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明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代谢
  • 2篇乙酰化
  • 2篇去乙酰化
  • 2篇细胞
  • 2篇SIRTUI...
  • 1篇代谢调节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基础
  • 1篇炎症
  • 1篇炎症信号
  • 1篇炎症信号通路
  • 1篇乙酰化酶
  • 1篇应激
  • 1篇有丝分裂
  • 1篇脂代谢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9篇贺明
  • 3篇阮昕
  • 1篇陈晨
  • 1篇王武庆
  • 1篇王球玉
  • 1篇赵庆华
  • 1篇陈良
  • 1篇赵倩
  • 1篇吴英理
  • 1篇张琳
  • 1篇孙英刚
  • 1篇李雪川
  • 1篇沃璐璐
  • 1篇龚一鸣
  • 1篇黄东东
  • 1篇陈国强

传媒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生理学报
  • 1篇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SIRT2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8年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lence information regulator,sirtuin)是一类高度保守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衰老、代谢、细胞凋亡、基因转录、炎症发生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哺乳动物有7种sirtuin,即SIRT1~SIRT7。其中SIRT2的异常表达与包括肝癌在内的多种癌症相关:SIRT2既可以发挥癌基因的作用,也可以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而SIRT2如何通过对不同底物去乙酰化发挥不同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该文主要对SIRT2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韩可琪阮昕贺明
关键词:沉默信息调节因子有丝分裂Β连环蛋白肝癌线粒体代谢
MicroRNA在HIF-1α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在我们以前的研究中,低氧及低氧模拟化合物可以诱导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细胞系分化。在此过程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过非转录活性的作用实现诱导细胞分化的作用。MicroRNA在转录后水平可以调节基因组中约...
贺明阴倩倩王球玉赵倩陈国强
关键词:MICRORNAHIF-1Α
文献传递
庆大霉素对水平半规管壶腹嵴的高频旋转感受功能损伤及其形态学基础被引量:11
2009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庆大霉素对前庭水平半规管壶腹嵴毛细胞的频率选择性感受功能损伤特点及其形态学基础。以豚鼠为研究对象,给予实验组1、2、3连续每天皮下注射庆大霉素(50mg/kg)1周、2周、3周,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停药后用冰水试验和高频旋转实验诱发并记录视频眼震图(videonystagmography,VNG),用低频和高频旋转实验诱发并记录前庭诱发电位(vestibular evoked potential,VsEP)。视频眼震检查记录眼震持续时间和频率,VsEP检查记录P1、P2波潜伏期和波幅(P1、P2分别起源于前庭神经和前庭神经核)。另将实验组豚鼠分批处死,取水平半规管壶腹嵴标本,扫描、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1)视频眼震检查:冰水刺激后实验组1、2眼震持续时间和频率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未引出明显眼震。高频旋转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眼震持续时间和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2眼震持续时间缩短和频率下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3亦未引出明显眼震。(2)VsEP检查:低频旋转后实验组1、2诱发电位参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3未见典型波形。高频旋转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的P1,P2无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2P1,P2潜伏期延长,两波的波幅均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3未见典型波形。(3)电镜观察:对照组壶腹嵴毛细胞形态未见异常;实验组1壶腹嵴顶毛细胞纤毛略稀疏,毛细胞水肿;实验组2壶腹嵴毛细胞损伤以中央部分坏死为主,外周细胞形态结构基本完整;实验组3毛细胞纤毛完全消失,未见形态完整毛细胞。以上结果提示,庆大霉素主要影响水平半规管壶腹嵴的高频旋转感受功能,对壶腹嵴毛细胞的损伤先以中央顶部为主,逐渐累及嵴顶外周,直至完全损伤壶腹嵴毛细胞,位于前庭感受器壶腹嵴顶部的毛细胞的损伤和�
陈良贺明王武庆
关键词:庆大霉素毛细胞
SIRT7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减轻脂多糖或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诱导的肝细胞凋亡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SIRT7(sirtuin 7)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或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3周龄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5)、LPS组(n=7)和D-GalN/LPS组(n=8),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LPS和D-GalN/LPS。24 h后收集生理盐水组和LPS组的小鼠血清和肝脏,D-GalN/LPS组于注射后8 h收集血清和肝脏。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比较3组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同时观察血清学生化指标的变化;利用TUNEL染色和F4/80染色明确小鼠肝脏内细胞凋亡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利用realtime-PCR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SIRT7、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的mRNA水平;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SIRT7、激活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和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the 78 kDa 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GRP78)等的蛋白水平。体外实验中,在正常小鼠肝细胞AML-12细胞中过表达SIRT7,并给予LPS刺激,利用Western blotting明确SIRT7对LPS引起的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分子的调控。结果·注射LPS或D-GalN/LPS后,小鼠肝脏出现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充血及肝细胞凋亡,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和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acetic transaminase,GOT)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中SIRT7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表达明显上调。在AML-12细胞系中,SIRT7过表达可明显抑制LPS引起的GRP78蛋白上调。结论·SIRT7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中的GRP78减轻LPS或D-GalN/LPS诱导的肝细胞凋亡。
