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铭
- 作品数:9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政治法律更多>>
- 凸显角本质的学习路径研究:巩固、运用角本质
- 2024年
- 凸显角本质的“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整体教学路径分为三个课时。本文研究第三课时,即巩固、运用角本质的学习路径。文章通过教学实践与研讨,得到完善的学习路径:由转动引入锐角、直角和钝角,动静结合比较角的大小,巩固角本质;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并呈现不同开口方向的直角,体会直角的特殊性;转动活动角,运用角本质进一步感受锐角、直角和钝角之间的大小关系。由此,提出教学建议:用“转动”一以贯之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学习;借助分类活动,展示不同开口方向的直角,感受直角的特殊性。
- 黄旭冉林卓然张芳铭许佳敏巩子坤
- 关键词:锐角钝角
- 中外分数单位表示的差异研究:文化的视角
- 2023年
- 分数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数运算可以归结为分数单位的运算。有研究指出,我国数学教科书的编排不凸显分数单位。本文由文化的视角切入,从数学史和语言两个角度探明原因,发现:分数单位在西方起源于古埃及的分数表达习惯,后传播至其他西方地区;在中国起源于“均分”的实际需要,先天就具有反映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特点。英语中分数表达分子在前、分母在后,凸显分数单位;汉语中分数表达分母在前、分子在后,强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分数单位不凸显。上述差异折射出西方个人主义为先和中国集体主义为先的文化差异。而通过对三国、四版教科书的比较发现,我国两版教科书在分数的表达上凸显了分数单位;国外两版教科书则偏重“部分一整体”,反而不凸显分数单位。
- 巩子坤张芳铭刘苇棋
- 关键词:语言文化教科书
- 凸显角本质的学习路径研究:体验、认识角本质
- 2024年
- 凸显角本质的“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整体教学路径分为三个课时。本文研究第二课时,即体验、认识角本质的学习路径。文章通过教学实践与研讨,得到完善的学习路径:认识动态角并初识角的大小变化,感受角的大小与转动的多少之间的关系,单因素变化的动态角大小比较,多因素变化的静态角大小比较。由此,提出教学建议:借助停车杆的转动,引导学生体验、认识角本质;动静结合,层层递进设计角的大小比较任务,将角的大小比较贯彻始终。
- 许佳敏林卓然张芳铭黄旭冉巩子坤
- 从转化性学习理论看科创赛事对大学生的作用
- 2023年
- 科创赛事旨在激发学生的个人科研能力与创造力,与传统的授受式学习具有极大的不同。转化性学习的核心三要素是经验、批判性反思和理性对话。在转化性学习理论视角下,科创赛事对大学生经验的积累、批判性反思及理性对话方式的培养都具有深刻意义。
- 李晨蕊杨沁张芳铭
- 关键词:大学生
-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挑战——马云鹏教授对话录(下)
- 2024年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给一线教师在理解与贯彻课程标准的实践过程中带来了挑战。其中,变化较大的“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以及“数的概念与运算的一致性”如何体现,是一线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巩子坤教授及杭州市的小学数学教研员就此话题与马云鹏教授进行了对话。
- 巩子坤马云鹏王丹妮张芳铭
- 关键词:课程标准一致性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小学数学新变化——马云鹏教授对话录(上)
- 2024年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针对一线教师应如何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变化,以及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等问题,巩子坤教授及杭州市的小学数学教研员与马云鹏教授进行了对话。
- 巩子坤马云鹏王丹妮张芳铭
-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 职前数学教师对“负负得正”模型理解水平的调查研究
- 2023年
- 调查职前数学教师对“负负得正”模型的理解水平,结果发现:细胞、相反数、向后转模型是职前数学教师能较好理解的模型;职前数学教师对常见现实情境、符号含义单一的模型理解较好,对基于算法的模型的理解水平要好过基于算理的模型,数学素养存在提升空间.职前数学教师、在职数学教师和学生在相反数模型上存在一致性.基于调查结果提出“负负得正”教学建议:注重现实情境模型与“说理”相结合,使用多样化的模型,不拘泥于教材.
- 张芳铭巩子坤江春莲
- 关键词:负负得正数学模型
- 凸显角本质的学习路径研究:初识角的概念
- 2024年
- 角是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起点,但教材与教学关注较多的是不同角的性质,而不是角的本质。文章提出凸显角本质的“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整体教学,并展示第一课时“初识角的概念”。研究者通过教学实践与研讨,得到完善的学习路径:基于现实角,抽象出图形角;通过分类,探索角的特征,得到数学角;通过创造角,理解角的特征。由此提出教学建议:借助分类,初识角的概念;动手创造角,直观感知角的特征。
- 巩子坤许佳敏张芳铭黄旭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