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甲状腺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头状癌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甲状腺乳头状...
  • 1篇凋亡
  • 1篇造口
  • 1篇人甲状腺
  • 1篇细胞
  • 1篇腺癌
  • 1篇腺癌细胞
  • 1篇临床诊断价值
  • 1篇空肠
  • 1篇空肠造口
  • 1篇空肠造口术
  • 1篇甲状腺癌
  • 1篇甲状腺癌细胞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吴炜
  • 4篇费哲为
  • 4篇张美峰
  • 3篇陈大伟
  • 3篇高铭
  • 1篇吴克瑾
  • 1篇汪建新
  • 1篇丁新德
  • 1篇王小军

传媒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miRNA-451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外侵的关系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检测miRNA-45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外侵的关系。方法:收集150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石蜡组织,用miRNA芯片技术分析比较miR-451在有无淋巴结转移间,转移淋巴结数≥3个与<3个间,癌组织有无外侵间的表达差异。结果:相对于无淋巴结转移,伴有淋巴结转移的PTC中miR-45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在颈部转移淋巴结≥3个PTC中较<3个表达下调更显著(P<0.05)。相对于无外侵,miR-451在有外侵的PTC中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miRNA-451在PTC中表达显著下调,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PTC中下降更加显著,可能有助于诊断PTC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张美峰汪建新陈大伟费哲为高铭吴炜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
粉防己碱对人甲状腺癌细胞B-CPAP生长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中药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人甲状腺癌细胞B-CPAP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0、5、10、20μg/ml Tet培养细胞24、48、72 h后,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并计算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测定Bcl-2、Bax、Cleaved Caspase-3、VEGF-C、MMP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Tet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CPAP细胞的生长(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Tet干预后,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增高,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Bcl-2、VEGF-C、MMP、Survivin蛋白表达降低。结论:Tet可能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促进B-CPAP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
张美峰丁新德费哲为吴炜高铭
关键词:粉防己碱凋亡
免气腹单孔腹腔镜辅助空肠造口术被引量:6
2013年
2010年3月~2011年12月行免气腹单孔腹腔镜辅助空肠造口术3例。全麻后,在脐与剑突中点,向下做正中切口,切口长4 cm,进腹,置切口保护圈,安装腹壁悬吊装置,提起腹壁,建立腔镜操作空间。从切口置入10 mm腹腔镜,进行腹腔探查。用肠钳将横结肠向上牵拉,显露屈氏韧带,找到空肠的起始部。在距屈氏韧带40 cm处,将空肠肠襻从切口处拖出体外,按常规方法做空肠造口术。在脐与剑突连线中下1/4的左侧6 cm,将造口管引出体外。术中未发生出血和肠管损伤。术后无腹痛、出血、肠漏、肠梗阻等并发症。术后第2天开始行肠内营养,营养液输注通畅,没有外漏,病人耐受良好。术后第8天拆线,切口愈合好。我们认为腔镜空肠造口术是一种安全、易行的微创空肠造口方法。
陈大伟费哲为王小军张美峰吴炜
关键词:腹腔镜空肠造口术肠内营养
MiR-45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miR-45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诊断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7月-2007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对应的石蜡组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451,比较其在甲状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MiR-451的表达水平甲状腺癌组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38.79±27.26)vs(12.62±13.44),P=0.000]。此外,miR-451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均无显著相关性。但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iR-45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P=0.006)。结论:MiR-451能区分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组织与癌组织,以及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可能作为辅助的临床诊断指标。
张美峰吴克瑾陈大伟费哲为高铭吴炜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