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园琦
- 作品数:36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外伤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点
- 2008年
-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年问收治的儿童硬脑膜下血肿166例的临床特点。结果儿童硬脑膜下血肿占同期儿童颅脑外伤的15.1%、颅内血肿的31.6%。新生儿、婴幼儿在本组中占42.2%。随着年龄的增长,造成出血的主要原因依次为产伤、坠落伤以及车祸和暴力伤害。血肿主要位于小脑幕上,主要症状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和神经系统局灶症状。需要手术治疗者仅为所收治患儿的24.7%,手术方法包括钻孔血肿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结论儿童硬膜下血肿多数可以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的指征是:有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缺陷,CT显示血肿较大,占位效应明显。多数经及时治疗后预后较好。
- 冀园琦谢坚佟献增
- 关键词:儿童硬膜下血肿
- 促甲状腺释放激素类似物YM-14673对大鼠脊髓损伤后水肿的影响
- 1999年
-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类似物,YM-14673大鼠脊髓损伤后水肿的影响。方法用改良Allen氏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分设正常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损伤后15分钟注射YM-14673,用称重法测量脊髓的水含量,公式:(湿重-干重)÷湿重×100%。结果对照组示伤后24小时脊髓水肿,治疗组显示在24小时脊髓水肿减轻。结论早期应用TRH类似物,YM-14673可减轻脊髓损伤后的脊随水肿。
- 冀园琦张家瑾张辉翟晶
- 关键词:脊髓损伤脊髓水肿TRH
- 儿童后颅窝肿瘤术后小脑性缄默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窝肿瘤术后小脑性缄默综合征(CMS)的临床特征及CMS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2例后颅窝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术后有无CMS,分为CMS组(31例)和非CMS组(91例)。观察CMS组患儿缄默的临床特点,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及术前影像学特征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断影响术后CM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22例患儿中,31例(25.4%)术后发生CMS。术后即刻发生CMS 19例,术后≤3 d出现CMS 11例,术后第7天出现CMS1例。至末次随访,除3例死亡患儿,其余28例患儿CMS持续时间为7~315 d,12例CMS持续时间为7~28 d,25例CMS持续时间≤90 d。CMS组与非CMS组比较,男性[分别为80.6%(25/31)、49.5%(45/91)]和髓母细胞瘤患者占比高[分别为71.0%(22/31)、37.4%(34/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MS组与非CMS组比较,实性肿瘤占比高[分别为92.9%(26/28)、67.5%(56/83)]、下蚓部受累多[分别为100.0%(28/28)、69.9%(58/83)]、脑干受压占比高[分别为85.7%(24/28)、61.4%(51/83)],比较两组肿瘤的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年龄、肿瘤直径、Evan′s指数、脑积水、室旁水肿及上蚓部受累者占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4.7,95%CI:1.5~14.1,P=0.006)、脑干受压(OR=4.7,95%CI:1.3~16.4,P=0.017)是影响后颅窝肿瘤患儿术后发生CM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MS多发生于术后早期,且多于3个月内恢复,男性、脑干受压可能是术后CM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杨伟葛明黄凯坤彭亚光张天蕾冀园琦孙骇浪渠沛然彭小娇蔡英杰
- 关键词:脑肿瘤儿童
- 儿童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抗凝治疗的队列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评估抗凝治疗是否可以改善患儿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症状和长期生存质量。方法资料选取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CVST患儿58例(1个月~16岁)。其中,接受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尿激酶)38例,为抗凝治疗组(抗凝组);行非抗凝对症治疗20例,为非抗凝治疗组(非抗凝组)。回顾性分析评价两组血栓复发率、抗凝相关出血率及长期预后情况。长期生存质量应用改良Rankin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出现抗凝治疗相关出血2例(5.3%)。复发5例(8.6%)中,抗凝组1例,非抗凝组4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死亡5例(8.6%)中,抗凝组1例,非抗凝组4例,抗凝治疗同单纯对症治疗相比降低病死率25%~30%。