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岸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临床感染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了解2010~2011年重庆南岸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特点及流行规律,为MP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标本256例,采用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抗体(MP-IgM)检测试剂进行血清MP-IgM检测,对不同季节、年龄及性别MP感染患儿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检测MP-IgM阳性78例,阳性率为30.5%。MP阳性患儿中,39.7%(31/78)为4~7岁的学龄前儿童,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具有季节性差异,秋冬季感染率最高。MP感染的临床诊断主要为大叶性肺炎和节段性肺炎28例(35.9%)、间质性肺炎23例(29.5%)。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56.4%)、咳嗽(98.5%)、喘息(35.9%)、气促(67.7%)等,但肺部体征不明显。结论 MP感染是重庆南岸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其感染率有增高趋势,临床需加强对MP感染的防治。 余春梅 王斌 陈静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急性呼吸道感染 儿童 流行病学 干扰素α 1b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了解干扰素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5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126例给予干扰素,对照组109例给予利巴韦林针。结果干扰素在治疗手足口病时,其退热及退疹时间、显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病毒唑,不良反应不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王成秀 陈静 王斌 王智慧 黎敏关键词:手足口病 干扰素Α1B 儿童 过敏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过敏性肺炎(HP)患儿的病史(包括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及爱好)、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提高对HP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诊治的11例HP患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HP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咳嗽11例(100.00%),气促8例(72.73%),咳痰7例(63.64%),胸闷6例(54.55%);肺功能检查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7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2例,正常肺功能2例;高分辨率CT检查显示,磨玻璃影4例,小结节样改变3例,斑片影1例,局限性空气残留并形成马赛克征1例,小叶间隔增厚1例,正常1例。结论 HP的诊断较困难,目前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改变、X射线或高分辨率CT变化及免疫学检查等方法,综合分析有助于诊断。 余春梅 徐雅丽 刘润宁 王斌 王成秀 陈静关键词:变应原 多索茶碱辅助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14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索茶碱6 mg/kg,对照组给予氨茶碱5 mg/kg,两药均于20~30 min内静脉滴注,观察喘息症状和肺部体征以及不良反应,测定最大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的变化。结果:治疗3 d后,两组患儿PEF-pred%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较氨茶碱更有效、安全,可作为哮喘急性发作辅助治疗方案的首选。 王斌 周爱华 陈静 余春梅关键词:多索茶碱 氨茶碱 儿童 哮喘 急性发作 哮喘控制测试与最大呼气峰流速在哮喘患儿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与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在儿童哮喘缓解期阶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院门诊就诊的哮喘患儿83例,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治疗规范进行缓解期的阶梯治疗,评价儿童哮喘控制率。结果哮喘控制率为93.5%;ACT评分小于20分与20~25分、PEF占个人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80%与大于或等于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评分与PEF-pred%具有线性相关关系(r=0.147)。结论 ACT评分与患儿的PEF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均可用于哮喘的评价,指导阶梯治疗。ACT和PEF联合使用评估哮喘控制率优于单独使用。 陈静 王斌 王智慧 余春梅 黄英关键词:儿童哮喘 哮喘控制测试 最大呼气峰流速 喜炎平治疗儿童手足口病126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了解喜炎平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31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6例给予喜炎平注射液,对照组105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均为10 mg/kg静脉滴注,1次/d,疗程3 d。结果:治疗组退热及退疹时间、总病程均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96.03%,对照组7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王成秀 陈静 王斌 王智慧关键词:手足口病 喜炎平 儿童 维生素A辅助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A(VitA)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年龄4~14岁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推荐方案治疗,其中糖皮质激素选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适量维生素A(VitA)口服辅助治疗,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作为正常组,检测三组儿童的血清VitA水平、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评价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正常组儿童入院时(治疗前)的血清VitA水平分别为(0.79±0.08)μmol/L、(0.76±0.12)μmol/L、(1.30±0.14)μmol/L,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正常组(P均<0.05)。观察组患儿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的血清VitA水平分别为(1.31±0.14)μmol/L、(1.34±0.16)μmol/L,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1个月,两组患儿的FEV_1、FVC、FEV_1/FVC、FEV_1%均大于治疗前(P均<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个月,观察组患儿的FEV_1、FVC、FEV_1/FVC、FEV_1%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6.67%(χ~2=15.56,P<0.05)。结论:适量口服VitA辅助GINA方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因为VitA具有抗氧化功能,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起到抗炎、协调免疫因子、改善呼吸功能的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余春梅 陈聪 王斌 王智慧 陈静 王成秀关键词:维生素A 儿童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与肺功能检测在哮喘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与肺功能检测在中国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急性发作期83例哮喘患儿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进行肺功能检测,测定PEF、FEV1,并同时进行C-ACT评分。观察入选时和治疗1个月、3个月结束时的C-ACT评分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在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时,C–ACT评分及PEF、FEV1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1个月时哮喘患儿完全控制43例(51.8%);治疗后3个月时,哮喘患儿完全控制72例(86.7%)。C-ACT评分与肺功能检查指标PEF、FEV1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C-ACT简便易行,可作为哮喘专科门诊筛查哮喘是否控制的可行方法,肺功能检测是指导儿童哮喘正确用药的主要依据。 王斌 王成秀 唐晓燕关键词:哮喘 肺功能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 哮喘管理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8 2011年 目的:了解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2次/d,疗程3~5 d,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有效率80.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喘憋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1)。治疗组布地奈德气雾剂持续吸入3个月,随访1年,婴幼儿哮喘发病率(11.36%)较对照组(41.86%)明显下降(P<0.01)。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优于单纯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持续吸入3个月可明显减少喘息的发作次数,可减少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展成为哮喘的风险。 王成秀 陈静 王斌 黎敏关键词:布地奈德 毛细支气管炎 雾化吸入 重庆市南岸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病因研究 2019年 目的了解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病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256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诱因,明确感染病原及过敏原。结果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好发于秋冬季(64.84%)。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最常见诱因(57.81%),其次为自行减药或停药(43.75%)。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比最大(52.03%),其次为病毒感染(34.46%)。214例患儿过敏原阳性(83.59%),吸入性过敏原阳性占77.34%,食入性过敏原阳性占57.42%。吸入性过敏原以屋尘螨最为常见(23.83%),其次为柳絮花粉(19.14%)。结论呼吸道感染是哮喘急性发作的首要诱因,以肺炎支原体和病毒感染多见。预防呼吸道感染、改善环境、避免接触过敏原、规范治疗,可使哮喘患儿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 余春梅 陈静 王成秀 王智慧 王斌关键词:儿童 哮喘 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