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照飞
- 作品数:14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美托咪定混合舒芬太尼用于漏斗胸患儿Nuss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适宜药量配比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混合舒芬太尼用于漏斗胸患儿Nuss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适宜药量配比。方法择期全麻行Nuss手术的漏斗胸患儿60例,年龄5~12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18~5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20):舒芬太尼混合右美托咪定不同药量配比组( SD1-3组)。术后镇痛:SD1组舒芬太尼1μg∕kg +右美托咪定2μg∕kg,SD2组舒芬太尼1μg∕kg +右美托咪定3μg∕kg,SD3组舒芬太尼1μg∕kg +右美托咪定4μg∕kg,各组均混合使用托烷司琼0.1 mg∕kg+地塞米松0.1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手术结束即刻连接PCA泵,术后48 h内采用舒芬太尼0.1μg∕kg进行补救镇痛,维持VAS评分<4分,记录补救镇痛情况。术后4、8、12、24和48 h时记录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心动过缓、过度镇静、呼吸抑制、躁动和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患儿均未见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过度镇静和寒战发生。 SD2组和SD3均未行补救镇痛。与 SD1组比较,SD2组和SD3组补救镇痛率和躁动发生率降低,术后4、8 h时Ramsay镇静评分升高( P<0.05)。与SD2组比较, SD3组术后4 h时Ramsay镇静评分升高(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3μg∕kg混合舒芬太尼1μg∕kg为漏斗胸患儿Nuss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适宜药量配比。
- 吕慧敏赵璞李新峰何龙李丽伟王照飞曹艳丽韩雪萍
- 关键词:舒芬太尼漏斗胸
-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被引量:29
- 2018年
-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18~64岁,体重指数20~27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n=30):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和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组(Q组).T组全麻诱导后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Q组全麻诱导后超声下行双侧腰方肌阻滞,每侧的神经阻滞用药为0.25%罗哌卡因20 ml,2组术后均采用吗啡静脉自控镇痛,维持VAS评分≤3分.于术后2、4、6、12、24和48 h时记录吗啡累积用量.镇痛期间观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观察神经阻滞操作有关的出血、误入腹腔、肠管损伤等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组比较,Q组术后6、12、24和48 h吗啡累积用量降低(P<0.05).2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及神经阻滞操作有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优于腹横肌平面阻滞.
- 夏玉中卜慧莲王照飞王中玉张卫
-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镇痛超声引导腹腔镜下手术
-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失血性休克犬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电刺激迷走神经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对失血性休克犬血流动力学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30条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假失血休克组(SHAM组)、休克组(HEM组)、迷走神经切断组(VGX组)、迷走神经刺激组(STM组)、胆碱酯酶抑制组(THA组)5组,每组6条。采用股动脉快速放血法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从制模成功即刻(0 min),以5 V、2 ms、1 Hz强度的连续电流电刺激30 min。刺激开始前经右颈外静脉置入5F Swan-Ganz漂浮导管,股动脉置管,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0、120 min和180 min时分别取股动脉血检测血浆中TNF-α,在休克前、0 min和180 min时分别计算氧合指数。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制模成功时除SHAM组外其余4组犬MAP[(40.70±0.82)、(41.30±1.21)、(40.50±1.23)、(41.20±1.17)mmHg]、CO[(1.10±0.20)、(1.10±0.14)、(1.10±0.33)、(1.00±0.28)L/min]和CI[(2.00±0.46)、(2.00±0.27)、(2.00±0.70)、(1.80±0.45)L/min·m2]处于低水平。