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昌伟

作品数:318 被引量:1,471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保健专项资金资助科研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2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 3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88篇动脉
  • 113篇血管
  • 72篇外科
  • 65篇手术
  • 65篇腔内
  • 49篇主动脉
  • 48篇颈动脉
  • 47篇下肢
  • 45篇内膜
  • 38篇腔内治疗
  • 37篇动脉硬化
  • 36篇腹主动脉
  • 35篇主动脉瘤
  • 34篇动脉内
  • 34篇动脉内膜
  • 34篇颈动脉内
  • 34篇颈动脉内膜
  • 33篇动脉闭塞
  • 32篇血管外科
  • 31篇动脉狭窄

机构

  • 281篇北京协和医院
  • 20篇北京协和医学...
  • 19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潍坊市人民医...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协和医科...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北京世纪坛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北京市大兴区...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14篇刘昌伟
  • 125篇刘暴
  • 111篇叶炜
  • 98篇李拥军
  • 80篇郑月宏
  • 70篇管珩
  • 68篇曾嵘
  • 57篇宋小军
  • 57篇陈跃鑫
  • 51篇倪冷
  • 43篇吴巍巍
  • 33篇陈宇
  • 30篇邵江
  • 26篇郑曰宏
  • 19篇狄潇
  • 15篇刁永鹏
  • 15篇李天佳
  • 15篇刘志丽
  • 15篇吴继东
  • 13篇来志超

传媒

  • 39篇中华医学杂志
  • 35篇中华外科杂志
  • 30篇中国医学科学...
  • 28篇中华普通外科...
  • 14篇中国实用外科...
  • 13篇临床外科杂志
  • 10篇中国微创外科...
  • 9篇血管与腔内血...
  • 7篇中国血管外科...
  • 4篇心肺血管病杂...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国普外基础...
  • 3篇中国卒中杂志
  • 3篇2009中国...
  • 3篇第八届全国血...
  • 3篇第五届北京五...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年份

