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英文
  • 3篇疗效
  • 2篇丁苯
  • 2篇丁苯酞
  • 2篇性病
  • 2篇血管
  • 2篇药物疗法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治疗脑梗死
  • 2篇注射液
  • 2篇疗法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疗效
  • 2篇纳洛酮
  • 2篇纳洛酮治疗
  • 2篇脑病

机构

  • 11篇南华大学
  • 5篇湖南省怀化市...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央研究院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周军
  • 11篇刘双喜
  • 5篇刘军
  • 5篇廖瑜
  • 4篇唐显毕
  • 3篇武斌
  • 2篇廖瑜
  • 2篇唐建新
  • 2篇易文中
  • 2篇杨水冰
  • 2篇谢赤敏
  • 1篇杨冬银
  • 1篇谭利明
  • 1篇刘丽
  • 1篇邱长军
  • 1篇满荣勇
  • 1篇耿德勤
  • 1篇樊湘芳
  • 1篇马慧芝
  • 1篇江卫

传媒

  • 3篇神经疾病与精...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医学
  • 1篇美国中华临床...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恩必普注射液)治疗脑梗死(CI)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院脑梗死患者予以肠溶阿司匹林100 mg,每晚1次;阿托伐他汀钙40 mg,每晚1次,同时进行高压氧和系统康复治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患者同时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连续使用14 d,通过ESS评分、Glasgow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疗效。结果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在治疗中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效。
刘军周军刘双喜唐显毕刘丽马慧芝
关键词:丁苯酞脑梗死ESS评分NIHSS评分GLASGOW评分
依帕司他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2012年
目的:评价依帕司他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与同期入院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疗程21天.采用0~10数字强度分级法对疼痛的疗效进行评估,取治疗前后的差值作为疼痛的改善值.结果:①依帕司他对三叉神经痛的缓解明显有效(p<0.05).②对合并糖尿病的三叉神经痛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依帕司他治疗治疗三叉神经痛是有效的,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杨水冰刘军周军
关键词:依帕司他三叉神经痛糖尿病
急性脑梗死患者MFF、TNF-α、IL-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ACI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0例ACI患者发病后d1、d6、d14血清MIF、TNF-α、IL-8水平进行测定,并与40例正常人做对照。【结果】ACI组1-14d各时点血清MIF、TNF-α、IL-8水平均升高,以d6增高最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ACI重型患者各时间点血清MIF、TNF-α、IL-8水平显著高于中型、轻型患者(P〈0.05或0.01),中型患者各时间点MIF、TNF-α、IL-8水平明显高于轻型患者(P〈0.05);ACI组MIF与TNF-α及IL-8均呈正相关(P〈0.05),但TNF-α与IL-8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MIF、TNF-α、IL-8可能参与ACI发病过程,并可作为病情判断及预后的观察指标。
刘双喜刘军周军
关键词:急性病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和琼脂糖电泳对30例脑出血患者、9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腔隙性脑梗死30例,小面积脑梗死30例,大面积脑梗死30例)进行了API-1基因启动子4G/5G多态性的检测和分析,并与30例非脑血管疾病者对照比较。结果对照组、脑出血组、脑梗死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脑出血组间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脑梗死组间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组4G/4G基因型频率(44.4%)较对照组(20%)高;脑梗死组4G等位基因频率(63.3%)较对照组(38.8%)高,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组各亚型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在各组不同基因型中分布:对照组及脑出血组性别在不同基因型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组性别在不同基因型分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G/4G基因型中男性占25%;女性占6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及小面积脑梗死组性别在不同基因型中分布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性别在不同基因型中分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G/4G基因型男性占21.4%;女性占78.6%,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在怀化市正常人群中大致分布为:4G/4G占20%;4G/5G占63.3%;5G/5G占16.7%。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脑出血无关。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4G/4G基因型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可能与女性大面积脑梗死密切相关。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梗死面积无关。
唐显毕刘双喜耿德勤周军
关键词:PAI-1基因多态性
海洛因白质脑病的影像学特点与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海洛因引起的海绵状白质脑病 (spongiformleucoencephalopathy)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方法 对 6例海洛因白质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有吸食海洛因病史 ,在突然戒断复又吸食后发病 ,有小脑症状和白质病变的体征 ,CT、MRI表现为对称性片状白质损害、部位在小脑、基底节、内囊后肢和半卵圆中心 ,脑脊液检查为阴性。结论 海洛因引起的海绵状白质脑病有自己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 ,根据临床征象及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