长期随访45例(不包括死亡5例及失访8例)临床长期预后不良6例(13.3%),整体预后不良(包括死亡5例和长期预后不良6例)11例(22%)。影响长期预后因素中足月儿预后较好(风险比0.12,P=0.045)、颅内病灶广泛预后较差(风险比15.16,P=0.042)和抗凝治疗为主要减少预后不良发生率因素(风险比0.007,P=0.024);起病初期颅高压发生的相关因素中,新生儿窒息史患儿颅高压发生率低(风险比0.35,P=0.025)、颅内病灶广泛发生率高(风险比8.73,P=0.048)和发病时间较短治疗及时的患儿发生颅高压率较低(风险比0.89,P=0.003)。同时,抗凝治疗对于亚急性期颅高压控制有一定帮助(P=0.048)。结论对于儿童CVST(包括轻度颅内出血的CVST患儿)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其复发率,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长期生存质量。
- 王澎吉训明冀园琦张建
-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
- 神经内镜治疗儿童鞍上池囊肿的术后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神经内镜脑室囊肿脑池造瘘术(VCC)治疗儿童鞍上池囊肿的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4年11月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3例鞍上池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1.99岁。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影像学检查证实鞍上池囊肿合并脑积水。全部病例应用神经内镜行脑室囊肿脑池造瘘术(VCC)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5年。结果并发症包括抽搐8例,出现时间为术后1~19h,平均5h,经镇静治疗后抽搐消失,未遗留癫痫。发热23例,均为中一高度发热,持续2~7d,反复腰椎穿刺检查证实为非感染性一过性发热。低钠血症2例,经静脉补钠治疗缓解。硬膜下积液2例,均为婴儿期(〈1岁)患儿,随诊半年后积液消失。皮下积液并伤口感染1例,经脑室外引流伤口清创后痊愈。术后随访全部病例未见囊肿复发。结论神经内镜是治疗鞍上池囊肿的首选方法。抽搐和发热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尤其对于婴幼儿。抽搐与患儿年龄、术后颅内压急剧变化及发热有关。术中应注意冲洗液温度和流速控制,缩短操作时间,减少颅内压的骤然变化;术后注意降温、镇静治疗,长期预后良好。术后发热为非感染性一过性症状,术后对症治疗及反复腰椎穿刺引流脑脊液后可有效控制。术后低钠血症与过度烧灼和剪除囊肿壁有关,囊肿造瘘时应尽量选择无血管区并避免过度烧灼囊肿壁,减少术后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 邹哲伟冀园琦
- 关键词:神经内窥镜脑室造口术囊肿手术后并发症
- 老年人脑肿瘤手术死亡27例分析被引量:7
- 1994年
- 分析了我院1985年至1991年手术治疗的366例老年人脑肿瘤中27例死亡病例,病死率为7.4%。对其术前、术后的并存症、并发症、死亡原因及降低病死率的措施进行了讨论。老年脑肿瘤患者术前并存症主要是心血管疾病,手术死亡原因主要是术后并发症,其中以肺部感染、心肌梗塞或心衰为主。提出术后脑梗塞和肾功能受损可能与补液量不足和大量应用甘露醇有关。
- 冀园琦
- 关键词:脑肿瘤死亡率外科手术
- 早期应用神经内镜治疗婴儿非综合征型颅缝早闭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早期行神经内镜颅缝条状切除术后辅助矫形头盔治疗婴儿非综合征型颅缝早闭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例非综合征型颅缝早闭患儿的临床资料,8例患儿月龄为(4.1±0.8)个月(3~5个月)。其中,矢状缝早闭5例,冠状缝早闭2例,多发颅缝早闭1例。8例患儿均于神经内镜下行颅缝条状切除术。术后要求佩戴矫形头盔治疗9~12个月,每日佩戴时间≥22 h。佩戴矫形头盔后定期门诊随访,进行头颅扫描建立三维模型,复查头颅形态并测量头围、头颅横径、头颅前后径、头颅指数(CI)、头颅不对称指数(CVAI)、头顶-鼻根-颏下点(V-N-G)夹角,同时留取手术前、后的头面部照片,以评估矫正效果。术前发育商评估异常的患儿术后复查发育商,以评估手术对神经系统发育的改善作用。结果 8例患儿中,2例行冠状缝条状切除术,5例行矢状缝条状切除术,1例行多发颅缝条状切除术。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8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为(7.5±1.5)个月(6~10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2例单侧冠状缝早闭患儿的CVAI分别由3.062、3.341降至0.232、0.312,V-N-G角分别由167°和169°矫正为180°和178°,前斜头畸形及特征性颌面部畸形的矫正效果满意。5例矢状缝早闭患儿中,3例正确佩戴头盔的患儿头颅宽度增加、狭窄的双顶径增宽、CI恢复至0.80~0.89,矫正达到满意水平;2例矫正效果不满意,CI均<0.75。1例多发颅缝早闭患儿,头围由400.5 mm增至432.5 mm,三角形头颅逐渐膨隆圆润恢复正常外观,矫正效果满意。术前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的1例多发颅缝早闭患儿,术后6个月复查发育商正常。结论初步观察发现,对于非综合征型颅缝早闭的患儿,早期行神经内镜下颅缝条状切除、术后辅助矫形头盔治疗既可矫正头颅畸形、颌面部畸形,也可一定程度上改善�
- 张迪葛明冀园琦郑铁华孙骇浪邹哲伟李大鹏蔡英杰彭小娇
- 关键词:颅缝早闭颌面畸形婴儿神经内镜矫形外科固定装置
