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彬彬
作品数:
3
被引量:11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科学事业费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程冰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眼科学国家重...
席蕾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眼科学国家重...
叶瑞芬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眼科学国家重...
刘昳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眼科学国家重...
刘奕志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眼科学国家重...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手术
2篇
内障
2篇
白内障
1篇
蛋白
1篇
蛋白表达
1篇
源性
1篇
散光
1篇
手术风险
1篇
手术源性
1篇
手术源性散光
1篇
术后
1篇
术后角膜散光
1篇
透明角膜
1篇
透明角膜切口
1篇
切口
1篇
切口大小
1篇
屈光
1篇
吸除
1篇
吸除术
1篇
近视
机构
3篇
中山大学
作者
3篇
谢彬彬
2篇
席蕾
2篇
程冰
1篇
刘奕志
1篇
刘昳
1篇
叶瑞芬
传媒
2篇
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1篇
2011
2篇
2010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与老年性白内障差异蛋白表达的初步研究
白内障是高度近视患者的眼部常见并发症之一,它发病年龄早,晶状体核硬度高,手术风险和术中并发症相对较多。因此探明其发病机理,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是防治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或提高手术安全性的根本。 目的: 通过双向...
谢彬彬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蛋白表达
手术风险
文献传递
扭动模式下旋转碎核与快速劈核的比较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扭动模式下超声乳化自内障摘除术分别采用旋转碎核与快速劈核技术的效果。方法全部患者168例(180只眼)行扭动模式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人术,根据术中碎核方式,分为快速劈核组82例(90只眼)及旋转碎核组86例(90只眼)。记录超声时间和超声能量,术后视力、角膜厚度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结果对于Ⅱ、Ⅲ、Ⅳ级核,平均超声时间快速劈核组为23.24、38.74和63.89s,旋转碎核组为6.94、28.15和50.4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超声能量快速劈核组为11.87、16.26和28.86,旋转碎核为6.85、10.91和1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角膜厚度:各级核术后1d旋转碎核组均低于快速劈核组,术后7d,Ⅱ、Ⅲ级核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Ⅳ级核旋转碎核低于快速劈核组,术后3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各级核术后1d旋转碎核组较快速劈核组高;术后7d,Ⅱ、Ⅲ级核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Ⅳ级核旋转碎核组高于陕速劈核组。术后3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角膜内皮丢失:术后7d及30d,各级核旋转碎核组低于快速劈核组。结论扭动模式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运用旋转碎核技术是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谢彬彬
程冰
席蕾
黄国强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切口大小对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比较不同大小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后角膜屈光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160例(160只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组(2.2mm透明角膜切口)78例(78只眼),B组(3.0mm透明角膜切口)82例(82只眼),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角膜地形图检查,比较角膜散光度的变化。结果术后1周,A组的散光度高于B组(P〈0.05);术后1个月,A组的散光度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散光度仍高于B组;术后3个月,A组与B组比较,两组的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较硬核的白内障双手3.0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比2.2mm透明角膜切口术后早期角膜屈光改变更小。
刘昳
程冰
刘奕志
席蕾
叶瑞芬
谢彬彬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透明角膜切口
屈光
手术源性散光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