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蓓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肤
  • 3篇细胞
  • 2篇人皮肤
  • 2篇紫外线
  • 1篇大细胞
  • 1篇多变根毛霉
  • 1篇多态
  • 1篇多态现象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皮肤毛...
  • 1篇源性
  • 1篇中波
  • 1篇人皮肤成纤维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状瘤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瘤
  • 1篇乳头状瘤病
  • 1篇乳头状瘤病毒

机构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欧莱雅中国研...
  • 1篇常熟市新区医...

作者

  • 7篇齐蓓
  • 6篇顾恒
  • 4篇陈旭
  • 3篇鞠梅
  • 3篇黄丹
  • 3篇任发亮
  • 2篇陈崑
  • 2篇常宝珠
  • 1篇孙建方
  • 1篇甄雅贤
  • 1篇张小华
  • 1篇陈浩
  • 1篇沈永年
  • 1篇张青松
  • 1篇杨夕芳
  • 1篇李新宇
  • 1篇陈琴芳
  • 1篇徐宏彬

传媒

  • 4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73第2外显子第4和14位基因多态性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易感性与p73基因第2外显子第4和14位碱基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南京地区尖锐湿疣患者83例、Bowen样丘疹病患者11例的皮损和血样,以在性病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性病高危人群150例为阴性对照,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皮损中感染的HPV—DNA序列,并在GenbankBlast上进行比对,鉴定HPV型别,抽提尖锐湿疣和Bowen样丘疹病患者以及阴性对照组的血样DNA,以shP73引物对p73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检测患者和阴性对照组的p73第2外显子第4和14位基因的多态性,分析HPV易感性和宿主p73基因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83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HPV-6型35例占42.2%,HPV-11型34例占41.0%;11例Bowen样丘疹病患者皮损中HPV-16型5例(5/11),HPV-6型3例(3/11)。p73基因多态性检测,83例尖锐湿疣患者血样测序阳性83例,11例Bowen样丘疹病患者血样测序阳性11例,对照组150例血样测序阳性132例。与对照组相比,三种基因型中,A4T14/A4T14基因型感染HPV患尖锐湿疣(OR=4.89,95%C/=1.50~15.91)或Bowen样丘疹病(OR=7.11,95%CI=1.144—44.20)的风险更高。G4C14/G4C14基因型与其他两种基因型相比,感染HPV后患Bowen样丘疹病的风险较低(OR=0.16,95%CI=0.04~0.65)。结论p73第2外显子携带A4T14基因增加了Bowen样丘疹病和尖锐湿疣的患病风险,但其第4和14位碱基的多态性与罹患高危型与低危型HPV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齐蓓张小华陈琴芳杨夕芳顾恒鞠梅
关键词:尖锐湿疣多态现象P73基因
面部慢性放射性皮炎一例
2013年
患者女,16岁,右侧面部色素沉着、瘢痕15年来我院就诊,1岁时因鲜红斑痣在当地医院行同位素敷贴治疗,患者家长诉每次贴5min,每天1次,连续10d,剂量和敷贴类型不详,治疗后出现糜烂、溃疡,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皮损干涸,留有瘢痕、色素沉着,之后数年渐出现色素减退,逐渐增多、扩大,现为右面部大片色沉、色素减退、瘢痕、红斑,皮损稳定无特殊不适。体检: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面部见黄褐色大片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红斑、瘢痕,鼻右侧凹陷性瘢痕(图1)。临床诊断:慢性放射性皮炎。
任发亮陈旭常宝珠齐蓓黄丹陈崑鞠梅顾恒
关键词:面部色素沉着放射性皮炎慢性凹陷性瘢痕皮肤科检查色素减退