廖瑜刘双喜易文中周军唐建新武斌
关键词:海洛因脑病海绵状白质脑病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脑组织中NF-κBp65,TNF-α表达及雷公藤多甙的干预研究
2013年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脑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Bp65(NF-KBp65)、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表达情况,用雷公藤多甙(TWP)进行干预,探讨TWP对EAE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EAE模型,并选用TWP、泼尼松(PRD)干预治疗。6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5只,EAE组、TWPI组(EAE+TWP10mg·kg-1·d-1)、TWPII组(EAE+TWP30mg·kg-1·d-1)和PRD组(EAE+PRD5mg·kg-1·d-1)各15只。观察各组大鼠发病情况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大鼠脑和脊髓腰膨大段组织切片: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罗克沙尔坚牢蓝(LFB)髓鞘染色,光镜下进行炎性病灶计数,并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内NF—KBp65、TNF-a的表达。结果EAE组及干预组大鼠脑组织内NF—KBp65、TNF—a表达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升高,随病情缓解而降低。与EAE组比较,干预组大鼠发病率减低,潜伏期延长,神经功能评分及体重损失明显降低,脑组织炎性病灶数明显减少;同时脑组织NF—xBp65和TNF—a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TWP大剂量组与PRD治疗效果相当,且优于TWP小剂量组。结论NF—KBp65、TNF—a过表达可能参与EAE发生及进展;TWP有明显防治大鼠EAE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呈剂量相关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F—KBp65、TNF—a表达有关。
马慧芝谭利明唐显毕刘双喜周军刘丽
关键词:脑脊髓炎肿瘤坏死因子A雷公藤多甙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与血管结构异常(英文)被引量:10
2006年
背景:近年来国外有研究报道称血管结构异常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发病的主要形态学基础,但国内极少有关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血管结构异常的报道。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管结构异常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临床意义。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南华大学附属怀化医院神经内科。对象:2003-08/2004-05在南华大学附属怀化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及2004-10/2005-05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以发作性眩晕,恶心或呕吐症状的门诊及住院患者57例。方法:对两年来收治的5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行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采用股动脉穿刺逆行血管造影法,以预灌装针筒形式供应的Optiray(安射力)非离子型造影剂行主动脉弓造影。数字减影机从多角度显示双侧颈动脉、椎动脉,范围包括颈总动脉起始至颈内动脉虹吸弯,由2位神经科医生分别进行测量和评价。主要观察指标:主动脉弓、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结构异常的类型、分布及比例。结果:参加实验57例患者,1例患者因左椎动脉不能进入而放弃。1例在行主动脉弓造影时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手术中止。进入结果分析55例。经检查发现共有71%(39/55)患者存在颈及颅内血管结构异常,单纯前循环病变占11%(6/55);后循环病变占60%(33/55),其中合并有前循环异常的复合病变9例(16%),累及两条或两条以上血管的共24例(24/55,44%),以椎动脉合并其他血管狭窄最为常见;其余16例(16/55,29%)造影未见血管结构异常。结论:各种类型的血管结构异常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主要病因,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金标准应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廖瑜江卫周军
关键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问题探讨(附81例报道)
2002年
目的 论证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可行性;探讨此方法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方法 总结报道81例经皮钻颅血肿抽吸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良好率80.2%,死亡率9.88%,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经皮钻颅血肿抽吸尿激酶溶解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低创、有效的方法。
廖瑜刘双喜满荣勇周军谢赤敏
关键词:微创血肿清除术微创术手术时机手术指征
锆管表面沉积Cr-TiAlSiN复合涂层的表面形貌与性能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19年
分别采用多弧离子镀和中频非平衡磁控溅射工艺,在锆合金管材基体上制备Cr-TiAlSiN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涂层的表面及截面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利用Image J软件对复合涂层进行孔隙率和表面大颗粒数目统计分析;利用弹簧拉压试验机对涂层的膜基结合强度进行测量;利用高温热处理炉对试样进行800℃高温抗氧化试验和1200℃高温淬火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弧离子镀工艺所获得的涂层表面大颗粒物质比较多,但是孔隙率比较低,致使其高温抗氧化性能较好。复合涂层膜基界面比较明显且比较均匀,膜基结合强度较高,大于22.68MPa,1200℃高温淬火实验侧面表明采用多弧离子镀工艺的涂层其膜基结合强度较好。
周军樊湘芳邱长军冯彬刘艳红李怀林
关键词:多弧离子镀抗氧化性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临床观察
2003年
刘双喜廖瑜周军
关键词:脑梗死药物疗法纳洛酮急性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