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绵荣 作品数:17 被引量:61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氯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效果。方法 165例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早孕患者,随机分成盐酸氯普鲁卡因组(CP组,n=55)、盐酸利多卡因组(Li组,n=55)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n=55)。分别注射2%CP 4 ml、2%Li 4 ml和生理盐水4 ml,30 s后注射丙泊酚2 mg/kg,边注射边询问患者注射部位及胳膊是否疼痛,直至患者入睡。术中麻醉深度不够追加丙泊酚0.5~1.0 mg/kg。结果无注射痛CP组达92.7%,Li组60.0%,对照组43.6%(P〈0.01),且有痛的疼痛程度CP组比Li组轻,比对照组更轻。丙泊酚用量,CP组和Li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麻醉苏醒CP组和Li组比对照组快(P〈0.05)。结论氯普鲁卡因静脉预先注射对预防丙泊酚静脉注射痛效果较利多卡因好,二者也均可协同和增强丙泊酚静脉麻醉(中枢抑制)效果,且减少其用量。 傅润乔 彭晓风 任海强 薛绵荣关键词:氯普鲁卡因 利多卡因 丙泊酚 注射痛 人工流产 氯普鲁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国产氯普鲁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低位横切口剖宫产,30例经腹子宫切除,45例下肢骨科手术,将产科,妇科,骨科分别随机分为产科A1(n=15),产科A2(n=15),妇产A1(n=15),妇科A2(n=15),骨科A1(n=15),骨科A2(n=15),骨科A3(n=15),均为腰2-3 3%氯普鲁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给予硬膜外持续镇痛,A1组为1%氯普鲁卡因,A2组为1.2%氯普鲁卡因,A3组为1.2%氯普鲁卡因+2μg·ml^-1芬太尼。结果:①产科,妇科术后镇痛效果较好,VAS平均低于20mm,且1.2%氯普鲁卡因更令人满意。②骨科A1组镇痛效果较差,VAS在31.1±5.960.6±12.4mm之间,有9例诉求3%氯普鲁卡因5ml+吗啡1mg硬膜外额外用药一次,4例诉求2次。A2组VAS维持在8.1±1.5 25.7±5.8之间,明显比A1组低(P<0.01).A3组VAS则比A2组又低,且无额外镇痛诉求。③硬膜外镇痛取代硬膜外麻醉后,Bromage运动阻滞评级均为0级。结论:①1%和1.2%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阻滞均能有效地解除剖宫产术后疼痛。②解除经腹子宫切除术后的疼痛用1.2%氯普鲁卡因比1%氯普鲁卡因更为合适。③解除下肢骨科手术后的疼痛,1%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阻滞效果较差,至少要选用1.2%的浓度,且加入2mg·ml^-1的芬太尼效果更好。④两种浓度氯普鲁卡因硬膜外用药对运动阻滞不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傅润乔 薛绵荣 徐伟 田鸣 岳云关键词:氯普鲁卡因 骨科 VAS 产科 术后硬膜外镇痛 评级 抑肽酶过敏反应一例报道 2005年 患者,男,40岁、体重83kg,因右小腿摔伤后肿痛伴活动受限3小时入院,诊断“右胫腓骨骨折”,既往体健,否认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肝炎、结核及药物过敏史,2日后在腰一硬联合麻醉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10时30分患者入手术室,血压(BP)150/82mmHg,心率(HR)82bpm,右侧卧位,L2-3脊间隙穿刺, 薛绵荣 傅润乔关键词:抑肽酶 过敏反应 联合麻醉 药物过敏史 右侧卧位 BP 不同浓度、剂量氯普鲁卡因用于产科脊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剂量氯普鲁卡因用于产科脊麻的效果。