HEM组在制模成功90 min时MAP(54.00±5.66)低于STM组和THA组[(65.30±10.63)、(59.30±5.85),F=120.401,P<0.01];CO在120 min时STM组(1.60±0.34)高于HEM组(1.00±0.24,F=87.409,P<0.05),180 min时THA组(1.60±0.13)高于HEM组(0.90±0.21,F=65.491,P<0.05);CI在150 min时HEM组(1.80±0.43)低于STM组(2.93±0.58,F=95.519,P<0.01);180 min时SHAM组、STM组和THA组犬血浆中TNF-α含量显著低于HEM组[(0.25±0.10)、(0.42±0.19)、(0.50±0.11)、(1.08±0.37)pg/ml,F=17.244,P<0.01];氧合指数0 min时SHAM组[(580.0±11.2)mmHg]高于HEM组[(453.0±23.3)mmHg,F=77.931,P<0.01],180 min时STM组[(523.0±18.7)mmHg]及THA组[(505.0±24.7)mmHg]显著高于HEM组[(400.0±12.7)mmHg,F=156.538,P<0.01]。结论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失血性休克犬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 索小燕王照飞陈超崔明珠巫春艳姚曙东
- 关键词:胆碱能抗炎通路失血性休克电刺激迷走神经血流动力学
-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食管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食管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7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均运用PCIA,常规组镇痛液配方为100μg右美托咪定+2μg/kg舒芬太尼+0.25 mg帕洛诺+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对照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加以0.03 mg/(kg·h)艾司氯胺酮,观察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加以0.015 mg/(kg·h)艾司氯胺酮。对比3组镇痛效果、炎性因子水平、应激反应、抑郁症状、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12 h、24 h,对照组的VAS评分低于观察组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术毕时,对照组CRP、IL-6、PCT、NE、Cor低于观察组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的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食管癌术后PCIA可取得更强的镇痛效果,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机体的炎症反应与应激反应,但小剂量的艾司氯胺酮不良反应更少,且抗抑郁效果更强。
- 程丽莎王照飞徐韡韡陈花如
- 关键词:食管癌自控静脉镇痛
- 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右关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行开胸肺叶切除或肺大疱切除术后PCIA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使用舒芬太尼0.04μg/(kg·h),B组和c组分别使用舒芬太尼0.04μg/(kg·h)加右美托咪啶0.07μg/(kg·h)和0.10μg/(kg·h),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监测并记录PCIA后2、4、6、12、24h平均血压(MBP)、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24h内总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B、C组在不同时点MBP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R在PCIA后4、6、12、24h低于A组(P〈0.05),Sp02在4、6h高于A组(P〈0.05);PCIA后4、6、12、24hVAS评分C组〈B组〈A组,Ramsay评分c组〉B组〉A组(P〈0.05);24h内PCIA总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C组〈B组〈A组(P〈0.05)。结论右关托咪啶可增强开胸术后舒芬太尼PCIA的效果,减少舒芬太尼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索小燕王照飞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舒芬太尼镇痛
- 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在颅内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应用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评估连续无创动脉血压监护系统在颅内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全身麻醉下行颅内血管内介入治疗病人30例,年龄50~78岁,ASA2~3级,格拉斯评分>8分。同时测量由TL-300系统的CNAP血压和有创动脉ABP,每间隔5min记录一组相应时间点ABP及相应CNAP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压。用Bland-Altman分析评价两种测量方法结果的一致性。结果:ABP与CNBP所测SAP、MAP和DAP的偏倚分别为-0.45、-1.5、-0.7,标准差分别为,3.4、2.8、2.7,两者所测SAP、MAP和DA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97和0.97(均P<0.001).所有病人均未发生局部感染、肢体缺血、假性动脉瘤、感觉异常等.结论:连续无创动脉血压检测系统在颅内血管介入治疗手术病人全身麻醉中,可提供与有创动脉血压一致的准确、安全的血压监测,且与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相比具有无创、能够快速建立等优势.
