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树勋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1
供职机构:国家地震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震
  • 2篇地震波
  • 2篇震波
  • 2篇震级
  • 2篇M
  • 1篇地电
  • 1篇地电阻率
  • 1篇地壳
  • 1篇地壳结构
  • 1篇地壳速度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球物理学
  • 1篇地震观测
  • 1篇地震台
  • 1篇地震预报
  • 1篇电性
  • 1篇电性结构
  • 1篇异象
  • 1篇应力场
  • 1篇映震

机构

  • 7篇国家地震局

作者

  • 7篇张树勋
  • 1篇薛顺章
  • 1篇温新民
  • 1篇王周元
  • 1篇孙景芳
  • 1篇夏根宏
  • 1篇梁子彬
  • 1篇毛可
  • 1篇郭大庆
  • 1篇范世宏
  • 1篇任群

传媒

  • 6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高原地震

年份

  • 4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甘肃及邻近地区M_L与M_S震级问题的探讨
1995年
甘肃及邻近地区M_L与M_S震级问题的探讨众所周知,震级问题是国内外地震学家非常关心并一直在探讨的重要课题。由实际观测资料发现,对于甘肃及邻近地区M_S≥4.0的地震(中长周期和短周期仪器都能记上的情况下)由短周期仪测定的体波震级M_L换算出的面波震...
魏德红张树勋张惠芳
关键词:地震震级地震波地震观测
诱发地震与诱发性前兆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以1969年以来中国大陆9对MS≥5.9级地震为例,引出诱发性前兆的概念。诱发性前兆是指远区强震(A)发生后3个月内产生于未来后续地震(B)附近(△≤200km)的,并与该地震有某种成因联系的继发性异常和新异常。诱发地震与诱发性前兆是反映强震间耦合作用的同因异象。1988年以来南北带强震组(1988年耿马、澜沧7.6级地震──1990年天祝、景泰6.2级地震)诱发地震和诱发性前兆显著,并呈连锁式分布,表明该地震组各强震之间具有较强的耦合作用。
毛可郭大庆张树勋孙景芳郭文娣
甘肃及邻区台网M_D震级公式的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目前,在我国相继有不少地震台站(网)研究了适合该地区的测定持续时间震级的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公式。本文利用兰州有线传输台网记录的甘肃及邻区的470个地震资料,建立了6个有线传输台和武威无线传输台网的4个子台的M_D震级公式,初步建立了兰州电传台网的M_D震级系统。本文还对M_D与M_L两种震级测量精度做了初步评价,简要分析了放大倍数v对M_D震级的影响。
张树勋任群
关键词:地震台震级地震
甘肃地区地壳速度的非均匀分布被引量:11
1996年
用天然地方震以及近震P、S波到时资料反演了甘肃7个分区的地壳结构。其速度非均匀分布表明:就垂向非均匀性而言,河西大于河东,海原、古浪两个8级大震区大于周围地区,横向非均匀性正好相反,但无论垂向还是横向非均匀性都是上地壳(大约以19km深度为界)大于中下地壳;青藏块体东北缘速度自SSW向NNE的东北角规则变化,上中地壳(约以30km深度为界)内沿该方向递减,下地壳及上地幔顶部递增;横向非均匀性以低速区带为主,大致沿祁连山断裂系向SSE直到兰州附近,再沿近NS向到舟曲武都,中间与近EW向直到康乐和政的西秦岭北缘断裂低速带交接,高速区主要在嘉峪关、玉门以北,景泰附近及兰州以南等处;中强以上地震不仅在低速区带发生,而且也在高速区及其它地方发生,两个8级大震震源区速度在研究区中地壳内为最低,要注意兰州附近及张掖民乐地区可能潜在的强震危险区。
王周元范世宏姬凤英张树勋
关键词:地壳结构非均匀性
预报地震的地电阻率台址电性结构特征参数的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以地下浅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为基础,依据电测深资料,计算研究了表征台址电性结构具有抑制干扰能力和映震能力的特征参数:干扰系数α、γ和异常系数β及其物理特性和应用。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特征参数比电测深曲线和电性参数更直观、定量地表征台址电性条件的优劣,应用更广泛。
薛顺章张树勋梁子彬温新民李钢
关键词:地电阻率映震能力地震预报电性结构
青藏高原北部与东缘地震波特征对比及其地球物理意义被引量:1
1996年
藏北与滇南均是地震多发区,甘肃台网记录的该两区地震波有明显差异。滇南地震波途经青藏高原东缘到兰州,其体波波列以短周期成分为主。短周期面波L(g1)和L(g2)非常显著,起始尖锐。藏北地震波途经青藏高原东北部到兰州,传播介质对地震体波的短周期部分吸收相当强,体波和面波均有一定的衰减,L(g1)不明显或缺失,L(g2)起始缓慢,周期长。对两区地震波的对比研究表明,由于两传播路径中的上地幔与地壳上部构造差异显著,介质密度和分层不同,对地震波的吸收也就不同,从而造成两地区地震记录上的差别。
张树勋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震波地球物理学
甘肃地区构造环境剪应力场对峰值加速度的影响被引量:1
1996年
利用松潘—平武、肃南、共和等73个地震228条强震加速度记录,根据陈培善先生提出的理论计算公式[1]。
夏根宏张树勋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峰值加速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