方法117例经L2~3脊间隙行脊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麻醉的产妇随机分为A(n=39)、B(n=40)、C(n=38)三组,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入(针斜面向尾)氯普鲁卡因合剂2.0ml(2.5%氯普鲁卡因1.0ml+10%葡萄糖0.5ml+3%麻黄碱0.5ml)、2.2ml(2.5%氯普鲁卡因1.2ml+10%葡萄糖0.5ml+3%麻黄碱0.5ml)和2.0ml(3%氯普鲁卡因1.0ml+10%葡萄糖0.5ml+3%麻黄碱0.5ml)。注射时间为35s。结果①麻醉起效时间C组明显快于A组(P﹤0.05)。达到T11无痛时间、双下肢不能抬起时间、最高阻滞平面时间,C组均快于A、B两组,但无显著性差异。最高阻滞平面C组(T3.00±0.47)平均高出A(T4.50±1.13)、B(T4.05±1.38)组一个节段。②麻醉消退至T11时间、双下肢能抬起时间、麻醉完全消失时间A、B两组相似,而C组明显较长(P﹤0.01)。③三组术中均无产妇诉疼痛,术者感觉腹肌均非常松弛。④麻醉后出现低血压(SP﹤80mmHg或下降﹥基础值30%)A、B、C三组分别为13例(33%)、16例(40%)、20例(52%),均给予麻黄碱纠正。心率相对稳定,SpO2正常。⑤麻醉后恶心、呕吐随氯普鲁卡因剂量或浓度的升高而增加。⑥117例患者至出院时均未见任何精神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结论三组国产氯普鲁卡因合剂用于产科脊麻均产生满意的临床麻醉效果,但随氯普鲁卡因剂量或浓度的增加其产生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增加。剖宫产选择氯普鲁卡因脊麻合剂用A组即可。 傅润乔 田玉科 赵宏利 薛绵荣 王大伟 徐伟 罗爱林关键词:氯普鲁卡因 脊麻 产科 氯普鲁卡因臂丛阻滞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作用时间相对短的脂类局麻药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临床麻醉在国内已经有许多年,但在臂丛神经阻滞上使用报道并不多。因其起效快、效能强的特点仍值得麻醉医师考虑。本文就其单独使用(脂类)和与酰胺类中效局麻药利多卡因联用以及与单独利多卡因的效果进行分析。 傅润乔 闫红林 赵红利 张晓红 徐伟 谢志高 刘伟 薛绵荣 任海强关键词:盐酸氯普鲁卡因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医师 局麻药 两种浓度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观察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40例足月孕产妇剖宫产手术者,随机分为A(n=20)、B(n=20)两组,均采用L2~3硬膜外麻醉。A组用2.5%氯普鲁卡因,B组用3%氯普鲁卡因,两组分别一次性自硬膜外腔注入13ml或10.8ml(两组剂量相等)。结果①两组麻醉起效时间〔(1.75±0.55)minvs(1.76±0.37)min〕、切口痛消失时间〔(9.30±1.53)minvs(8.71±1.54)min〕、切口痛恢复时间〔(90.95±40.99)minvs(93.20±32.05)min〕均一致;②两组麻醉止痛效果均完善,无一例需要静脉镇痛药辅助;③两组神经阻滞范围一致,分别为胸5.05±1.19至骶3.40±1.25和胸5.10±0.94至骶3.95±1.10;④下肢运动阻滞程度B组明显强于A组(P<0.01);⑤两组血压、心率变化相对稳定,变化趋势相似,无一例需要缩血管药;⑥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抑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2.5%和3%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均能产生满意的麻醉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2.5%浓度对下肢运动阻滞较轻。 傅润乔 岳云 薛绵荣 徐伟 张晓红 闫红林关键词:氯普鲁卡因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不同浓度、剂量氯普鲁卡因的产科脊麻 2006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不同剂量氯普鲁卡因用于产科脊麻的效果。
方法:117例经L2-3脊间隙腰-硬膜外联合穿刺麻醉的产妇被随机分为A(n=39),B(n=40),C(n=38)三组,分别向蛛网膜下间隙注入(针斜面向尾)氯普鲁卡因合剂:2.5%氯普鲁卡因1.0ml+10%葡萄糖0.5ml+3%麻黄碱0.5ml,2.5%氯普鲁卡因1.2ml+10%葡萄糖0.5ml+3%麻黄碱0.5ml或3%氯普鲁卡因1.0ml+10%葡萄糖0.5ml+3%麻黄碱0.5ml,注射速度35s.
