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
- 作品数:28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不同条件下保存后自体颅骨瓣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随着标准化大骨瓣减压治疗的应用,临床中必然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大面积颅骨缺损的病例,自体骨瓣具有其他颅骨修补材料不可比拟的优点。有关自体骨瓣保存后活性及术后远期活性的组织学及影像学的研究较为少见。骨瓣埋藏于腹壁下,病理检查发现为骨髓腔细胞的死亡;扫描电镜可见骨板及骨小梁均存在,但是陷窝内骨细胞逐渐死亡。深低温保存的颅骨瓣的骨细胞仅出现皱缩,骨胶质纤维稍紊乱,结构较稳定。组织学发现新鲜骨91.5%的骨陷窝内有骨细胞,冷冻骨73.3%的骨陷窝内有骨细胞,皮下保存骨45.8%的骨陷窝内有骨细胞。自体骨瓣皮下保存与深低温保存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尚不完备,缺乏与临床治疗时间节点相一致的实验资料,需进一步研究。
- 李宏
- 关键词:自体颅骨瓣活性
- 逆向半回收——改良的solumbra取栓技术被引量:2
- 2017年
- 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已经成为一项标准的治疗技术。多重神经血管装置的结合使用可为技术的改良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我们描述了一种改良的取栓技术——使用远端颅内导管(distal intracranial catheter,DIC)在取栓之前半回收取栓装置。这项技术的成功运用包括回拉DIC使支架完全释放,前推DIC部分地回收支架,从而使支架在取栓之前形成锥形,更好地嵌合和固定血栓、缩短取栓行程,同时减少血管内皮损伤。该项技术可作为血栓切除术的一个良好选择,并可提高取栓效率。
- 魏铭李宏Wei MWei ZLi X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
- 大面积小脑梗死手术方法的探讨
- 2007年
- 大面积小脑梗死重症患者病情可迅速恶化,对其手术时机的选择仍然存在争议。故对我院近10年来的52例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李宏李景荣刘东
- 关键词:脑梗死外科治疗
- 微侵袭枕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
- 2010年
- 松果体区肿瘤由于位置深,并且与附近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度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难点,早期的手术病死率达30%~70%,手术致残率高达65%。随着显微神经外科的应用,手术病死率明显下降。笔者于1999年7月-2006年7月共开展了微侵袭经枕下锁孔入路切除松果体区占位病变24例,报告如下。
- 吴建国王宏李宏
- 关键词:松果体瘤小脑
- 外周血游离CD147及其诱导产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颅脑创伤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观察颅脑创伤患者外周血游离CD147及其诱导产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动态变化,并探讨其表达变化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9例颅脑创伤患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外周血游离CD147和MMP-9表达变化,明胶酶谱法测定MMP-9活性,出院时采用Glasgow预后分级(GOS)评价预后。结果男性与女性患者出院时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3±1.28对2.57±1.14;t=0.161,P=0.873);不同年龄段出院时GO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91,P=0.038),>60岁患者GOS评分低于<40岁(t=2.645,P=0.014)和40~60岁(t=2.320,P=0.029)患者。根据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GOS评分≥3,25例)和预后不良组(GOS评分<3,14例),预后不良组患者外周血游离CD147[(5.07±1.89)ng/ml对(10.37±1.69)ng/ml;t=2.080,P=0.048]和MMP-9[(41.55±4.67)ng/ml对(75.23±5.18)ng/ml;t=2.512,P=0.019]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出院时GOS评分与外周血游离CD147(r=-0.473,P=0.000)和MMP-9(r=-0.435,P=0.036)水平呈负相关。结论颅脑创伤患者外周血游离CD147及其诱导产物MMP-9水平越高、预后越差,可以作为提示颅脑创伤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 王德胜刘士敏魏铭李宏
-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基质金属蛋白酶9预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后象限离断术治疗颞顶枕叶难治性癫痫初步探讨(附三例报道)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初步探讨后象限离断术在颞顶枕叶难治性癫痫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环湖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自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采取后象限离断术治疗的3例后象限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及随访情况。结果3例患者临床发作形式分别为简单部分发作、部分发作继发全面发作及全面强直阵挛发作,MRI检查显示病理改变分别为脑穿通畸形、脑白质发育不良及灰质异位。患者于全麻下行右侧后象限离断术。3例患者分别随访32、12、29个月,其中EngelⅠⅡ级2例、EngelⅡ级1例,无长期神经功能障碍或死亡病例。结论后象限离断术可获得与切除术相似的治疗效果,是治疗局限于一侧后象限的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方法。
- 金卫篷尹绍雅李宏冯珂珂冯梅
-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枕叶
