采用Agilent ZobraxSB C18柱(100 mm×2.1 mm,3.0μm)为固定相,甲醇-水(80∶20,V/V)为流动相,流速为0.15 mL/min;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氢氯噻嗪和内标的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 295.7→268.7和m/z 251.8→156.0。结果血浆中氢氯噻嗪质量浓度在1.070~214.4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比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8),最低定量浓度为1.070μg/L,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3.9%,相对回收率均在100.5%~102.2%范围内。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线性范围宽,方法灵敏、专一性好、操作简便,适用于氢氯噻嗪血药浓度的测定及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王蓉杨昆谭洁胡云芳程俊霖于翠霞余潜樊宏伟
关键词:氢氯噻嗪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血药浓度
血浆样品中坎地沙坦浓度测定的不确定度评价
2013年
文章对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坎地沙坦的血药浓度进行不确定度评价,以找到影响血药浓度测定的不确定度因素,为评价分析方法和检测报告提供科学依据。文章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并参考《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对血浆中坎地沙坦浓度测定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与评定。测定结果表明,50 ng·ml-1坎地沙坦的标准不确定度为1.70 ng·ml-1,扩展不确定度为3.40 ng·ml-1,浓度测定结果可表示为(53.92±3.40)ng·ml-1。建立的不确定评估方法可用于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坎地沙坦浓度的不确定度评估。标准曲线拟合和样品前处理是主要的不确定度来源。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的确立对于血浆中坎地沙坦浓度测定方法标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周洁胡云芳于翠霞樊宏伟
关键词:坎地沙坦血药浓度不确定度
健康受试者口服西嗪伪麻缓释片后西替利嗪的药动学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建立口服西嗪伪麻缓释片后西替利嗪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LC-MS)测定法,进行人体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LC-MS法,测定1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单剂量含西替利嗪5,10 mg和多剂量)后血浆中西替利嗪浓度。结果:口服受试制剂(单剂量含西替利嗪5 mg)后,估算的西替利嗪的药动学参数t1/2β为(9.8±s 2.3)h;tmax为(1.1±0.3)h,cmax为(171±14)μg·L-1,V1/F为(31±5)L,V/F为(45± 9)L,AUC0-(?)为(1 730±187)μg·h·L-1,MRT0-(?)为(10.4±0.7)h。口服受试制剂(单剂量含西替利嗪10 mg) 后,估算的西替利嗪的药动学参数t1/2β为(9.2±1.8)h;tmax为(1.3±0.5)h,cmax为(343±54)μg·L-1,V1/F为 (26±11)L,V/F为(38±12)L,AUC0-(?)为(3 226±298)μg·h·L-1,MRT0-(?)为(10.1±0.8)h。多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后,估算的西替利嗪的药动学参数t1/2β为(10.0±2.3)h,tmax为(1.3±0.4)h,cmax为(268±25)μg·L-1,V1/ F为(17±5)L,V/F为(26±9)L,AUC0-(?)为(2 616±324)μg·h·L-1,MRT0-(?)为(10.0±0.8)h。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西替利嗪在大部分人体内的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单方西替利嗪数据一致。
朱余兵邹建军钱薇胡云芳于翠霞肖大伟
关键词:西替利嗪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康受试者血浆中吡罗昔康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建立吡罗昔康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法,进行人体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16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安吡昔康后血浆中吡罗昔康浓度。结果:口服受试制剂(单剂量含安吡昔康13.5 mg,27 mg,多剂量13.5 mg,qd×10 d)后,估算的吡罗昔康的药动学参数t_(1/2)β分别为(59±s5),(59±9),(59±6)h;t_(max)分别为(4.8±1.5),(4.3±1.3),(4.4±0.7)h;c_(max)分别为(1.20±0.20),(2.4±0.3),(5.0±0.6)mg·L^(-1);V1/F分别为(10±3),(10±4),(11±3)L;V/F分别为(12±3),(12±3),(13±3)L;AUC_(0-(?))分别为(93±11),(223±40),(122±23)mg·h·L^(-1);MRT_(?)为(65±6),(68±8),(69±9)h。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吡罗昔康在大部分人体内的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与国内外文献报道数据一致。
