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晋
- 作品数:19 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更多>>
- 基因捕获筛选TGF-β1诱导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平滑肌分化的差异表达基因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利用基因捕获方法,分离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简称10T1/2细胞)平滑肌分化前后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5 ng/mL TGF-β1诱导10T1/2细胞平滑肌分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RT-PCR鉴定平滑肌分化相关基因alpha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平滑肌22 alpha(smooth muscle 22 alpha,SM22α)、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ooth 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SM-MHC)和血清应答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SRF),免疫细胞化学实验检测αSMA。TGF-β1诱导建立的10T1/2细胞基因捕获阳性克隆库分化前后进行LacZ染色。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及电子克隆分离差异表达序列,在GenBank网站nBLAST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GenBank网站在线软件BankIt提交GenBank获取ID号,用pI/Mw软件计算蛋白分子量、等电点。Real-time PCR检测新基因mgt-16在BALB/c小鼠小肠、骨骼肌及心肌的表达。结果细胞形态学、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实验鉴定TGF-β1成功诱导10T1/2细胞平滑肌分化。LacZ染色筛选获得2个平滑肌分化后差异表达克隆。RACE、电子克隆和nBLAST分析后发现为线粒体核糖体蛋白S6(mitochondrial ribosomal protein S6,Mrps6)和新基因mgt-16。mgt-16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编码一个93个氨基酸的蛋白(命名为mgt-16),相对分子质量为9 772.02,等电点为6.04,提交后ID号为GU266552。新基因mgt-16在BALB/c小鼠小肠表达较高,而在骨骼肌、心肌表达较低。结论利用基因捕获分离获得了TGF-β1诱导平滑肌分化前后2个差异表达基因:Mrps6和新基因mgt-16。
- 王明科姜帆孙慧勤叶枫程晋粟永萍邹仲敏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间充质干细胞平滑肌分化
- 美国糜烂性毒剂损伤和救治研究项目及其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近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项目中,以研究中心承担主要任务,但各有侧重,可以满足转化医学研究的条件需求,也体现了NIH的先进管理理念。对糜烂性毒剂损伤和救治的研究包括损伤机制、药物研发、疗法评估等重要环节。目前在研的候选药物主要有抗炎药多西环素水凝胶、抗氧化剂(单/双硫醇、水飞蓟宾、AEOL10150)、亲核性清除剂(二硫嘌呤类和柔花酸)等。
- 邹仲敏赵吉清赛燕但国蓉蔡颖赵远鹏叶枫程晋姜帆
- 关键词:糜烂性毒剂芥子气药物研发
- 美国氰化物中毒救治药物研发项目及其进展被引量:5
- 2012年
- 美国政府和军队近年设立了多项氰化物相关的项目,旨在发生突发性化学事件和恐怖袭击时提供灵敏、快速的检测手段和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漫射分光技术无创,可定量测定有关生理终点指标和治疗反应,一种可野外使用的快速检测血氰化物水平的检测仪正处于立项研究阶段。正在研制的氰化物中毒救治药物主要有钴啉醇酰胺、3-巯基丙酮酸前体及两者的联合用药,较传统抗氰药高效,且可方便地经口服、肌注而达到治疗效果。
- 邹仲敏程晋叶枫但国蓉蔡颖王健董兆君
- 关键词:氰化物中毒药物研发解毒药
- 美国神经性毒剂救治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神经性毒剂除了在早期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外,也导致长期的进行性神经炎和迟发神经退行性病变。近年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了多项神经性毒剂中毒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研究,旨在快速高效对抗神经性毒剂急性中毒及远后效应。正在研制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AChE靶向药物、广谱重活化剂和生物清除剂、抗炎及神经保护药。
- 程晋但国蓉赵远鹏王健叶枫赵吉清邹仲敏
- 关键词:神经性毒剂有机磷化合物药物研发丁酰胆碱酯酶胆碱酯酶抑制剂神经保护药
- 电离辐射诱导小鼠小肠隐窝和绒毛的基因表达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通过基因表达的芯片分析方法,观察电离辐射引起的小鼠小肠上皮隐窝和绒毛基因表达的改变,探讨隐窝细胞的DNA损伤和修复、细胞周期调控的特点。方法 20只5周龄C57/BL6小鼠雄性20~22 g,随机分组,对照组不经电离辐照,处理组经12 Gy电离辐射全身照射后,于4、8、24 h分离小肠隐窝和绒毛上皮细胞,用cDNA表达谱芯片分别检测隐窝和绒毛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对上调或下调的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并重点对DNA损伤修复相关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上调或下调2倍以上的基因(P<0.01)经聚类分析被归属为各细胞信号通路,其中主要涉及p53通路、MAPK通路、凋亡、细胞周期以及免疫反应(P<0.05),将P值排序发现p53通路、MAPK通路对隐窝的调控更为明显。各DNA修复途径代表基因在隐窝和绒毛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且与细胞周期的变化相一致。基因表达特点提示隐窝细胞以准确性高的方式(核苷酸外切修复、同源重组)进行DNA损伤修复,而绒毛细胞则以快速但易发生错误修复的方式(错配修复)恢复基因的完整性。结论 电离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反应与细胞分化程度相关,隐窝细胞对损伤更敏感。
- 程晋王锋超孙慧勤赵吉清粟永萍陈俊杰邹仲敏