中波紫外线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自噬对凋亡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导的自噬对细胞凋亡活性的影响。方法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来自于23岁健康男性环切术后包皮的原代培养,连续传代培养后取第3~10代的细胞进行实验。通过单丹酰戊二胺(MDC)染色和免疫荧光标记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方法,确定不同剂量3-甲基腺嘌呤(3-MA)对自噬的抑制作用。UVB照射后立即加入0.5mmol/L3-MA孵育细胞4h作为自噬的抑制方法。Hoechst和碘化丙啶(PI)染色结合AnnexinV-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和PI标记细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作为细胞凋亡的定性和定量方法。结果0.5mmol/L3-MA能明显抑制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自噬活性(饥饿诱导组自噬细胞阳性百分数为63.037%±5.876%,3-MA孵育后下降至34.425%±5.183%)。空白对照组、30、50、100mJ/cm。UVB照射组标记LC3绿色荧光信号逐渐增强,照射后立即对上述4组加入3-MA孵育4h则LC3蛋白表达差异不明显。0.5mmol/L3-MA对细胞活性影响最小。50mJ/cmzUVB照射下加入3-MA孵育较未加3-MA孵育细胞强Hoechst和强PI双染细胞增多;100mJ/cm2UVB照射后加3-MA孵育较未加3-MA孵育细胞强Hoechst和强PI双染细胞减少。AnnexinV—FITC和PI标记细胞后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在50mJ/cmzUVB照射下,抑制自噬的细胞中晚期凋亡水平[(10.933±0.839)%]较未抑制细胞[(7.267±0.473)%]上升,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0,P〈0.05);而在100mJ/cmzUVB照射下,抑制自噬的细胞中晚期凋亡水平[(7.100±0.781)%]较未抑制细胞[(10.133±0.681)%]下降,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9,P〈0.05)。结论50mJ/cm。UVB照射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自噬通过抑制凋亡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而在100mJ/cm。UVB照射下发生的较高水平自噬可能诱导了自噬.I生细�
陈旭张青松鞠梅任发亮黄丹齐蓓陈崑常宝珠李新宇顾恒
关键词:紫外线成纤维细胞自噬
多变根毛霉致原发性皮肤毛霉病1例及文献回顾被引量:5
2012年
报告1例多变根毛霉引发原发性皮肤毛霉病,并对国内报道的10例类似病例进行文献回顾。患者男,26岁。右上肢皮肤结节硬块18年,颈部肿块3年。患者曾接受伊曲康唑、氟康唑治疗,疗效不佳。X线片示右手指关节融合畸形,右上肢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提示神经源性损伤。皮损组织病理可见真皮内较多量多核巨细胞及少量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多核巨细胞内见可疑菌丝,PAS及银染均可见阳性染色的菌丝。经真菌培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多变根毛霉。经总用量为2 326 mg两性霉素B治疗后,患者皮损明显消退,随访2年无复发。文献回顾发现,多变根毛霉所致原发性皮肤毛霉病病程较长,致死率低,及时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疗效,且药物不良反应经过对症处理多数可以耐受。从该例患者来看,多变根毛霉感染亦可能造成关节神经的不可逆损伤,即使皮损最终得以清除仍因患肢畸残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及时足量地给予两性霉素B是多变根毛霉所致原发性皮肤毛霉病治疗的关键。
齐蓓陈旭任发亮徐宏彬沈永年顾恒
关键词:多变根毛霉两性霉素B原发性皮肤毛霉病
肥大细胞瘤
2012年
患儿男,11个月。主诉:右大腿暗红色斑块11个月。现病史:患儿出生后,家人发现其右大腿有一黄豆大红色丘疹,皮疹偶有痒感,无明显诱因皮疹表面曾出现过水疱和血疱,可自行消退。曾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无效,皮损渐增至甲盖大,于2010年8月来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就诊。既往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陈浩万川齐蓓孙建方
关键词:肥大细胞瘤
皮肤免疫系统与光致癌被引量:3
2011年
随着全球环境的剧烈变化,人类生存活动受到紫外线照射的威胁日益加剧,特别是皮肤光致癌已成为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光致癌(photocarcinogenesis)指由于长期接受紫外线照射而引发皮肤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和恶性黑素瘤等.
陈旭齐蓓黄丹顾恒
关键词:皮肤免疫系统皮肤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基底细胞癌全球环境
东亚人皮肤老化的特点被引量:2
2009年
皮肤老化包括外源性老化和内源性老化。内源性老化又称自然老化,与年龄增长相关;而外源性老化主要与紫外线辐射有关,通常称其为光老化。研究自然老化的特点时,多以非曝光部位皮肤(如臀部、前臂内侧等)作为研究对象;而在光暴露部位,如面部、颈部、双前臂伸侧等,自然老化和光老化共存,且难以明确区分。因此本文提及皮肤老化的特点,如非特别注明,多为光老化和自然老化的共同作用。
齐蓓甄雅贤顾恒
关键词:皮肤老化自然老化紫外线辐射光老化外源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