  • 7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9篇2018
  • 12篇2017
  • 20篇2016
  • 26篇2015
  • 25篇2014
  • 19篇2013
  • 17篇2012
  • 19篇2011
  • 30篇2010
  • 23篇2009
  • 11篇2008
  • 15篇2007
  • 12篇2006
  • 5篇2005
3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浅动脉支架置入术中并发腘动脉栓塞的处理
2015年
目的探讨初治的股浅动脉支架置入术中胭动脉栓塞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8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388例初治的慢性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累计对436条股浅动脉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所有手术开始及结束前均造影评估是否存在悃动脉栓塞。术后定期随访,并利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分析计算和比较支架通畅率和保肢率。结果共观察到10例(2.3%)胭动脉栓塞事件。术后12、24、36个月2组间一期通畅率、二期通畅率及保肢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糖尿病史和高脂血症是一期通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脂血症和CTO病变是二期通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胭动脉栓塞是股浅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严重并发症,但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多数情况下可迅速开通胭动脉,且对长期支架通畅率和保肢率无显著性影响。
花苏榕朱融融叶炜刘暴曾嵘宋小军陈宇刘昌伟吴巍巍
关键词:手术中并发症血管成形术血栓栓塞
两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式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分析翻转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eCEA)及颈动脉内膜剥脱+人工血管补片成形术(pCEA)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成本。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eCEA组和pCEA组。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危险因素、病变狭窄程度及双侧病变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EA组在使用转流管、抗生素例数、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上均低于pCE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手术相关死亡、术后再狭窄及术后同侧脑卒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eCEA术式在治疗成本上优于pCEA术式,可作为首选术式。
刁永鹏刘昌伟宋小军陈跃鑫郭李龙郑月宏刘暴叶炜陆夏李拥军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一种防治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组合物为表面包被血小板膜、内部包载白介素10的纳米颗粒。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血小板膜粘附蛋白,提升了IL10的靶向作用,减少了药量及包裹所需血小板膜的...
李逢时汪鹏胡佳腾刘昌伟
ad5-VEGF人工血管的制备及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制备ad5-VEGF人工血管并研究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ad5转染EAhy926的转染率。荧光显微镜观察人工血管上ad5的释放情况。RT-PCR检测VEGF基因水平表达。ELISA法检测...
蒋大铭李捷刘昌伟王琳芳
关键词:人工血管内皮细胞内皮化腺病毒
文献传递
股[月国]动脉闭塞的外科治疗
2007年
股[月国]动脉段是下肢缺血最常累及的部位。针对股[月国]动脉闭塞的治疗,以往主要以旁路手术为主,近些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及材料的日益发展,旁路手术已逐渐被创伤较小的腔内介入取代,且多数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两者在远期通畅率及生存率方面无显著差别。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具体的病变特点及预期生存时间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倪冷刘昌伟
关键词:旁路手术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生化标志物预警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3年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可解除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所致脑缺血,多项研究已证实其临床效果明确、可靠。但是,对于CEA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卒中和死亡,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尽管以往研究了多种生化标志物对卒中的预警作用,且其重要性已日益受到重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有效的标志物可用于临床。颈动脉狭窄及CEA围手术期并发症与卒中有共同的发生、发展机制,目前已研究有部分生化标志物在CEA围手术期的预警作用,如S100B蛋白、人基质金属蛋白酶9、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但均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吴立飞来志超刘昌伟李天佳刘暴
关键词:卒中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生化标志物
改良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100例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改良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由同一术者连续主刀的100例改良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的病历资料。男性77例,女性23例,年龄(66.0±8.6)岁(范围:39~85岁)。其中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且狭窄程度>50%的患者24例(24.0%),无症状颈动脉狭窄且狭窄程度>70%的患者76例(76.0%)。患者均符合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手术指征。该术式与传统外翻式内膜剥脱术的主要区别在于,术中自颈内动脉起始处向颈总动脉方向斜行切开颈内动脉前壁、外侧及后壁,保留颈内动脉分叉侧血管壁的连续完整性。记录患者手术过程、在院期间心脑血管及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收集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侧靶病变再狭窄及再干预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6.5±10.1)min(范围:22~65 min),术中颈动脉阻断时间(15.0±6.3)min(范围:7~31 min)。术后1例(1.0%)患者发生急性脑缺血症状,1例(1.0%)患者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1例(1.0%)患者发生心肌梗死,上述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均在1周内恢复。患者随访时间[M(IQR)]24(28)个月(范围:6~62个月)。随访期间2例(2.0%)患者发生再狭窄,其中1例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无术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结论改良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安全有效,颈动脉阻断时间较短,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较低;同时,该术式保留了颈内动脉分叉处外膜的完整性,可降低再狭窄率,并减少颈动脉体和颈动脉窦神经损伤,对预防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发生有一定帮助。
倪冷练文卓曾嵘狄潇宋希涛李方达崔立强孙国强郑月宏刘昌伟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克罗恩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患者的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的罕见并发症下肢动脉闭塞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对2007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克罗恩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及1966-2007年间文献报道附有详细临床资料的8例类似患者进行病例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50岁,绝大部分是女性(8/9)。动脉闭塞可以发生于克罗恩病的活动期(5例/9例),也可以发生于非活动期(4例/9例)。受累动脉除下肢动脉外,还可以包括其他动脉如主动脉、髂动脉、肾动脉或肠系膜动脉。影像学检查在7例患者中发现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其中合并主动脉斑块4例,合并髂动脉狭窄6例。取栓或血栓内膜剥脱是本组病例中最常采用的外科治疗方式(6例次)。4例患者术后复发下肢症状。结论动脉闭塞是克罗恩病罕见的肠外合并症,对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的克罗恩病患者需对主动脉做影像学检查。取栓是最常用的外科治疗方式,如无抗凝禁忌,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
吴巍巍刘昌伟李拥军曾嵘
关键词:克罗恩病下肢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微创介入治疗被引量:30
2003年
刘昌伟
关键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微创介入治疗
导丝自动收纳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丝自动收纳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导丝自动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盘及导引部。收纳盘上设置有环形的导丝收集槽;导丝收集槽顶部设置有盖板。导引部用于导引导丝进入导丝收集槽;导引部活动设置在收纳盘上,能够在收...
狄潇刘昌伟
文献传递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