结果:(1)麻醉起效时间C组明显明显快于A组(P〈0.05)。达到胸11无痛时间、双下肢不能抬起时间,最高阻滞平面时间C组均快于A、B两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最高阻滞平面C组(T3.00±0.47)平均高出A(T4.05±1.13),B(T4.50±1.38)组一个节段。(2)麻醉消退至胸11时间、双下肢能抬起时间,麻醉完全消失时间A、B两组相似,而C组明显较长(P〈0.01),(3)三组术中均无产妇诉疼痛,术者感觉腹肌均非常松驰。(4)麻醉后出现低血压(SP〈80 mmHg或下降〉基础值30%)A、B、C三组分别为33%、40%、51%,均给予麻黄碱纠正。心率相对稳定。SpO2正常。(5)麻醉后恶心呕吐随着氯普鲁卡因剂量或浓度的升高而增加。(6)所有受研究者至出院时均未见任何精神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结论:三组国产氯普鲁卡因合剂用于产科脊麻均产生满意的临床麻醉效果,但随着氯普鲁卡因剂量或浓度的增加其产生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增加。剖宫产选择氯普鲁卡因脊麻用A组合剂即可。 傅润乔 田玉科 赵宏利 薛绵荣 王大伟 除伟 罗爱林 张传汉关键词:氯普鲁卡因 脊麻 产科 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 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观察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40例足月孕产妇剖宫产手术随机分为A(n=20),B(n=20)两组,均采用L2`3硬膜外麻醉。A组为25%氯普鲁卡因,B组为3%氯普鲁卡因,两组分别一次性自硬膜外腔注入13ml或10.8ml(两组剂量相等)。结果:(1)两组麻醉起效时间(1.75±0.55min vs 1.76±0.37min),切口痛消失时间(9.30±1.53min vs 8.71±1.54min)、切口痛恢复时间(90.95±4.99min vs 93.20±32.05min)均一致。(2)两组麻醉止痛效果均完善,无一例需要静脉镇痛药辅助,(3)两组神经阻滞范围相一致,分别为胸505±1.19~骶3.40±1.25和胸5.10±0.94,骶3.95±1.10。(4)下肢运动阻滞程度B组明显强于A组(P<0.01)。(5)两组血压、心率变化相对稳定,变化趋势相似.无一例需要缩血管药。(6)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抑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2.5%和3%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均能产生满意的麻醉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2.5%浓度对下肢运动阻滞较轻。 傅润乔 岳云 薛绵荣 徐伟 张晓红 闫红林关键词:氯普鲁卡因 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腔注入 麻醉起效时间 缩血管药 切口痛 国产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脊麻 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 探讨国产氯普鲁卡因脊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产妇经L2~3行脊麻-硬膜外联合穿刺,向蛛网膜下隙注入氯普鲁卡因脊麻合剂(2.5%氯普鲁卡因1.2ml+10%葡萄糖0.5m1+3%麻黄碱0.5ml)2.2ml/30-40s。结果 (1)麻醉起效时间、T11无痛时间、双下肢不能抬起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分别为(22.78±9.52)s、(3.65±0.86)、(3.67±0.73)和(8.04±1.11)min;最高阻滞平面为T4.05±1.38;麻醉消退T11开始疼痛时间、双下肢能抬起时间、麻醉完全消失时间分别为(54.75±8.60)、(68.63±13.22)和(77.50±16.97)min。(2)术中产妇无诉痛,腹肌松弛。(3)麻醉后出现低血压反应17例(42.5%),出现时间(5.21±1.67)min,给予麻黄碱15mg后均好转。心率相对稳定。SpO2正常。(4)麻醉后恶心22例(55%),其中12例(30%)发生在切开子宫前,与低血压有关,其他与手术操作有关;呕吐16例(40%),娩胎前5例,娩胎后11例。(5)麻醉后及其术后1个月内未见任何精神神经系统不良反应。(6)氯普鲁卡因脊麻合剂pH值和比重分别为6.12±0.46,1.012±0.003。结论 产氯普鲁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脊麻。 傅润乔 赵宏利 薛绵荣 田玉科 王大伟 徐伟 闫红林 张晓红 金运敏 司满 李树林关键词:氯普鲁卡因 脊麻 国产氯普鲁卡因成功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国产氯普鲁卡因腰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产妇经L2-3脊间隙行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向蛛网膜下间隙注入(针斜面向尾)氯普鲁卡因合剂(2.5%氯普鲁卡因1.2ml+10%葡萄糖0.5ml+3%麻黄碱0.5ml)2.2ml/30-40秒。结果:(1)麻醉起效时间,胸11无痛时间,双下肢不能抬起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分别为(22.78±9.52)sec,(3.65±0.86)min,(3.67±0.73)min和(8.04±1.1)min;最高阻滞平面为胸4.05±1.38;麻醉消退至胸11开始疼痛时间,双下肢能抬起时间,麻醉完全消失时间,分别为(54.75±8.60),(68.63±13.22)min和(77.50±16.97)min。(2)术中无产妇诉疼痛,术者感觉随腹非常松驰。(3)麻醉后出现低血压反应17例(42.5%),平均出现时间(5.21±1.67)min;单例最大降压幅度SP、DP、MAP分别为53%、63%、54%,均给予麻黄碱15mg好转。心率相对稳定。SpO2正常。(4)麻醉后恶心22例(55%),其中12例(30%)发生在切开子宫前,与低血压有关,其他与手术操作有关,呕吐16例(40%),娩胎前5例,娩胎后11例。(5)麻醉后及其1个月内未见任何精神神经系统不良反应。(6)2.5%氯普卡因PH和比重分别为6.38±0.55,比重为1.012±0.003,其腰麻合剂PH和比重分别为6.12±0.46,比重为1.012±0.003。结论: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可安全有效的用于腰麻,其PH和比重分别为6.38±0.55和1.012±0.003,大于文献所示PH为3-4。 傅润乔 赵宏利 薛绵荣 王大伟 徐伟 阎红林 张晓红 金运敏 司满 李树林关键词:国产药物 氯普鲁卡因 蛛网膜下腔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