- 关键词:电离辐射小肠上皮DNA损伤
- 芥子气损伤防治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0年
- 芥子气是典型的糜烂性毒剂,其主要损伤机制是与生物分子作用,形成烃化物。近年对芥子气损伤机制的研究集中在DNA烃化、DNA链断裂、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激活、钙紊乱、蛋白水解酶激活和炎症反应等方面,而防治药物的研究也相应地得到进一步扩展。本文综述了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芥子气损伤药物的研究进展。
- 邹仲敏赵吉清程晋但国蓉姜帆叶枫董兆君
- 关键词:芥子气治疗药物
- 解读医学专业课教学中的以人为本被引量:1
- 2013年
-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为医学生的培养融入更多"人"的因素。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医学专业课教学中,包含3个方面: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为根本,授课内容以专业服务对象为基本,教学过程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资本。
- 程晋姚昕涛邹仲敏
- 关键词:专业课以人为本
- mgmt与DNA交联在芥类双功能烷化剂致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修复机制
- 【目的】研究DNA烷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mgmt)在双功能烷化剂氮芥(nitrogen mustard,NM)诱导DNA-蛋白交联(DNA-protein...
- 程晋叶枫但国蓉赵远鹏王宾赵吉清邹仲敏
- 关键词:DNA损伤修复
- 文献传递
- L-精氨酸治疗光气中毒大鼠肺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光气中毒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L-精氨酸对照组、光气中毒组、L-精氨酸低剂量治疗组、L-精氨酸中剂量治疗组、L-精氨酸高剂量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L-精氨酸+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和L-精氨酸对照组外,其余组动物暴露于0.45 g固体光气发生舱室内,染毒5 min,于染毒后立即腹腔注射L-精氨酸、地塞米松及生理盐水。于染毒后2、4、6 h用小动物肺功能仪测定各组动物的肺功能指标;染毒6 h后处死动物,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活力;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光气中毒组肺功能指标发生显著变化,肺湿干质量比、血浆MDA含量及iNOS活力显著升高,血浆GSH含量和SOD活力显著下降(P<0.05,P<0.01)。与光气中毒组比较,L-精氨酸各剂量治疗组对光气中毒大鼠肺功能指标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湿干质量比、血浆MDA含量及iNOS活力显著降低,血浆GSH含量和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血浆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但肺湿干质量比、血浆GSH含量及iNOS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L-精氨酸对光气致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及抑制iNOS有关。
- 丁娇艳赵远鹏叶枫阳慧琼程晋但国蓉邹仲敏
- 关键词:光气L-精氨酸肺功能
- 新基因mgt-16反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小鼠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构建表达小鼠新基因mgt-16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在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简称10T1/2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含小鼠新基因mgt-16的DNA序列为模板PCR扩增得到mgt-16编码序列,T-A克隆后测序获得pMD18T-16质粒,与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酶切、连接、转化,通过PCR、酶切鉴定和测序获得正确的pEGFP-N1-16载体。将pEGFP-N1-16载体中含mgt-16的片段克隆至反转录病毒载体pLEGFP-N1,通过酶切鉴定和测序获得正确的pLEGFP-N1-16反转录病毒载体。将pLEGFP-N1-16转染反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hoenix,制备携带mgt-16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反转录病毒,感染小鼠间充质干细胞10T1/2后,400μg/mL 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mgt-16与EGFP融合蛋白的10T1/2细胞克隆。荧光显微镜观察MGT-16蛋白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结果 PCR扩增得到大小约300bp的mgt-16条带,T-A克隆后测序显示获得的mgt-16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序列相同。构建的pEGFP-N1-16载体经PCR、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构建成功,构建的反转录病毒载体pLEGFP-N1-16经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观察MGT-16主要在Phoenix细胞和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质表达,核周表达水平较高。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新基因mgt-16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在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新基因mgt-16在间充质干细胞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王明科孙慧勤程晋姜帆粟永萍邹仲敏
- 关键词:过表达反转录病毒间质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