- 单中心87例髓母细胞瘤的预后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影响髓母细胞瘤(MB)患儿生存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7例MB患儿的临床资料。87例患儿均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69例行化疗,73例行放疗。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儿的总生存期(OS)。采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患儿OS的影响因素。结果87例患者中,75例达肿瘤全切除,10例为近全切除,2例行部分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经典型64例,促纤维增生/结节型13例,大细胞/间变型6例,广泛结节型4例;分子分型结果显示,32例患儿中,Group 4型17例,SHH型10例,Group 3型和WNT型分别为3例和2例。术后诊断为小脑性缄默综合征(CMS)者33例(37.9%)。87例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范围)为22.5(1~86)个月,7年生存率为61.7%。单因素log-rank分析结果提示,危险分层(χ^(2)=15.80,P<0.001)、术前存在肿瘤播散(χ^(2)=13.72,P<0.001)、术后放疗(χ^(2)=25.92,P<0.001)、术后化疗(χ^(2)=3.89,P=0.049)与MB患儿的OS可能有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术后放疗为MB患儿OS的独立影响因素(HR=-2.37,95%CI:0.03~0.31,P<0.001),而危险分层、术后化疗、年龄、肿瘤切除程度、术前有无肿瘤播散、术后是否诊断为CMS均非OS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术后是否发生CMS并不影响MB患儿的生存预后,而术后放疗有利于改善其预后。
- 杨伟葛明孙骇浪蔡英杰冀园琦彭小娇赵凤毛张天蕾杨萍陈佳树
-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儿童
- 脊柱哑铃型肿瘤患儿分期手术后肌力恢复影响因素分析
- 2016年
- 目的分析脊柱哑铃型肿瘤患儿分期手术后影响肌力恢复的因素。方法选择脊柱哑铃型肿瘤患儿51例,均行一期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者化疗后行二期手术切除腹膜后和(或)后纵隔肿瘤,良性者择期行二期手术切除腹膜后和(或)后纵隔肿瘤。术后随访,评价肌力恢复情况,分析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术前肌力、病变节段及括约肌功能障碍情况对患儿分期手术后肌力恢复的影响。结果 51例患儿中,肌力未完全恢复33例,完全恢复1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脊柱哑铃型肿瘤患儿分期手术后肌力恢复情况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病变节段均无关(P均〉0.05),与术前肌力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肌力下降是术后肌力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OR=2.635,95%CI:1.258~5.522,P〈0.05)。结论术前肌力下降是脊柱哑铃型肿瘤患儿分期手术后肌力恢复的影响因素。
- 邹哲伟崔晓环冀园琦
- 关键词:哑铃型肿瘤脊柱分期手术肌力
- 儿童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初步探讨影响儿童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DIPGs)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24例DIPG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法分析年龄、性别、病程(≤5周对比>5周)、是否存在外展神经麻痹、病变是否包绕基底动脉和有无强化、是否有脑积水和病变转移、治疗方式以及就诊时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50分对比≤50分)对生存期的影响。将上述部分指标(P<0.1)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为8.2~23.3个月。至末次随访,18例死亡。24例患儿的中位生存期为35.9周(3.0~181.0周);1年生存率为29.2%,2年为4.0%。手术治疗的5例患儿均死亡,中位生存期为12.0周(5.0~77.3周),1年的生存率为20.0%,2年为0。单纯行放化疗的9例患儿,中位生存期为45.0周(11.6~101.9周),1年生存率为55.6%,2年为44.4%。10例姑息治疗的患儿,中位生存期为29.0周(3.1~181.6周),1年生存率为30.0%,2年为10.0%。log-rank检验显示,病程短、病变强化、病变包绕基底动脉、KPS≤50分的患儿生存期短(均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治疗方式,是否有外展神经麻痹、脑积水、病变转移的患儿间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病变强化(RR=181.57,95%CI:3.28~10045.64,P=0.011)和较短的病程(RR=0.91,95%CI:0.84~0.99,P=0.024)是降低生存期的重要因素。结论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与姑息治疗比较,手术及放化疗不能有效改善DIPGs患儿的预后;病程较短和病变有强化的患儿预后更差。
- 陈佳树冀园琦孙骇浪杨伟杨萍葛明
- 关键词:脑干肿瘤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