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荣臻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3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癌
  • 3篇胃癌
  • 3篇腺癌
  • 3篇MICROR...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肿瘤
  • 2篇微阵列
  • 2篇基因
  • 2篇病理
  • 2篇病理特征
  • 2篇肠癌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胰腺肿瘤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影响

机构

  • 6篇赣南医学院第...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赣南医学院第...

作者

  • 9篇谢荣臻
  • 4篇曾祥福
  • 3篇邓伟
  • 3篇刘晓平
  • 3篇章新华
  • 2篇石铮
  • 2篇郑岩松
  • 2篇邓龙颖
  • 2篇刘洪福
  • 1篇范琳峰
  • 1篇钟宝元
  • 1篇周小青
  • 1篇阳书华
  • 1篇张蕾

传媒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海峡药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替吉奥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晚期胃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替吉奥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1.02%,对照组为46.9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4,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0,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谢荣臻曾祥福范琳峰
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疗效
胰腺癌中异常表达的microRNA初步研究
背景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的发病率近年来在国内外均有增高趋势。胰腺癌发病隐匿且缺乏早期诊断标志物,病人就诊时往往处于晚期,目前治疗效果欠佳,其5年生存率低于5/%。因此,寻找具...
谢荣臻
关键词:胰腺癌MICRORNA微阵列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
文献传递
microRNA与消化系肿瘤的研究进展
2011年
microRNA是一类长约19~25nt,能在转录后水平负性调节mRNA表达的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它们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参与调节各种细胞过程.包括细胞凋亡、造血细胞分化、新陈代谢、皮肤生发及神经系统发育。miRNA作为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分子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阐明miRNA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miRNA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功能预示其将成为人类癌症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星。文章综述jmiRNA在胃癌、结肠癌、肝癌和胰腺癌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谢荣臻郑岩松石铮
关键词:MICRORNA肿瘤肿瘤发生
MicroRNA在人胰腺癌中表达谱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在人胰腺癌中的表达谱,为进一步研究miRNA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miRNA芯片技术比较胰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胰腺组织的miRNA表达差异;挑选其中两个差异表达的miRNA运用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验证。结果:与正常胰腺组织相比,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超过1.5倍的miRNA有15个,表达下调超过1.5倍的miRNA有11个;qRT-PCR检测8例胰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miR-10b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743±0.0222和0.0287±0.0129;miR-2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062±0.1117和0.0240±0.0137(均P<0.05),与miRNA芯片结果相符合。结论:miRNA芯片筛选出的26种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其各自在胰腺癌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郑岩松谢荣臻石铮
关键词:胰腺肿瘤微小RNA微阵列分析
miR-10a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microRNA-10a(miR-10a)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切除的胰腺癌组织标本68例,同时选取癌旁组织作为对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组织标本miR-10a表达;同时选取胰腺癌细胞株Capan-1细胞,以脂质体转染法将miR-10a重组正、反义真核表达质粒载体转染Capan-1细胞,采用RT-PCR检测转染细胞miR-10a表达,Transwell和Matrigel试验观察转染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胰腺癌组织miR-10a相对表达量为(0.213±0.02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中低分化胰腺癌miR-10a相对表达量为(0.212±0.011),明显高于高分化胰腺癌(P<0.01);有淋巴结转移胰腺癌miR-10a相对表达量为(0.217±0.01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胰腺癌(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胰腺癌miR-10a相对表达量为(0.230±0.015),明显高于Ⅰ~Ⅱ期胰腺癌(P<0.01)。转染48 h后,正义组miR-10a相对表达量为(0.021±0.010),明显高于反义组、空载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反义组miR-10a相对表达量为(0.003±0.001),明显低于空载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正义组24 h和48 h光密度(OD)值分别为(0.602±0.018)和(0.753±0.041),明显高于反义组、空载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反义组24 h和48 h OD值分别为(0.451±0.023)和(0.591±0.038),明显低于空载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正义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分别为(85.22±12.10)个和(140.24±30.54)个,明显高于反义组、空载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反义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分别为(12.52±3.22)个和(20.41±8.66)个,明显低于空载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miR-10a过表达可对胰腺癌有生长促进、增强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谢荣臻曾祥福邓伟刘晓平章新华
关键词:胰腺癌迁移临床病理特征转染
LYVE-1的表达与直肠癌远端肠壁浸润距离的关系探讨
2013年
目的检测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的表达与直肠癌远端肠壁浸润距离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78例直肠癌患者,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YVE-1在直肠癌的表达,探讨其与直肠癌远端肠壁浸润距离的关系。结果直肠癌有淋巴结转移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为(42.1±2.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32.3±3.1)(P〈0.01)。直肠癌发生远端肠壁浸润40例(51.3%),远端肠壁浸润距离为0.10~2.66 cm,平均0.23 cm。当LMVD〉38.5时,直肠远端肠壁浸润距离超过1 cm。结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YVE-1的表达可以界定直肠癌远端肠壁浸润距离,指导合理的手术切除范围,从而达到治疗的个体化。
刘晓平周小青谢荣臻曾祥福
关键词:直肠癌LYVE-1
汉族人HLA-G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汉族人HLA-G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相关性方法将123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病理学确诊为胃癌的患者),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方法(PCR SSP)对以上患者的HLA-G和HLA-DRB1等位基因亚型进行检测,观察2组患者HLA-G和HLA-DRB1等位基因亚型分布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HLA-DRB1*03和HLA-DRB1*15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RR分别为1.427和2.209;2组HLA-G*01012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RR值为1.75。结论胃癌发生可能与HLA-G*01012、HLA-DRB1-03和HLA-DRB1-15等位基因频率有较强的相关性,且均为保护性基因。
刘洪福张蕾阳书华章新华谢荣臻邓龙颖邓伟
关键词:HLA-G基因多态性胃癌
微卫星不稳定与糖尿病结直肠癌患者的关系分析
2023年
研究微卫星不稳定(MSI)和糖尿病直肠癌之间相关性。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患者133例,在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按照患者正常黏膜组织与肿瘤组织是否存在MSI进行检测和判断,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成MSI-H组与MSS/MSI-L组,对比和分析MSI-H及MSS/MSI-L患者病理特征,同时对无进展生存期进行探讨,针对糖尿病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MSI-H组与MSS/MSI-L两组对比,性别、年龄、TNM分期、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以及分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肿瘤病灶部位、肿瘤病灶直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I-H组无病生存期明显长于MSS/MSI-L组(P<0.05)。Cox研究结果表明,MSI-H为影响糖尿病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与MSS及MSI-L患者相比,MSI-H患者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且患者预后相对更好,检测MSI状态有助于为临床制定针对性的病情控制方案提供指导,同时还有助于为临床准确判断和评估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邓龙颖钟宝元赵书锋谢荣臻刘洪福
关键词:糖尿病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病理特征预后影响因素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病人治疗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9
2017年
目的:运用快速康复理论,通过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EN)和常规肠内营养(EN)组间围手术期病人营养状况、炎症指标、免疫水平及临床指标,观察EEN对胃癌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65例胃癌术后病人,按照不同时间EN支持分为EEN组(n=33)和EN组(n=32)。比较两组病人术前1天、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白细胞总数、C反应蛋白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 G),同时观察病人早期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EEN组病人术后第7天营养指标和细胞免疫指标大多高于EN组,EEN组病人术后第3天炎症指标低于EN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EEN组在术后短期内免疫水平和临床恢复及住院时间方面都优于EN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早期提高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具有显著作用,促进了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
谢荣臻曾祥福邓伟刘晓平章新华
关键词:胃癌早期肠内营养免疫机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