- 夏玉中宋广东王中玉王照飞张卫
- 关键词:介入颅内血管
-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玻璃体切除术中的患者及手术医生满意度评估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玻璃体切除术镇静麻醉时,外科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拟在监测麻醉下(MAC)行择期单侧玻璃体切除术患者44例,年龄45~85岁,性别不限,体重指数≤35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22),右美托咪定(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患者在术前输液泵静注Dex1ug/kg,10min泵完,并以0.5μg/(kg·h)速率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在罗哌卡因局麻下完成单侧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对患者进行镇静评分,记录患者术中疼痛,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术后对外科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D组91%的患者达到了理想的镇静深度,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C组,患者和外科医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C组,D组患者心率明显低于C组(P<0.05),只有1例患者需要阿托品处理,D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结论:DexMAC用于玻璃体切除术可以增加老年患者和眼科医生的满意度,并且无呼吸抑制。可以做为玻璃体切除手术MAC镇静的首选药物。
- 夏玉中石海霞宋广东王照飞王中玉张卫
- 关键词:监护麻醉患者满意度玻璃体切除术
- 纳布啡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术后镇痛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观察纳布啡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术后镇痛临床效果。择期行尿道下裂成形术小儿90例随机均分为纳布啡(N)组、氟比洛芬酯(F)组和空白对照(C)组,所有小儿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三组剂量分别为纳布啡1mg/kg+舒芬太尼2.0μg/kg、氟比洛芬酯2mg/kg+舒芬太尼2.0μg/kg和舒芬太尼2.0μg/kg。观察并记录小儿术后4h(T_1)、8h(T_2)、12h(T_3)、24h(T_4)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及CHEOP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C组相比,N组、F组各时间点CHEOPS评分降低(P<0.05);N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F组和C组(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N组和F组(P<0.05)。纳布啡可安全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术后镇痛镇静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
- 李丽伟马春宇吕慧敏彭周全王照飞李新峰艾艳秋
- 关键词:小儿术后镇痛尿道下裂成形术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血浆皮质醇的影响。择期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D组(0.5μg/kg/h泵注Dex至手术结束前30min)和对照组(C组)(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方法同D组),术前1d(T_0),术后1d(T_1),术后3d(T_2),术后5d(T_3),术后7d(T_4)进行MMSE评分并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与T0比较,两组患者MMSE评分在T_1、T_2和T_3时均下降,且D组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皮质醇浓度在T_1、T_2、T_3时明显升高(P<0.05),且D组显著低于C组(P<0.05)。Dex降低老年患者POCD发生率可能与其降低应激反应时血浆皮质醇浓度有关。
- 李丽伟方申艾艳秋何龙张卫王照飞吕慧敏
-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皮质醇
- 麻醉重症监护治疗病房患者疾病特征及预后分析
- 2023年
- 目的 通过收集麻醉重症监护治疗病房(anesthesia intensive care unit,A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患者转入AICU 的原因和预后结局,为新建AICU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AICU 2019年4月1 日至2022年10月31 收治的4 81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种类、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转入AICU原因、手术类型、AICU治疗时间、预后结局(好转、转入其他ICU、自动出院、死亡)和转回普通病房48 h 内重返ICU(包括转回AICU和转入其他ICU)的原因.结果 AICU共收治4 810例患者,年龄(59±17)岁,男性3 085例,女性1725例,治疗时间1(1)d,94.9%(4 563/4810)患者好转后转回普通病房或治愈出院,0.9%(44/4 810)患者转入其他ICU,3.5%(170/4 810)患者自动出院,0.7%(33/4810)患者死亡.AICU收治的患者来源包括术后转入(87.2%)、普通病房转入(10.7%)和急诊入院(2.1%).术后转入患者4 197例,好转率为97.3%(4 085/4 197),AICU治疗时间为1(1)d,手术类型排在前6位的依次为眼耳鼻咽喉手术(18.5%)、普外腹腔手术(18.2%)、泌尿手术(14.0%)、骨科手术(13.0%)、胸外手术(11.0%)和口腔手术(8.6%).术后转入AICU原因主要为手术因素(29.6%)、气道问题(25.5%)和合并症多(24.1%).术后转入AICU的患者治疗好转后转回普通病房,48 h ICU重返率为1.6%(66/4 197),最常见的重返原因是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重返ICU病死率为18.2%(12/66).普通病房转入患者513例,好转率为79.2%,AICU治疗时间2(4)d,主要转入AICU的原因为呼吸障碍(36.1%)、循环障碍(22.0%)和昏迷(20.3%).急诊入院患者100例,好转率72.0%,治疗时间6(9)d.结论 手术后患者是AICU收治患者的主要来源,治疗时间短,好转率高,AICU在围手术期患者救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王聪王照飞吕保峰孙政方申卢璐王勇
- 关键词:围手术期危重症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