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甲

作品数:30 被引量:88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紫外线
  • 7篇降水
  • 5篇气候
  • 4篇气象
  • 4篇热带
  • 4篇副热带
  • 4篇副热带高压
  • 4篇干旱
  • 4篇高温
  • 3篇农业干旱
  • 3篇气候变化
  • 3篇空气质量
  • 3篇旱灾
  • 3篇暴雨
  • 2篇农业
  • 2篇农业旱灾
  • 2篇气候概况
  • 2篇气候事件
  • 2篇气温
  • 2篇气温降水

机构

  • 18篇广西壮族自治...
  • 13篇广西气象局
  • 3篇广西气象减灾...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30篇陆甲
  • 9篇李雄
  • 9篇董蕙青
  • 7篇李艳兰
  • 5篇周美丽
  • 5篇何洁琳
  • 4篇黄雪松
  • 3篇廖雪萍
  • 3篇谢敏
  • 3篇黄卓
  • 2篇廖国莲
  • 2篇吴燊先
  • 2篇李耀先
  • 2篇郑凤琴
  • 2篇陆虹
  • 2篇陈思蓉
  • 1篇赵金彪
  • 1篇李雄
  • 1篇莫雨淳
  • 1篇徐圣璇

传媒

  • 12篇气象研究与应...
  • 3篇广西气象
  • 1篇气象科技
  • 1篇广东气象
  • 1篇广西农学报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2007年中...
  • 1篇广西气象学会...
  • 1篇广西省气象学...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2005年广...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广西农业干旱的适用性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分析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IM_CI)对广西农业干旱的监测评估效果,探讨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广西农业干旱监测评估的适用性。【方法】利用广西89个台站的气象资料,使用农田土壤水分平衡方程(FSWB)、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IM_CI)分别模拟监测1961-2010年的广西农业干旱情况,对比分析两种指数的应用效果。【结果】IM_CI对农业干旱的历史灾情、典型过程的旱情演变、季节干旱频率的时空特征及季节的干湿特点有较好的描述,总体优于FSB。【结论】IM_CI对广西农业干旱的监测评估效果较好,适用于广西农业的干旱监测评估。
陆甲李广海李艳兰何洁琳李耀先廖雪萍
关键词:农业干旱
基于小时数据的广西汛期降水日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23年
利用2005—2021年广西9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逐时降水观测资料,对广西汛期降水的小时平均降水量、降水频率、降水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空间分布上,小时平均降水量和降水频率日峰值从南向北呈“高-低-高”形态,降水强度日峰值则呈南高北低,高值区出现沿海和桂东南。(2)桂东北、桂西北和沿海地区的小时平均降水量峰值出现在04—09时,桂东南出现在15—17时,桂西南出现在05—07时和16—18时,桂东南多昼雨,其它地区多夜雨。(3)沿海地区的降水强度日变化最明显,桂东南、桂西南次之,桂东北和桂西北不显著。(4)各区域的降水变化特征和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影响天气系统有很大关系,桂东北、桂西北小时平均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峰值的出现在5—6月,以锋面降水和夏季风降水为主,桂东南、桂西南和沿海地区的小时平均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峰值出现在6—8月,以夏季风降水和热带系统降水为主。
廖胜石卓健陆甲
关键词:降水日变化降水强度降水频率
2022年广西罕见龙舟水的大尺度环流成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利用NCEP大气再分析资料、广西降雨量资料,对2022年广西罕见龙舟水的大尺度环流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22年龙舟水期间高层欧亚中高纬地区高压脊异常偏强,引导冷空气持续南下影响华南地区,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偏强、位置偏南,南亚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东,在广西上空构成了有利于垂直运动的环流配置。中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西段脊线位置偏南,导致水汽输送偏南。低层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异常偏强,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前沿位置偏南,水汽收支在华南地区较常年偏多40%。在多个大尺度环流系统异常特征共同作用下,广西发生了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天气。
