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强
- 作品数:19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阿仑膦酸盐对破骨细胞生成的抑制及钙离子激动剂的拮抗效应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盐(ALN)对破骨细胞(OC)生成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并探讨钙离子激动剂对ALN的拮抗效应。方法: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诱导法培养OC。实验分为:A组(对照组)、B组(ALN组)、C组(ALN+Calciumlonophore组)、D组(Calcium lonophore组)。于处理第6天检测各组OC生成和骨吸收功能,以及NFATc1、c-Fos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各组细胞均有TRAP阳性多核OC生成,并在牙本质磨片上形成吸收陷窝;但D组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目、吸收陷窝数目及陷窝面积最高,C组、A组次之,B组最差。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NFATc1、c-Fos表达D组最高,C组次之,B组最差;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ALN能抑制OC生成和骨吸收,下调相关基因NFATc1、c-Fos的表达;Ca2+激动剂Calcium lonophore对ALN引起的OC抑制具有拮抗效应,其机制与细胞内Ca2+浓度调节有关。
- 刘强董伟戚孟春邓久鹏梁永强冯晓洁李金源
- 关键词:破骨细胞阿伦膦酸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C-FOS
- 双膦酸盐对破骨细胞分化中组织蛋白酶K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背景:有研究表明双膦酸盐可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但对其骨吸收功能关键细胞因子组织蛋白酶K是否产生作用,至今少有报道。目的:观察双膦酸盐对破骨细胞分化中组织蛋白酶K及骨吸收功能影响。方法: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诱导培养破骨细胞。实验分2组:对照组加入质量浓度100μg/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进行诱导至收获细胞,双膦酸盐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10-7 mol/L阿仑膦酸盐处理至收获细胞。培养第7天检测各组破骨细胞生成和骨吸收功能,培养72 h免疫荧光检测两组组织蛋白酶K表达差异,Western blot检测组织蛋白酶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均有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阳性多核破骨细胞生成,并在牙本质磨片上形成吸收陷窝;但对照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阳性多核细胞数目、吸收陷窝数目及陷窝面积均大于双膦酸盐组(P<0.01)。免疫荧光检测组织蛋白酶K表达对照组强于双膦酸盐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组织蛋白酶K表达双膦酸盐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证实,双膦酸盐通过抑制组织蛋白酶K因子的表达,阻碍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
- 董伟冯晓洁梁永强彭宏峰邓久鹏温黎明戚孟春
- 关键词:双膦酸盐破骨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组织蛋白酶K免疫印迹
- McNamara分析法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应用McNamara分析法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进行头影测量,探讨其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诊断、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60例,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McNamara分析,得到7项相关指标。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男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有效上颌长度、上颌突距大于男性正常(P<0.05);②女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有效上颌长度、下颌突距、上切牙突距均大于女性正常(P<0.05)。③男性拔牙患者上颌突距,上切牙突距及下切牙突距明显大于男性非拔牙患者(P<0.05)。④女性拔牙患者上颌突距明显大于女性非拔牙患者(P<0.05)。结论 McNamara分析法的部分数据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诊断及矫治设计有参考价值;男性患者上颌突距大于正常值的17.10%同时上下切牙突距分别大于正常值的54.03%和60.61%时可考虑拔牙。女性患者上颌突距大于正常值的36.71%时可考虑拔牙。
- 徐江李昊妍梁永强李欣解学红胡敏
- 关键词:MCNAMARA分析法头影测量
- 双膦酸盐对破骨细胞分化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背景: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是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特异性标志酶,是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目的:观察双膦酸盐对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相关因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影响。方法: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诱导培养破骨细胞。实验分2组:对照组开始时加入质量浓度100μg/L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进行诱导至收获细胞,双膦酸盐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10-7 mol/L阿仑膦酸盐处理至收获细胞。培养第7天检测各组破骨细胞生成和骨吸收功能,免疫荧光检测两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表达的差异,Western blot检测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各组细胞均有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阳性多核破骨细胞生成,并在牙本质磨片上形成吸收陷窝;但对照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阳性多核细胞数目、吸收陷窝数目及陷窝面积均大于双膦酸盐组(P<0.01)。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对照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表达均强于双膦酸盐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双膦酸盐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蛋白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双膦酸盐通过抑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蛋白的表达,阻碍破骨细胞分化生成及骨吸收功能。
