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杰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遗传毒性
  • 2篇聚合酶
  • 2篇合酶
  • 2篇DNA聚合酶
  • 2篇DNA聚合酶...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后
  • 1篇毒性
  • 1篇毒性研究
  • 1篇遗传毒性研究
  • 1篇饮用
  • 1篇震后
  • 1篇属性识别模型
  • 1篇头孢
  • 1篇头孢呋辛
  • 1篇内酯
  • 1篇彗星
  • 1篇彗星实验
  • 1篇微核
  • 1篇微核试验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市疾病预...

作者

  • 5篇崔杰
  • 4篇张遵真
  • 3篇赵巍
  • 3篇杨沫
  • 3篇陈晨
  • 2篇吴媚
  • 2篇徐昕
  • 1篇蒋学君
  • 1篇高绪芳
  • 1篇康晓熙
  • 1篇冉云
  • 1篇邓雯文

传媒

  • 2篇卫生研究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地震后农村分散式供水饮用适宜性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震后农村分散式供水的饮用适宜性评价模型,并对5.12地震后都江堰市农村分散式供水的饮用适宜性进行评价。方法于2008年5月14—18日,随机采集都江堰市分散式供水水样130件,检测pH值、色度、浑浊度、铁、锰、铝、挥发性酚类、耗氧量、氨氮、亚硝酸盐氮、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12项指标。建立震后农村分散式供水饮用适宜性4级指标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因子分析定权的属性识别模型对水样的饮用适宜性等级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一般不宜饮用及以下的水样进行单因子评价。结果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属于Ⅰ级(适宜饮用)、Ⅱ级(基本适宜饮用)、Ⅲ级(一般不宜饮用)、Ⅳ级(不宜饮用)的水样分别占76.92%(100/130),13.85%(18/130),3.85%(5/130),5.38%(7/130)。在一般不宜饮用及以下的水样中,权重值较高的浑浊度和菌落总数的评价结果大部分都在不宜饮用等级,而总大肠菌群的评价等级也均为不宜饮用。结论震后都江堰市农村分散式供水饮用适宜性较好;所建模型能够从整体上合理并客观地反映震后农村分散式供水的饮用适宜性,有助于震后对饮用水卫生进行科学决策并制定相关评估体系。
徐昕崔杰高绪芳
关键词:地震分散式供水属性识别模型
虾青素对^(60)Coγ射线所致小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虾青素对60Coγ射线诱导的小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和虾青素高、中、低剂量组(10.2、2.0和4.0mg/kg)。辐照前,各剂量组每日经口灌胃不同浓度的虾青素,模型组和对照组则给予等体积植物油,连续30天。30天后,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8 Gy 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照射后第4天处死小鼠,取肝细胞进行彗星实验以观察细胞DNA损伤,制取肝匀浆测定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同时进行外周血粒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虾青素各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组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DNA损伤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虾青素各组DNA损伤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随着虾青素剂量的增加,细胞拖尾率和OTM逐渐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粒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显著降低(P<0.01),而虾青素各组粒细胞和中、高剂量组骨髓有核细胞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虾青素对于辐射诱导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赵巍蒋学君陈晨崔杰杨沫张遵真
关键词:虾青素彗星实验抗氧化
抗生素杂质头孢呋辛内酯的遗传毒性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抗生素杂质头孢呋辛内酯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一套筛选和检测遗传毒性的方法分别从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DNA损伤与修复3个不同遗传学终点研究头孢呋辛内酯的遗传毒性。结果 (1)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在加与不加大鼠肝微粒体酶(S9)的条件下,头孢呋辛内酯在不同测试浓度下各菌株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2)昆明种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阳性对照组的微核率(19.74‰)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1.82‰)(P<0.05),而头孢呋辛内酯在125、250和500mg/kg剂量组所诱发的微核率分别为3.06‰、2.83‰和3.24‰,与阴性对照组(1.82‰)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中国仓鼠肺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在加S9与不加S9两种测试条件下,并于24h和48h后收集细胞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发现阳性对照组所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受试物各剂量组的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4)小鼠淋巴瘤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各剂量组的相对存活率(RS)、相对生存率(RV)、相对悬浮生长(RSG)和相对总生长(RTG)均随着头孢呋辛内酯剂量的升高而下降,但各剂量组的TK基因位点总突变频率(TMF)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5)小鼠淋巴瘤细胞彗星试验:阳性对照组的彗星率为94.5%,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7.0%)(P<0.05),而受试物各剂量组的彗星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该实验条件下,头孢呋辛内酯未见遗传毒性,表明其不具有致突变作用。
崔杰张遵真冉云赵巍康晓熙邓雯文
关键词:遗传毒性
DNA聚合酶β对苯并[a]芘致细胞遗传毒性及基因组遗传不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DNA聚合酶β(polβ)表达水平对苯并【a]芘(BaP)致细胞遗传毒性及基因组遗传不稳定性的影响,为BaP的致癌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3种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polβ野生型(polβ+/+)、polβ缺陷型(polβ-/-)和polβ高表达型(voe)】作为模型,检测BaP对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细胞遗传毒性和基因组遗传不稳定性。结果随着BaP浓度的增加,3种细胞的存活率和克隆形成能力均下降。5.00和20.00μmol/LBaP染毒时,polβ-/-细胞产生的ROS荧光强度均大于polβ+/+和polβoe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00和20.00μmol/L时,polβ-/-细胞SOD活力为(76.56±2.84)和(62.78±4.28)U/mgpro,低于对照组[(84.85±3.59)U/mgpro]和polβ+/+细胞【(85.21±3.20)和(76.90±3.38)U/mgpro],20.00μmol/LBaP染毒组polβoe细胞SOD活力【(82.59±4.64)U/mgpro]低于对照组[(88.58±6.77)U/mgpro]但高于相同浓度染毒的polβ+/+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5.00和20.00μmol/LBaP染毒组的polβ-/-细胞的微核形成率明显高于polβ+/+细胞,5.00和20.00μmol/LBaP染毒组的polβoe细胞的微核形成率明显低于polβ+,+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0和20.00μmol/LBaP染毒组polβ-/-细胞的HPRT基因突变频率为26.16×10^-6和37.51×10^-6,polβoe细胞为27.68×10^-6和38.63×10^-6,均明显高于polβ+/+细胞(19.76×10^-6和24.78×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lβ在保护细胞免受BaP造成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其正常表达对于维持细胞基因组遗传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沫吴媚崔杰陈晨张遵真
关键词:DNA聚合酶Β微核试验
DNA聚合酶β表达水平与^(60)Coγ射线放射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DNA聚合酶β(polβ)表达水平与60Coγ射线放射敏感性的关系,为增加临床放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polβ野生型(polβ+/+)、polβ缺陷型(polβ-/-)及polβ高表达型(polβoe)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探讨3种细胞对60Coγ射线的敏感性;同时通过2’,7’-二氯双氢荧光素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测定不同剂量60 Coγ射线照射后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6,0Coγ射线照射后继续培养72h,3种细胞的存活率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r+/+=-0.976、r-/-=-0.977、roe=-0.982,P均<0.05);相同剂量中,细胞存活率polβ-/-polβ+/+>polβoe(P<0.05)。结论 60 Coγ射线引起的细胞死亡可能与ROS的产生及其导致的DNA氧化损伤有关,polβ高表达具有更强的DNA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从而减少细胞死亡,增加细胞的辐照抗性,而polβ缺陷则可能增加细胞对60Coγ射线的敏感性。
崔杰徐昕杨沫陈晨赵巍吴媚张遵真
关键词:活性氧DNA聚合酶Β敏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