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彧 作品数:79 被引量:457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吸烟及戒烟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吸烟及戒烟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期间在门诊复查的1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吸烟及戒烟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将其中问卷填写完整的153例患者分为不吸烟组(72例)和吸烟组(81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吸烟组对于吸烟危害他人健康认知的比例高于吸烟组(100%比91.4%,P=0.011),不吸烟组对于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认知的比例也高于吸烟组(80.6%比60.5%,P=0.007),而吸烟组对于吸烟与缺血性心脏病相关认知的比例高于不吸烟组(61.7%比40.3%,P=0.008)。吸烟组从朋友同事中获得吸烟及戒烟相关知识和从医护人员中获得吸烟及戒烟相关知识的比例均高于不吸烟组[分别为22.2%比8.3%(P=0.018)和55.6%比26.4%(P=0.000)]。吸烟组中,已戒烟患者68例(84.0%),未戒烟患者13例(16.O%)。戒烟患者的戒烟依从性比例及家庭成员对患者的戒烟支持比例均高于未戒烟患者[分别为82.4%比38.5%(P=0.001)和94.1%比61.5%(P=0.003)]。未戒烟患者术后尼古丁依赖评分较术前显著减低(3.77±2.31比2.46±2.30,P=0.008)。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对吸烟与冠心病和其他疾病的关联性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缺乏。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戒烟宣教和家庭成员的支持是促使患者成功戒烟的重要因素。 李欣 赵舟 刘刚 金新新 陈彧 胡大一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心血管外科手术 吸烟 戒烟 低射血分数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长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低左心室射血分数(≤40%)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手术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4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OPCAB的低射血分数患者顺利出院63例的随访临床资料,男48例,女15例;平均年龄(65.1±9.2)岁,左心室射血分数为33.8%±5.0%,对其长期随访,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对数秩检验(log-rank test)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时间3~107(71.3±24.4)个月,失访6例(9.5%)。随访期内死亡19例(30.2%),其中与心脏相关死亡10例(15.9%)。术后1年、3年、5年、8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6.7%(61)、94.9%(60)、85.9%(55)、77.2%(53)。单因素分析表明,左心室射血分数≤30%、急性心肌梗死<30 d(急性心肌梗死发生30 d内即接受手术)是影响患者远期生存率的潜在危险因素(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左心室射血分数≤30%(RR=4.662,P<0.05)及心肌梗死<30 d(RR=5.544,P<0.05)是择期OPCAB患者术后发生心脏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冠心病患者行OPCAB治疗效果良好。左心室射血分数≤30%及急性心肌梗死<30 d是择期OPCAB患者术后发生心脏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凌云鹏 刘曦 吴先球 陈彧 陈生龙 金新新 董穗欣 胡大一关键词: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应用NHP量表评价糖尿病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应用NHP量表评价糖尿病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于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以书信的方式对患者发送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ottingham healty profile,NHP),共273例患者填写并寄回生命质量问卷。结果非糖尿病组NHP总分及各个亚组得分均低于糖尿病组。两组间NHP总分[(68.32±16.98)vs(105.08±19.20)]有显著性差异(P=0.000),其中在疼痛[(6.61±14.26)vs(12.98±20.51)]、睡眠[(14.81±21.1)vs(25.25±32.2)]、活动能力[(6.95±12.13)vs(12.51±15.32)]亚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9,0.004,0.005),精力亚组[(27.18±25.84)vs(35.73±30.63)]有显著性差异(P=0.039),情绪反应、社会孤独感亚组无显著性差异(P=0.32,0.112)。结论糖尿病是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 马琛明 陈彧 解基严 万峰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 生命质量 糖尿病 肾移植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成功救治一例 被引量:1 2009年 患者男,66岁,因活动后喘憋5年,不能平卧伴体重下降3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劳累后喘憋症状,休息后可缓解,未治疗。5个月因“感冒”,曾输液治疗(药名不详),无好转,喘憋症状加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收入我院心脏中心。近3个月来体重减轻10k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20余年,9年前因“高血压肾损害”行肾移植术,服用吗替麦考酚酯和环孢霉素A治疗,激素已停用1年。无其他病史。入院体格检查:一般状况差,营养差,皮肤无淤点,无黄染,双肺底可闻及散在湿哕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00次/min,二尖瓣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心底部放射,主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无震颤。肝脾不大,下肢无水肿。 刘刚 陈彧 汤楚中 赵红 解基严 胡大一关键词:肾移植术后 感染性心内膜炎 舒张期杂音 阵发性呼吸困难 喘憋症状 高血压肾损害 曲马多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曲马多用于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OPCABG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术中均吸入1%七氟醚和静注舒芬太尼维持麻醉,关闭胸骨前分别采用曲马多(T组)和舒芬太尼(S组)自控镇痛。记录患者疼痛VAS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T组静息VAS评分显著低于S组(P<0.05)。两组术后清醒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曲马多用于OPCABG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赵红 冯艺 毛银泉 姜燕 陈彧 凌云鹏关键词:曲马多 舒芬太尼 术后镇痛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搭桥内镜大隐静脉获取术136例 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小切口获取大隐静脉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价值。