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辉
- 作品数:77 被引量:452H指数:11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洗涤组、检查组和反刍思维组强迫症患者的心理特征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比较洗涤组、检查组、反刍思维组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质、安全感与厌恶感.方法:采用帕多瓦量表-华盛顿州立大学修订版(中文版)、瑞典大学人格量表、安全感量表和中文厌恶感量表对80例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强迫障碍诊断标准的住院和门诊病人,以及8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测查.根据帕多瓦量表-华盛顿州立大学修订版(中文版)评分将全部病例分为洗涤、检查和反刍思维三组,对测查结果进行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和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结果:①洗涤组病例29例,检查组32例,反刍思维组19例;②反刍思维组躯体焦虑和精神焦虑得分[(70.3±11.0)vs.(72.8±9.7)]大于洗涤组[(56.6±11.9)vs.(66.5 ±8.9)]和检查组[(61.4±10.7)vs.(66.2±7.9)],三组均大于健康对照组[(50.5±8.9)vs.(50.8±9.7),Ps〈0.05];③反刍思维组安全感得分(37.9±7.1)小于洗涤组(47.0±9.5)和检查组(48.5 ±8.9),三组均小于健康对照组(62.8±11.3)(Ps〈0.05);④洗涤组厌恶感得分依次大于检查组、反刍思维组和健康对照组[(103.0±9.5)vs.(89.7±11.0),(85.3±10.8),(86.2±13.5),Ps〈0.01];⑤污染/洗涤强迫得分与缺乏自信和社交愿望得分呈负相关(r=-0.23,-0.38),与冷漠得分、厌恶感总分呈正相关(r=0.36,0.68);检查强迫得分与躯体焦虑、应激敏感性、冒险探索、社交愿望、怨恨、言语攻击呈正相关(r=0.22~0.42);伤害他人/自己的强迫想法得分与躯体焦虑、精神焦虑、应激敏感性、缺乏自信、冲动性、冒险探索、怨恨、兴奋性、不信任、言语攻击、身体攻击得分呈正相关(r=0.32~0.66),与安全感总分呈负相关(r=-0.57).结论:洗涤组强迫症患者的厌恶感高于检查组和反刍思维组;反刍思维组强迫症患者的安全感低于洗涤组和检查组,而且神经质人格特质更加突出.
- 牟艳丽丛中李幼辉连楠
- 关键词:强迫症人格特征安全感
- 焦虑障碍患者性别及文化程度差异与其心理特征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焦虑障碍患者个性倾向、自我效能感、焦虑特质等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探讨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焦虑障碍患者的心理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44例焦虑障碍患者和144例健康人利用中国人个性量表-情感量表(CPA12-E),贝克焦虑自评量表(BA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定。结果(1)女性患者抑郁因子、躯体紧张子因子分高于男性(P〈0.05),而男性的性兴趣因子得分高于女性,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2)不同文化程度焦虑障碍患者躯体症状因子和躯体化因子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文化程度较低者得分较高。结论(1)男性性习惯趋向不良高于女性,而女性抱怨等消极情感倾向和敏感、易激惹的躯体症状倾向突出,自我效能感更低;(2)低文化程度患者较多存在躯体症状和躯体化个性倾向。
- 曹素霞马莉李幼辉
- 关键词:焦虑障碍文化程度
- 儿童、少年强迫症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比较儿童、少年强迫症患者与成人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了解儿童、少年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90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V)中强迫症的诊断标准的强迫症患者,其中年龄7~17岁的患者45例(儿少组),年龄18~45岁的患者45例(成人组),两组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艾森克个性量表(EPQ)、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的强迫症的表现形式、伴发的精神症状特点及个性特征,并对两组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①在强迫症的表现形式上,儿少组的强迫行为分值高于成人组(t=1.143,P〈0.05)。②在伴发的精神症状特点上,儿少组的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这三个因子分高于成人组(t=1.414、2.189、2.425,P〈0.05)。③在个性特点上,儿少组的精神质、神经质、掩饰度维度分值高于成人组,内外向维度分值低于成人组,但整体上两组各维度间分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少期的强迫症患者以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他们的心理更加敏感、敌对,情绪不稳定。临床医师对儿少期的强迫症患者更应该早期进行心理与行为干预。
- 贾得焕李幼辉李妍周俊超牛琪惠杨磊
- 关键词:强迫症成人心理评估
- 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6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62例住院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2组:利培酮组32例应用利培酮治疗,奋乃静组30例应用奋乃静治疗,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对2组进行疗效评定并对比分析。结果利培酮组显进率75%,奋乃静组为47%,2组间显进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中疗效指数差异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5)。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差异P〈0.01。治疗第1周末,除激活增高因子外,2组病例的其他各因子改变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2、4周的活力缺乏因子、敌对猜疑因子的差值在2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较奋乃静起效时间快且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的依从性好。
- 郎艳苏林雁李幼辉
- 关键词:儿童精神分裂症利培酮奋乃静
- 丁螺环酮治疗惊恐障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丁螺环酮治疗惊恐障碍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符合 CCMD-3惊恐障碍诊断标准 ,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3周、6周分别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丁螺环酮治疗惊恐障碍显效率 5 8.8% ,总有效率 73 .5 %。
- 张海燕李幼辉
- 关键词:丁螺环酮惊恐障碍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疗效抗焦虑药
-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历史与意义被引量:5
- 2008年
- 郭慧荣任玉明李幼辉
- 关键词:会诊精神病学
