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淑华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气管
  • 2篇麻醉
  • 2篇喉罩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导管
  • 1篇应激反应
  • 1篇择期
  • 1篇择期手术
  • 1篇镇痛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镜
  • 1篇支气管镜检
  • 1篇支气管镜检查
  • 1篇手术麻醉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静脉镇痛
  • 1篇气管插管
  • 1篇气管导管

机构

  • 6篇福州市第一医...

作者

  • 6篇朱淑华
  • 3篇林辛锋
  • 2篇阮惠娟
  • 2篇李立芊
  • 2篇徐平
  • 2篇周洁民
  • 1篇王雪玲
  • 1篇方凌翔

传媒

  • 6篇福建医药杂志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喉罩替代气管导管对腹腔镜手术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全麻腹腔镜手术即将结束麻醉深度减浅前,喉罩替代气管导管通气预防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更换喉罩组(A组,30例)和继续保留气管导管组(B组,30例)。记录每组患者入室诱导前(T0)、减浅麻药前(T_1)、停药后3min(T_2)、5min(T_3)、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时(T_4)、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后3min(T_5)、5min(T_6)的BP、HR、SpO_2和PETCO_2,并计算各时点心肌耗氧间接指标(RPP,收缩压与HR的乘积)及采集各时间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糖及血浆皮质醇水平;A组记录麻醉深度减浅前即拔管前(t1)、拔管时(t_2)、插入LMP时(t_3)的HR、BP变化;观察围拔管期两组患者呛咳和躁动发生情况及术后1天咽部不适的发生率。结果 A组在更换喉罩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T_2、T_3、T_4、T_5时,B组的SBP、DBP、HR、RPP及血糖和血浆皮质醇均明显高于T_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的相应各指标波动不明显(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间点,两组患者SpO_2、PET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拔管期,B组呛咳、躁动及术后咽部不适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P<0.05)。结论全麻腹腔镜手术手术即将结束麻醉深度减浅前,拔除气管导管、更换喉罩通气预防围拔管期过度应激反应,安全有效。
朱淑华李立芊周洁民徐平阮惠娟
关键词:喉罩气管导管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
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及优点。方法选择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观察组)30例和气管插管组(对照组)3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分别观察两组麻醉前(T0)、诱导插管或放置喉罩后(T1)、气腹后30min(T2)、拔管后(T3)的MAP、HR和SpO2的变化;以及气腹前和T2时气道峰压(PAW)和PETCO2的变化;观察插管或置入喉罩时,拔除前及术中是否出现呛咳、体动、反流、呕吐、误吸等;术后有无咽喉不适、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在T1、T2、T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均升高,但与T0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1、T2、T3时平均动脉压更高,心率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时PAW和PETCO2均显著高于气腹前(P<0.05),但组间无差异(P>0.05);麻醉期间两组患者SpO2波动不明显,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呛咳、体动等;术后观察组出现咽喉不适2例,对照组出现8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性好,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等优点。
朱淑华林辛锋
关键词:喉罩气管插管妇科学
芬太尼与咪唑安定用于无痛纤维气管镜检查35例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在纤维气管镜检查及治疗中应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观察组35例给予咪唑安定0.05mg/kg和芬太尼1~2μg/kg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35例常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两组比较,观察术前、术后SpO2、BP、HR、呼吸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SpO2、BP、HR、呼吸波动小,且呛咳、体动、短暂呼吸抑制次数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纤维气管镜检查及治疗中应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无痛气管镜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林辛锋朱淑华王雪玲
关键词:支气管镜检查芬太尼咪达唑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10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复习患者的一般资料、肺功能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情况。结果有吸烟史86例,无吸烟史19例,COPD分级为Ⅰ级、Ⅱ级、Ⅲ级和IV级的患者分别为17例、65例、20例、3例。病理类型:鳞癌52例,腺癌35例,小细胞癌10例,其他病理类型癌8例。TNM分期:IA+IB期25例,ⅡA+ⅡB期26例,ⅢA+ⅢB期39例,Ⅳ期15例。从并发肺癌可疑临床症状或发现可疑X线表现至确诊时间:2个月内11例,2~6个月46例,7~12个月41例,≥1年7例。治疗方法:手术切除55例,放疗和/或全身化疗38例,中医治疗3例,仅对症、支持治疗6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 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确诊率低。全面系统的检查对COPD合并肺癌的早期发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OPD合并肺癌的治疗目标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林辛锋朱淑华方凌翔
关键词:肺肿瘤
不同麻醉深度对择期手术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究在择期手术中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50例。分为A、B、C 3组,每组50例。A组为浅麻醉组,B组为中等麻醉组,C组为深麻醉组。比较3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血浆1-40β淀粉样蛋白水平。结果C组POCD发生率为8.0%,与A组、B组(38.0%,2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T_2、T_3、T_4、T5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T1比较,上升趋势明显,C组T_2、T_3、T_4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较T1比较,上升趋势明显,T5阶段回归平稳,与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_3、T_4、T5阶段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T_2、T_3、T_4血浆1-40β淀粉样蛋白水平与T1比较,上升趋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_2、T_3、T_4、T5血浆1-40β淀粉样蛋白水平与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_2、T_3阶段血浆1-40β淀粉样蛋白水平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_4、T5阶段血浆1-40β淀粉样蛋白水平与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择期手术中选取较深麻醉深度可促使POCD发生率降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及使血浆1-40β淀粉样蛋白水平保持稳态,进而促进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朱淑华李立芊周洁民徐平阮惠娟
关键词:老年患者麻醉深度
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用于腹部手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附60例分析)
2009年
目的比较氟化洛芬酯联合吗啡与单纯吗啡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开腹胆囊切除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组(A组)30例和吗啡组(B组)3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A组术后镇痛给予吗啡25mg+氟比洛芬酯150mg+托烷司琼10mg/100ml;B组术后镇痛给予吗啡45mg+托烷司琼10mg/100ml;两组均以拔管前15min静脉注射吗啡2mg为负荷量。两组PCIA的设置:维持量2ml/h,单次负荷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两组镇痛开始后4h、8h、24h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痛觉评分(VAS),24h泵按压次数,监测并纪录镇痛开始时及开始后各时点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频率的变化,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相近,VAS评分、泵按压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期间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稳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期间均无呼吸抑制和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用于腹部手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吗啡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朱淑华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术后静脉镇痛吗啡腹部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