方法411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依据患者意愿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及传统开放大切口手术获取大隐静脉,其中136例应用内镜静脉获取术(endoscop icve in harvesting,EVH),275例应用开放静脉获取术(open ve in harvesting,OVH),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下肢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VH组下肢切口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4%(25/136),显著低于OVH组36.7%(101/275)(2χ=14.406,P=0.000),其中下肢浮肿、感觉异常、血肿和液化发生率EVH组均低于OVH组,分别为1.5%(2/136)vs.35.3%(97/275)(2χ=56.861,P=0.000)、7.4%(10/136)vs.33.8%(93/275)(2χ=33.937,P=0.000)、16.2%(22/136)vs.27.3%(75/275)(2χ=6.214,P=0.013)和0.7%(1/136)vs.8.7%(24/275)(2χ=10.174,P=0.001)。总手术时间EVH组为(226.3±28.5)m in,OVH组为(224.7±19.2)m in,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673,P=0.502)。血管桥早期失功EVH组和OVH组各发生1例,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χ=0.000,P=1.000)。远端吻合口数目EVH组(3.6±0.8)个,OVH组(3.3±1.0)个,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049,P=0.002),但临床意义不明显。结论内镜大隐静脉获取术可以显著降低高危患者的切口相关并发症,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和血管桥早期失功发生率,亦不会减少远端吻合口数量而影响冠状动脉的完全再血管化治疗。 郑毅 万峰 凌云鹏 陈彧 江龙 周继梧 肖连波 宋书田 张玉辉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 大隐静脉 内镜 四种不同类型的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 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分析四种不同类型的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 (MIDCAB)的临床应用与特点。方法 总结在 6个单位实施 2 2例MIDCAB手术的临床资料 ,单支病变 19例 ,双支病变 3例 ;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为 (5 7.1±12 .3) %。四种类型手术分别为 :Ⅰ型 (全麻左前外侧LAST切口 ) 15例 ;Ⅱ型 (全麻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的小LAST切口 ) 2例 ;Ⅲ型 (连续硬膜外麻醉清醒状态下LAST切口 ) 3例 ;Ⅳ型 (全麻胸骨中下段LESS切口 ) 2例。结果 所有MIDCAB手术均成功 ,同期行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1例。手术时间 110 .4± 13.2min。术后无死亡病例。 1例LESS切口愈合不良 ,无其他并发症。随访中有 1例术后 1年出现右冠状动脉狭窄 ,行介入治疗成功。其余患者均无心绞痛症状 ,心功能良好。结论 MIDCAB手术安全可靠。四种不同类型手术中 ,以Ⅰ型术式最常用 ,Ⅱ型术式微创效果最好 ,值得推广 ;Ⅲ型术式对技术水平要求高 ,而Ⅳ型术式最易于掌握。 万峰 陈彧 王怀军 郝建潮 徐东关键词:手术方式 连续硬膜外麻醉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3例诊治体会 2005年 目的:总结分析63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OPCABG)的临床应用及其优越性。方法:2001年8月~2005年1月不完全统计OPCABG63例,评价手术相关资料及近期效果。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围术期严重心律失常1例(频发室早发展为室颤),经抢救恢复正常。1例出现乳糜胸。结论:OPCABG术后并发症少,在合并有体外循环高危因素的冠心病患者,其优势得到更好体现;需麻醉师的密切配合,并对其技术有更高要求,尤其是显露左回旋支时,麻醉师须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但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毕克毅 龚纪文 苗青 杨晓刚 王勤 韩波 陈彧 陈生龙关键词: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脏外科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外科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及其术前与术中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我科行择期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168例,总结其人口学资料及相关的临床资料。以高胆红素血症组为研究组,非高胆红素血症组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本组168例中,术后发生高胆红素血症73例,发生率为43.4%。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前谷丙转氨酶水平、转肽酶、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术前左房前后径、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生率、合并同期瓣膜手术、术中失血、术中输血输浆、手术及总麻醉时间是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OR 1.440,95%CI 1.216-1.706,P=0.000)与手术时间(OR 5.745,95%CI 1.143-28.877,P=0.034)是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胆红素血症组患者术后24 h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总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时间以及术后总住院时间亦显著增加(P〈0.05),但围手术期死亡率并未显著增加(P=0.974)。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在心脏外科术后发生率较高,术前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和手术时间的延长是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与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以及术后总住院时间的延长显著相关。 高卿 李辉 陈生龙 凌云鹏 刘刚 陈彧关键词:心脏手术 高胆红素血症 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生命质量评价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运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和杜克活动问卷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DM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273例进行生命质量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的评价。结果共有DM患者52例;两个生命质量问卷的信度分析结果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1、0.75,结构效度分析结果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统计学相关性。DM组与非DM组的西雅图心绞痛问卷总分及各亚组得分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杜克活动问卷总分、VO_(2PEAK)得分、MET得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糖尿病可能是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 马琛明 陈彧 解基严 万峰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生命质量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