- 颅眶沟通肿瘤的临床特征与手术治疗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研究同时侵犯颅内和眶部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与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02例经临床分析与影像学检查而获诊断的病例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并根据术中冰冻活检的结果采取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术中对需要保留视力的患者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监测。全组病例中,肿瘤位于前颅凹-眼眶67例,中颅凹-眼眶26例,前颅凹-中颅凹-眼眶9例。其中91例(89.2%)出现突眼、视力下降、眼肌麻痹等视器症状。62例(60.8%)有头痛、头晕等颅内压增高表现。结果本组81例(79.4%)肿瘤获手术全切除,21例(20.6%)为次全切除,无死亡病例。对93例经信访或门诊随访6个月至14年(平均5.6年),70例(75.3%)恢复满意,7例(7.5%)复发,余16例(17.2%)有不同程度后遗症。结论颅眶沟通肿瘤同时侵犯颅内及眼眶,多以视器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并根据术中冰冻活检的结果指导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该类肿瘤,预后良好,术中采取F-VEP监测,可以减少手术对视神经的损伤。
- 李宏李景荣宋国祥
- 关键词:颅眶沟通肿瘤冰冻活检F-VEP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 阿托伐他汀促进脑外伤小鼠血管再生改善其神经功能被引量:1
- 2016年
- 本研究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脑外伤小鼠神经功能变化和血管再生,探讨阿托伐他汀在脑外伤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雄性C57/BL6小鼠90只,体重20~25g,由北京华晨生物公司提供。
- 李宏金卫篷王彬周源王东尉辉杰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神经功能血管再生脑外伤
- 血脂代谢与胃癌发病风险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水平与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1072例胃癌患者与同期1084例健康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血脂代谢水平与胃癌发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的TG、LD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男性胃癌患者LDL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女性胃癌患者血清中的TG、LDL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均P<0.05)。胃癌患者HDL、LDL水平与胃癌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男性中HDL及LDL,女性中TG、HDL及LDL分别与胃癌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胃癌患者中,TG及TC升高常见于远端胃癌及分期较早的患者;HDL降低多见于低、未分化胃癌。男性中,TG升高多见于分期较早的患者;HDL降低多见于低、未分化胃癌。女性中,TC增高更常见于分期较早的患者(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脂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与胃癌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在胃癌患者中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肿瘤消耗增多、营养状态持续下降,血脂水平逐渐降低。
- 阎巍刘俊田刘子豪李世霞李宏
- 关键词:胃癌脂质代谢临床病理特征
- 姜黄素调节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对细菌性阴道炎大鼠炎症反应和阴道菌群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究姜黄素(CUR)调节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对细菌性阴道炎(BV)大鼠炎症反应和阴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随机把SD大鼠分为对照(Ctrl)组、BV组,低、高剂量CUR(L-CUR、H-CUR)组、TLR4抑制剂组,采用加德纳氏菌(Gardnerella vaginali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混合细菌悬液阴道注入法建立BV模型(Ctrl组除外);Diff-Quik染色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细胞构成变化;HE染色观察阴道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炎性因子表达情况;高通量测序分析阴道菌群变化[Shannon指数(多样性)、Chao指数(丰富度)及门、属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阴道组织中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trl组比较,BV组大鼠阴道分泌物中阴道上皮细胞较少,可见大量白细胞,同时IL-10、TNF-α、IL-1β表达增加(P<0.05);阴道组织发生明显病理改变,阴道壁增厚,可见明显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大量坏死组织脱落;阴道菌群Shannon指数、Chao指数增加(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减少,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Gardnerella vaginalis、Escherichia coli增加(P<0.05);阴道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经L-CUR、H-CUR、TLR4抑制剂干预后上述情况均好转,且H-CUR、TLR4抑制剂作用效果更佳。结论:CUR能够减轻BV大鼠阴道炎症反应,调节其阴道菌群,可能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而实现。
- 王莹李宏谢意
- 关键词:姜黄素细菌性阴道炎炎症反应阴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