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京
- 作品数:29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NOTCH1突变在儿童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意义
- 目的:NOTCH1激活突变在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是一种常见的突变类型,但是其对T-ALL治疗反应的影响国际上仍未得到统一结论.
方法:本文将探讨92例采用BCH-2003和CCLG-2008...
- 高超刘曙光张瑞东李伟京赵晓曦崔蕾吴敏媛郑胡镛李志刚
- 关键词:基因突变预后因素
- 文献传递
- DNMT3A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突变及其预后意义
- 李伟京李志刚张权庚高超崔蕾刘曙光赵晓曦张瑞东吴敏媛郑胡镛邓国仁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学异常的临床分析
- 2015年
- 白血病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为主。儿童ALL中特异性的遗传学异常是白血病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患儿的遗传学异常以及治疗早期的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水平,戈Ⅱ分复发危险度并进行分型治疗,使得儿童ALL的预后有了很大的提高。
- 岳志霞李彬赵晓曦李伟京郑胡镛
-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细胞遗传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微小残留病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SP8A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相关蛋白2(Caspase 8 associated protein 2,CASP8AP2)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初诊和缓解时的启动子区Cp 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及其与儿童ALL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8月到2010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09例ALL患儿的初诊DNA样本,及其中94例患儿的缓解期DNA标本。DNA样本经硫化处理后,用本研究组建立的甲基化荧光法,测定CASP8AP2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的两个关键Cp G位点(-1189和-1176)的甲基化水平。结果:初诊患儿CASP8AP2基因启动子区上述2个位点的平均甲基化水平为(71.1±1.7)%,高于缓解患儿的样本(64.2±21.2%)(P=0.00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87(P=0.024),说明这2个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具有一定的预测复发的能力。以76.9%为分界点,将初诊患儿分为高甲基化组(49例)和低甲基化组(60例)。高甲基化患儿更容易出现复发(20.4%vs 6.7%)(P=0.044),5年无复发生存率明显低于低甲基化组(Log rank,P=0.033)。初诊高甲基化与巩固治疗前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高水平相关(P=0.011)。诱导缓解治疗后MRD≥10-4的34例患儿中,高甲基化患儿的复发率明显高于低甲基化患儿(8/16例vs 3/18例,P=0.038)。结论:CASP8AP2基因启动子区-1189和-1176两个Cp G位点的异常高甲基化可能与儿童ALL的发病相关,且高甲基化患儿的预后较差;将上述位点的甲基化水平与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MRD水平相结合,能够更好地预测复发。
- 刘飞飞刘潇王凯玲李伟京邓国仁高超赵晓曦吴敏媛崔蕾李志刚
-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NA甲基化微小残留病复发
- 抑制NAMPT表达增强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及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本研究探讨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对K562细胞(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对伊马替尼敏感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在体外合成针对NAMPT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K562细胞株。将转染后的K562细胞经1μmol/L伊马替尼作用48 h后,采用PI/Calcein染色方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经不同浓度伊马替尼作用48 h后,采用MTS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未经转染的K562细胞经1μmol/L伊马替尼作用3-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AMPT表达的变化。通过对NCBI GEO中基因表达数据的挖掘分析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探讨NAMPT-siRNA和伊马替尼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研究NAMPT-siRNA、伊马替尼对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μmol/L伊马替尼作用于K562细胞48 h对NAMPT表达无明显影响。NAMPT-siRNA能够明显抑制K562细胞NAMPT的表达,再经1μmol/L伊马替尼作用后,NAMPT-siRNA干扰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提示抑制NAMPT表达能增强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不同浓度伊马替尼作用后,干扰组IC50值明显降低(P<0.05);拟合增殖曲线在0.01-0.1μmol/L伊马替尼浓度范围内斜率增大,提示在此范围内NAMPT-siRNA与伊马替尼的协同作用最强。基因表达谱分析及Western blot验证结果都显示,NAMPT-siRNA和伊马替尼处理均可下调NF-κB下游因子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两者同时作用时效果更明显。NAMPT-siRNA及伊马替尼均能降低NF-κB转录活性,两者同时作用效果更显著。结论:伊马替尼可能并非通过调节NAMPT表达影响细胞存活;抑制NAMPT表达能增强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可能与抑制NF-κB及其下游因子Bcl-2有关。
- 林萍萍白雪佳岳志霞闫韶飞李宗文高超梅妍妍王凯玲李伟京丁卫李志刚
- 关键词:NAMPT伊马替尼NF-ΚBBCL-2K562细胞
- NUP98-HOXA9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
- 2015年
- 病历资料
患儿男,8岁,2014年4月9日因乏力1个月,发热伴咳嗽半个月,而色苍黄10d入院。患儿精神反应差,面色苍黄,睑结膜、口唇苍白,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充血,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末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率80次/分,律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
- 郭巍巍刘斌李伟京赵晓曦高超
-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儿童阳性浅表淋巴结病历资料
- 儿童急性白血病生物学特点、危险度分层和治疗的最新进展(下)被引量:1
- 2012年
- ALL与危险度相适应的治疗
当前,ALL采取与危险度相适应的治疗的原理和方法已经成为近期多篇综述的主题,因此,这里只选择性地讨论几个高危亚型。
- Ching-Hon Pui李伟京李志刚(校)
- 关键词:危险度分层儿童急性白血病生物学特点
- 携带SET-CAN融合基因儿童前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携带SET-CAN融合基因的儿童前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该基因在血液恶性肿瘤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分析1例携带SET-CAN融合基因的儿童前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情况,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儿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很快发生骨髓转移,受累范围广泛。按BCH-2003-LBL方案化疗,2周后骨髓完全缓解,化疗后第33天瘤灶消失,SET-CAN融合基因转为阴性,目前已维持治疗1年半,以SET-CAN融合基因做为MRD监测标志持续阴性。结论携带SET-CAN融合基因的前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对化疗敏感,该基因在化疗后缓解期持续阴性,可能是预后良好的指标,SET-CAN融合基因可能成为监测淋巴瘤微小残留病的新标志。
- 郜慧芳李伟京张永红李志刚金玲杨菁段彦龙黄爽张蕊
- 关键词:儿童
- 儿童急性白血病融合基因类型分析
-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中融合基因的类型及其在白血病诊断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利用多重巢式聚合酶链(RT-PCR)方法检测1179例AL患儿初发时的融合基因类型。结果481例携带21种特异性融合基因,AML(61.0%...
- 高超赵玮李伟京赵晓曦李蓓李彬李志刚
- 文献传递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白介素1β检测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初诊时血浆中IL-1β的分泌水平;探讨IL-1β作为自噬的可观测相关指标与ALL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44例ALL患儿初诊血浆样本中的IL-1β水平,并分析其与患儿初诊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IL-1β水平与部分临床特征相关,包括糖皮质激素反应(P=0.019)、危险度分级(P=0.011)和是否携带TEL—AML1融合基因(P=0.036)。IL-1β水平与患儿的预后分析未发现显著的相关性(χ^2=0.383,P=0.591)。结论初诊时血浆中IL-1β含量的降低对于白血病细胞携带TEL-AML1融合基因、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且复发危险度低的患儿存在提示意义。鉴于IL-1β的成熟分泌过程与细胞自噬存在密切的联系,并且白血病细胞自噬水平的改变与预后相关,血浆IL-1β可能是临床观察治疗过程中细胞自噬变化的一个可参考指标。
- 赵晓曦李志刚崔蕾高超李伟京张瑞东郑胡镛丁卫
-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L-1Β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