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波
- 作品数:10 被引量:138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主导——主体”培训模式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内容的设计被引量:2
- 2006年
- 曹玉英刘志波
- 关键词: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设计技术信息技术首席执行官信息化社会
- AECT2004定义解读被引量:23
- 2004年
- 依据 AECT2 0 0 4定义叙述以及尚未正式公布的“AECT技术与定义委员会”内部官方文件《教育技术的意义》的主要内容 (2 0 0 4年 6月 1日 ) ,结合目前最新的教与学的理论 ,力图对 AECT2 0 0 4定义进行忠实的解读——真实地反映美国人眼中的教育技术 。
- 刘志波李阿琴
- 关键词:AECT教育技术
- 建设三维立体化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材被引量:11
- 2005年
- 刘志波何克抗
-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培训现代教育技术
- 立足课堂 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和习惯被引量:1
- 2010年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内涵丰富,最基本的表现为:识字写字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针对阅读和写作,我们倡导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和写作,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体验快乐。
- 刘志波齐媛宋木林
- 关键词:写作能力课堂口语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语文素养
- 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为教师专业发展创建机制
- 2010年
- 农村地区要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就需努力解决当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农村学校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实际工作脱节,导致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缺乏动态生成的、满足教学实际需要的、优质的教学资源;工学矛盾突出,没有实现教育资源和教育思想的良性流动和分享;农村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专业领导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 刘志波曹玉英卜月海
-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教学资源学校校长
- 课堂因创新而精彩——“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课题撷英
- 2005年
- 跨越式试验的总体目标是要改变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大投入没有大产出、高投资没有高效益”的不正常现象。在完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力图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大幅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表现在三个方面:
- 何克抗余胜泉张文兰吴娟林君芬马宁陈杰刘志波陈玲徐红凯王光生陈莉周凤琴谢非郑良栋乔爱玲曹小明王静赵美琪
- 关键词: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教学目标
- 课堂网络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研究
- 现代社会对中国公民的语文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阅读教学目前看来还没有为适应这种要求作好充分的准备。虽然我国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呈现一片繁荣的局面,语文阅读教学也随之步入了深入发展期,从理论探讨到应用...
- 刘志波
- 关键词:语觉论儿童思维
- 文献传递
-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主要误区及其对策被引量:68
- 2004年
- 本文在详细阐述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三大主要误区———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 ,教育信息资源结构性匮乏 ,教师培训的观念、内容和模式的相对滞后———的基础上 ,探讨了解决之道 :为中小学实现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全套解决方案 ,为学校提供系列化、层次化、实用化的切合教学实际需求的教育信息化专业应用服务与指导 ,在实施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 ,将把计算机与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作为重中之重 ,重点做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师资培训的工作 。
- 刘志波郑良栋
-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基于扩展知识空间理论的新一代教育资源平台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教育资源库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它包括资源内容建设和资源平台建设这两个密切相关的环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教育资源库的作用也在不断地扩大,为此,教育资源的组织形式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变更。按照扩展知识空间理论的观点,新一代的教育资源平台应该把资源分成问题对象、技能(知识点)对象和学习对象三个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部分,从而使教育资源库不再单一地为教师的教学服务,还为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评价服务。
- 傅骞刘志波陈良柱
- 关键词:教育资源库
- 班班通:从校园信息化建设走向课堂信息化应用被引量:21
- 2010年
- 班班通是在校校通及农远工程的基础上,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从校园信息化建设走向课堂信息化应用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转折点。本文从班班通的背景、内涵与意义等角度分析,尝试回答"什么是班班通""为什么要实现班班通"以及"怎样实现班班通"几个基本问题,对班班通涉及到的硬件技术环境、软件资源、教学活动三个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加以界定和描述,为班班通的实现提供了较为切实可行的思路。文章最后认为,班班通的理念的确立及解决方案的制定,其意义在于契合教育均衡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凸显信息化应用创新与变革的本质特征,建立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范式,把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这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所在。
- 刘志波齐媛
- 关键词:班班通软件资源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