朱余兵邹建军钱薇于翠霞胡云芳蒋华东肖大伟
关键词:吡罗昔康药动学色谱法高压液相
盐酸吡格列酮片的血药浓度测定及其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测定人血浆中盐酸吡格列酮片的血药浓度并研究其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健康受试者单次(15mg,30 mg)或多次(15 mg,qd,连续服药6 d)口服盐酸吡咯列酮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吡咯列酮浓度,DAS2.0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15 mg单剂量给药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t_(1/2)=(8.02±1.16)h;t_(max)=(2.24±0.56)h,C_(max)=(0.82±0.13)mg·L^(-1),V/F=(21.72±6.14)L,CL/F=(1.84±0.29)L·h^(-1),AUC_((0-36))=(7.99±1.34)mg·L^(-1)·h,MRT_((0-36))=(9.73±1.01)h。30 mg单剂量给药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t_(1/2)=(7.81±1.03)h;t_(max)=(2.42±0.63)h,C_(max)=(1.12±0.45)mg·L^(-1),V/F=(33.19±12.26)L,CL/F=(2.92±0.87)L·h^(-1),AUC_((0-36))=(10.85±3.97)mg·L^(-1)·h,MRT_((0-36))=(10.10±0.91)h。多剂量给药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t_(max)=(2.36±0.69)h,C_(max)=(0.95±0.10)mg·L^(-1),V/F=(21.76±8.52)L,AUC_((0-36))=(8.29±1.87)mg·L^(-1)·h,MRT_((0-36))=(9.58±0.99)h。多次口服给药4 d后,吡格列酮血药浓度达稳态,C_(av)=(0.31±0.07)mg·L^(-1),DF=2.88±0.85,AUC_(55)=(7.50±1.66)mg·L^(-1)·h。结论: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吸收达峰速度较快,消除较慢,且与给药量无关。
于翠霞樊宏伟朱余兵邹健军胡云芳
关键词:吡咯列酮药物动力学
头孢克肟颗粒在健康受试者体内血浓度测定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建立头孢克肟血浓度的HPLC测定法,用于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双交叉实验设计,2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200 mg,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头孢克肟浓度。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AUC_(0~24)分别为(27.96±7.34)mg·h·L^(-1)、(28.44±9.24)mg·h·L^(-1);AUC_(0~∞)分别为(28.95±7.50)mg·h·L^(-1)、(29.36±9.47)mg·h·L^(-1);C_(max)分别为(3.27±0.76)mg·L^(-1)、(3.34±0.83)mg·L^(-1);l_(max)分别为(4.0±0.7)h、(4.2±0.7)h;t_(1/2)分别为(4.06±1.01)h、(4.08±0.93)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50±11.60)%。两制剂的AUC_(0~∞),C_(max),t_(max),t_(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朱余兵任军于翠霞金玉樊宏伟周志娟刘江惠胡云芳
关键词:头孢克肟生物等效性
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穿心莲内酯的浓度
2011年
目的:建立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穿心莲内酯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后,以甲醇-水(69:31,v/v)为流动相,流速为0.7 ml·min^(-1),色谱柱为Hedera-C_(18)(4.6 mm×150 mm,5μm),柱温为25℃,选择性离子检测(SIM),穿心莲内酯[M-H_2O-H]-和内标脱水穿心莲内酯[M-H]-均为m/z 331.10。结果:血浆内源性杂质不干扰待测物测定,穿心莲内酯的线性范围为0.987~148.050 ng·ml^(-1),定量下限为0.987 ng·ml^(-1),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8%。样品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法灵敏、快速、简便,可用于穿心莲内酯的药动学研究。
于翠霞邹建军朱余兵樊宏伟胡云芳徐立
关键词:穿心莲内酯血药浓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