廖胜石罗小莉陆甲
关键词:天气学环流特征副热带高压
广西农业旱灾对气温降水的响应特征
基于日降水量、日最高气温以及广西农业干旱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资料,分析不同月份不同时间尺度的降水、最高气温与年度农业旱灾的相关关系,探讨广西农业旱灾对降水、气温响应的敏感时段及特征。结果表明:旱灾对不同时段的气温降水的响...
陆甲廖雪萍李耀先
关键词:农业干旱降水高温
文献传递
广西2022年“龙舟水”期间极端暴雨特征及强度分析被引量:6
2023年
利用广西91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和2790个区域自动站降水量观测资料,采用广西区域性暴雨过程综合强度定量评估方法,对2022年“龙舟水”期间区域性极端暴雨过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2年广西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强的一次“龙舟水”,期间全区平均累计降雨量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多;共出现4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其中6月16—21日过程综合强度最强。1961—2022年,“龙舟水”期间广西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达到特强等级的过程有24次,特强暴雨过程发生了年代增多变化;62a间,仅2000年和2022年出现了2次特强过程,且2022年的特强过程平均综合强度比2000年过程强。
黄雪松李妍君何洁琳李艳兰廖胜石谢敏秦川陆甲
广西农业旱灾对气温降水的响应特征被引量:11
2015年
基于日降水量、日最高气温以及广西农业干旱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资料,分析不同月份不同时间尺度的降水、最高气温与年度农业旱灾的相关关系,探讨广西农业旱灾对降水、气温响应的敏感时段及特征。结果表明:旱灾对不同时段的气温降水的响应不同。其中农业旱灾与降水呈反相关关系,其对降水的明显响应集中在6-11月份;受灾面积对一个月的降水可以有明显响应,而成灾面积对降水的明显响应在一个月以上;高温对农业旱灾有一定的影响,高温与降水不足的叠加可加剧旱情。
陆甲廖雪萍李耀先
关键词:农业干旱降水高温
2021年6—9月广西异常高温成因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2021年6—9月广西经历了1951年以来最高的月平均气温,大范围高温天气频发。利用1961—2021年广西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日平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1991—2021年ERA5再分析资料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资料,对此次广西异常高温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暖是导致此次高温事件的重要气候背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位置偏西偏北、中纬度西风带扰动影响偏北以及热带气旋影响偏弱是造成广西气温异常偏高的主要原因。
赖晟陈思蓉陆甲陆虹
关键词:异常高温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广西轻雾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1961-2013年广西90个地面观测站资料,分析了近年广西轻雾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广西常年轻雾日数为125d,呈东多西少分布特征,四季轻雾日数基本持平;1961—2013年广西雾日变化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3.1d,且在1985年发生了增加的突变;轻雾最多的时间出现在21世纪初。轻雾气候变化发生的原因与广西气温升高、相对湿度和风速减小有密切关系,城镇化发展和人类活动导致排放污染物增加也是可能原因之一。
徐圣璇黄卓陆甲王帅
关键词:轻雾气候变化
影响南宁市空气污染物主要气象因子的分析
本文利用南宁市空气污染物的逐时浓度资料及其所对应的风速、温度和降水等资料,分别分析和比较了晴天条件下和强降水(台风)极端条件下污染物的变化规律,旨在了解风、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对南宁市主要污染物物S02、N02、PM10及O...
陆甲
关键词:空气质量强降水台风污染物浓度
文献传递
EMD方法在广西夏季降水量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对广西夏季降水量进行EMD分解后,利用均生函数相关法,比较不同IMF分量组合建模的预测,不同组合试验预测显示,用前二个IMF分量组合建模预测是最佳的组合方案。经对2001—2010年共10年广西夏季降水量实际预测检验表明,趋势预测准确率达70%以上,对夏季降水量预测较有参考价值。为基层台站的气候预测及服务提供一个客观预测方法。
马军陆甲赵金彪
关键词:EMD夏季降水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