- 董伟冯晓洁梁永强邓久鹏温黎明戚孟春
- 关键词:二膦酸盐类破骨细胞骨组织构建双膦酸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免疫印迹法
- 不同表面涂层对兔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不同表面处理的微种植体支抗在骨质疏松家兔中的稳定性。方法制作去势新西兰大白兔模型(骨质疏松模型),分组植入不同表面处理的微种植体。种植术后1个月,微种植体之间用镍钛拉簧100g交互牵引持续1个月后测量2枚种植体之间减少的距离,检测胫骨近端微种植体周1cm骨组织的骨密度。结果 HA+ZOL涂层的一组比HA涂层的微种植体的脱落率低,微种植体移动距离小,骨结合和骨密度显著性增高。结论局部用唑来膦酸可以提高种植体的稳定性,增加种植体的骨结合率。
- 梁永强靳芳芳徐江郜罕温黎明孟菲
- 关键词:唑来膦酸骨质疏松骨结合家兔
- 辛伐他汀对骨质疏松新西兰大白兔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
- 2012年
- ①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骨质疏松新西兰大白兔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②方法新西兰大白兔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势组、去势加辛伐他汀组。制作骨质疏松模型。胫骨干骺端植入2枚微种植体,加载100克力值。同时给予辛伐他汀灌胃9周。标本制作不脱钙硬组织切片。③结果去势辛伐他汀组微种植体移动距离降低,微种植体周围松质骨量、松质骨骨结合、骨密度显著性增高;微种植体周围皮质骨骨量、皮质骨结合无显著性变化。④结论辛伐他汀可以对抗骨质疏松对微种植体的不良影响。
- 范向宁田彦星梁永强温黎明廖囡囡
- 关键词:微种植体骨质疏松辛伐他汀骨结合
- 掺锶复合材料对骨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锶作为生物体内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在骨基质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的关注。掺锶羟基磷灰石、掺锶磷酸钙、掺锶硅酸钙、掺锶硫酸钙、掺锶硼生物活性玻璃等复合材料在骨组织改建及诱导中的应用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就该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
- 梁永强胡敏
- 关键词:锶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生物活性材料骨形成
- 不同培养方法对共培养体系中破骨细胞生成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方法对成骨细胞(OB)-破骨细胞(OC)共培养体系中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直接混合(比例1∶10)培养的方法建立OB-OC直接接触共培养体系,并观察培养基中加入10-6 mol/L PGE2和10-8 mol/L VitD3对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应用聚酯微孔扩散膜隔断的双室24孔板间建立非直接接触OB-OC共培养体系。实验分2组:A组为直接接触法,B组为非直接接触法。2组培养基中均加入PGE2和VitD3。于培养第7、9天分别采用TRAP染色和牙本质磨片的扫描电镜(SEM)观察评价OC生成情况。结果:A、B组细胞均有TRAP阳性多核OC生成,并在牙本质磨片上形成吸收陷窝;但A组所形成的OC数目及吸收陷窝显著多于B组。在直接法共培养体系中,PGE2和VitD3有效促进了OC生成。结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共培养法均可用于破骨细胞培养,而前者效果更好。在共培养中PGE2和VitD3可有效促进OC生成。
- 丁士育董伟戚孟春冯晓洁温黎明梁永强李金源
- 关键词:破骨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前列腺素E维生素D3
- 掺锶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骨修复材料的研究一直是骨科领域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人们新型骨修复材料的尝试从未间断,出现了金属、陶瓷、有机高分子等生物骨修复材料,但其生物相容性、降解性、骨传导性、骨诱导性等仍有待提高。锶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中几乎所有组织都含锶,其中总量的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锶对骨细胞具有双重影响,可促进成骨细胞复制、分化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即可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在不同骨修复材料中掺入了锶元素,并在骨修复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出现的掺锶骨修复材料的材料学特性以及生物学评价做一综述。
- 徐卫华梁永强
- 关键词:骨修复材料理化性能生物学特性
- 口腔医学领域生物陶瓷研究现状被引量:1
- 2015年
- 生物陶瓷是指具有特定的生物或生理功能的一类陶瓷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生物组织的亲和性、灭菌性及物理化学稳定性,生物陶瓷已占生物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并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学、医学、生物化学及物理学等领域。本文检索了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就口腔医学领域生物陶瓷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依据生物陶瓷植入生物体体内的生物活性,将生物陶瓷大体分为如下四类:生物活性陶瓷、惰性生物陶瓷、可〈br〉 吸收生物陶瓷以及生物陶瓷复合材料。
- 员丽颖梁永强
- 关键词:口腔医学生物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