- 舍曲林与帕罗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强迫症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舍曲林与帕罗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强迫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强迫症诊断标准,且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的Y-BOCS、HAMA、HAMD、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两组在各个时点的Y-BOCS、HAMD、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治疗后第2、4、6、8周末,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NSS评分显示,两组均能显著改善强迫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实验组在第4周末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单药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强迫症,疗效与帕罗西汀合并利培酮相当,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的特点。
- 刘俊德李铮李幼辉
- 关键词:强迫症精神病性症状舍曲林
- 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心理干预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医院感染患者治疗的效果,探讨心理干预在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医院感染患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医院2010年1-1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医院感染患者118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58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外科准备和告知同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及患者感染愈合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试验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为(49.2±8.6)、(40.1±10.2)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为(48.6±9.2)、(38.4±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实施后试验组医院感染愈合率为86.2%高于对照组50.0%,压疮及血管栓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师在医治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医院感染时应重视对其心理状况的医治,通过进行心理干预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术前心理干预有助于使患者具备耐受手术的勇气及术后能使患者的生理功能得到迅速地恢复。
- 陈力徐春晖田克李幼辉
- 关键词:骨折围手术期医院感染心理干预
- 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与认知功能特点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和认知功能特点及2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技术,对首发且未经治疗的39例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组)和39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于静息状态下行脑血流显像。以小脑皮质的放射性计数值为参考,计算各脑区放射性计数比值(RAR)。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查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强迫症组的左、右侧前额叶、前颞叶和右枕叶的RAR值分别为(94.4±6.1)、(99.8±6.4)、(91.6±6.1)、(92.8±6.6)和(102.3±7.7),高于正常对照组的(88.3±7.1)、(86.9±7.9)、(84.0±7.2)、(84.4±7.3)和(96.4±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11.93、7.15、9.40和4.89,P均<0.05)。威斯康星分类测查中,强迫症组正确数、完成分类数的得分为(33.24±5.39)和(4.42±1.62),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8.15±4.64)和(5.72±0.94)(t=-3.657和-2.495,P均<0.05);在错误数和持续错误数上的得分为(13.21±6.89)和(6.79±4.89),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53±5.97)和(2.06±1.29)(t=5.881和4.873,P均<0.05)。右前额叶RAR与正确数呈负相关(r=-0.783,P=0.014),右前颞叶RAR与错误数呈正相关(r=0.384,P=0.047),右前额叶、左丘脑RAR与持续错误数呈正相关(r=0.511和0.610,P=0.041和0.049)。结论:强迫症患者双侧前额叶、前颞叶脑血流灌注存在明显增高现象;右侧额叶、颞叶及左丘脑与认知损害相关。
- 李幼辉李峥郭慧荣曹素霞宋学勤
- 关键词:强迫症局部脑血流
- 帕罗西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惊恐障碍的效果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在帕罗西汀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生物反馈治疗对惊恐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的100例惊恐障碍患者。根据抛硬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帕罗西汀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帕罗西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持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和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的焦虑症状,采用惊恐障碍严重程度量表(PDSS)评估患者惊恐障碍的严重程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治疗期间患者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用率。采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HAMA评分处理效应、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DSS评分处理效应、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观察组HAMA评分和P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HAMA评分和PDSS评分逐渐下降(P<0.05)。(2)两组治疗后有效率组间效应、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治疗有效率逐渐升高(P<0.05)。(3)两组治疗后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用率组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0~2周、第3~4周、第5~8周,观察组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用率逐渐降低(P<0.05)。(4)两组TESS评分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能够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并增强药物治疗效果,减少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使用。
- 杨磊牛琪惠连楠张力方李幼辉
- 关键词:惊恐障碍生物反馈帕罗西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