阮昕张颖婷韩可琪林龙帅陈晨岳铭王楚翘孙英刚赵庆华贺明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内质网应激
Sirtuins在慢性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衰老是慢性肾脏疾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Sirtuins蛋白家族是一类高度保守的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在热量限制、寿命调控以及多种代谢疾病中起重要作用。位于细胞核中的SIRT1和SIRT6可通过对组蛋白和转录调控因子去乙酰化调控基因表达,从而抑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肾脏中的细胞凋亡、炎症和纤维化,同时也可调节细胞应激反应、脂质代谢、自噬、血压和钠平衡。而位于线粒体的SIRT3可调节多种线粒体内酶的活性,从而参与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Sirtuins蛋白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张琳贺明
关键词:慢性肾脏疾病SIRTUINS去乙酰化衰老
铁死亡相关机制与其在肝脏相关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0年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由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细胞死亡。在正常状态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可通过将脂质过氧化物转化为无毒的脂质醇以防止铁死亡的发生。近来有研究证明,肝细胞铁死亡是酒精性脂肪肝等多种肝脏疾病的诱导和加重因素之一,而通过抑制GPX4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铁死亡可能成为治疗肝癌的一种新策略。该文就铁死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肝脏相关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贺明魏倩张颖婷
关键词:肝脏疾病脂质过氧化
SIRT2在糖脂代谢调节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Sirtuins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NAD^+依赖的去乙酰化酶家族。Sirtuins(SIRT1-SIRT7)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和作用靶点参与衰老、代谢,应激反应、炎症反应、肿瘤形成等生理或病理生理过程,其中SIRT2主要分布于胞质和细胞核中,可以通过对不同的底物去乙酰化,从而调节底物的活性,参与机体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本篇综述主要讨论了SIRT2的表达调控以及在糖脂代谢过程中的作用。
臧童童柳海菲沃璐璐林双喆邢海平贺明
关键词:SIRTUINS代谢糖脂代谢
新型酒精性肝病小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的、模拟酒精性肝病(ALD)患者饮酒模式的新型ALD小鼠模型(ALDNM)。方法·在Lieber-De Carli模型基础上,结合Gao-Binge模型,使用自主设计的饲喂瓶和饲料配方,通过慢性喂养加急性灌胃法建立ALDNM模型:给予小鼠5 d液体对照饲料适应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乙醇组,每组10只;乙醇组小鼠自第6日饲喂乙醇占热量比为30%的饲料10 d,第16日上午2组小鼠各自以31.5%乙醇或等热量的糊精溶液灌胃,9 h后收集标本。比较Lieber-De Carli模型和ALDNM模型小鼠的一般情况、肝脏病理学改变和血清学指标;利用油红O染色和三酰甘油(TAG)检测,明确ALDNM小鼠肝脏脂质含量;利用realtime PCR检测ALDNM模型肝组织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肪酸合成酶(Fas)、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6(Elovl6)、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等基因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蛋白中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p-STAT3)的变化。结果·Lieber-De Carli模型小鼠一般状态较差,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无明显变化。ALDNM模型中,乙醇组小鼠肝细胞极度肿胀呈圆形,体积增大,细胞质内充满大量脂肪空泡;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乙醇组小鼠肝细胞内呈现深浅不等的油红O着色;乙醇组小鼠肝重指数、肝脏TAG含量、血清GPT和GO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血清HDL明显降低;而且,ALDNM乙醇组小鼠肝脏中炎症通路和脂质合成代谢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成功建立了ALDNM模型;该模型操作简单,构建时间短,费用低,能较好地模拟ALD患者饮酒模式和发病过程,且具有小鼠进食量平稳、重复性好、肝脏损伤明显等优点。
黄东东沃璐璐阮昕许雅芊龚一鸣杨琳希李雪川康月苧贺明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小鼠动物模型炎症信号通路
CD229在浆细胞疾病免疫分型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CD229作为新的流式细胞术(FCM)浆细胞设门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50例患者,其中浆细胞疾病110例、非血液病患者40例。采用FCM分析患者骨髓中浆细胞及其他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CD229、CD138和CD38的表达并作比较,同时比较不同设门组合得出的浆细胞百分比。结果浆细胞CD229、CD138和CD38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分别为25.54(10.01~68.34)、30.59(4.77~88.94)和67.04(18.57~98.26),CV分别为69.2%(30.9%~110.4%)、96.5%(38.4%~221.0%)和42.8%(31.5%~110.2%)。浆细胞CD229的MFI明显高于其他细胞(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D229+CD38+CD45和CD229+CD45这2种设门组合得到的总浆细胞百分比与欧洲骨髓瘤网络(EMN)推荐的参考设门组合(CD38+CD45+CD138)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98、0.94,P<0.05)。异常浆细胞CD229的MFI与正常浆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229是一种可靠的浆细胞设门抗体,可弥补CD38及CD138设门组合的不足,同时还能用于判断浆细胞的性质。
张义炜吴英理贺明
关键词:免疫分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